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秋词(其一)同步练习(含解析) 北师大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141195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秋词(其一)同步练习(含解析)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秋词(其一)同步练习(含解析)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秋词(其一)同步练习(含解析)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秋词(其一)同步练习(含解析)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秋词(其一)同步练习(含解析) 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秋词(其一)同步练习(含解析)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秋词(其一)同步练习(含解析) 北师大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束城镇深入贯彻全市扫黑除恶会议精神,强化措施,深入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秋词(其一)同步练习一、基础攻坚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写给马生的赠序,文中自述少年时求学之艰难来勉励马生珍惜良时,刻苦学习。B奥楚蔑洛夫这个“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在小说变色龙中刻画的一个走狗形象,契诃夫和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都是世界短篇小说巨匠。C从秋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我们看到了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积极乐观的人生情怀,从陋室铭中

2、更看到了他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D不管是追忆童年读书生活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还是怀念恩师的藤野先生,还是叙述回故乡见闻感受的故乡,都是鲁迅在朝花夕拾里的回忆。答案:D解析:故乡不是朝花夕拾里的文章。点评:对于课本上的课文,不能偏颇,大致内容、主题,涉及到的文学常识要心中有数更不能放弃课内只顾课外,要从课内中学到语文的基础知识及赏析文章的方法,并和课外的拓展阅读结合起来,做到课内外结合,使语文能力和素养得到提高。2. 下列划线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秋风萧瑟 一叶知秋 春华秋实B.香远益清 多多益善 精益求精C.执策而临之 临危不惧 居高临下D.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一决胜负 忘恩负义答案:

3、D解析:A秋:季节;B益:更加;C临:面对;D负:背;失败;背弃,辜负。点评:考查实词,从句子或词语结构出发便能辨别一个词的词性,通过词性来推导词义就简单多了。3. 对十五夜望月王建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A第一句中的“地白”,是在描写庭院中的地面在皎洁月光照耀下,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B第二句“冷”字既是描写了秋夜露珠的清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独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境。C第三句中的“人尽望”写明月当空,庭院中明如白昼,各种景物、人都可以清楚清楚地看到。D第四句的意思是,在这八月十五之夜,不知那深深的秋思落在谁那里,表

4、达了诗人的怀乡之情。并非真不知,而是极写秋思的浩茫浑涵,似虚而实,深得诗歌含蓄之美。答案:C解析:“今夜月明人尽望”意为:人人尽望着明月,而不是各种景物、人都可以清楚清楚地看到。点评: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文大意,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和情感。4对十五夜望月王建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A诗的开篇描绘出十五夜的明朗素洁的景象,为下文写秋思作铺垫。B“冷露无声湿桂花”中的“桂花”,固然是写庭院中的桂花,但又可联想到神话故事里的月中桂树、吴刚、嫦娥等,诗的意境十分悠远。C诗的最后一句写“秋思落谁家”,一个“落”字,用得十分妥帖新奇,给人以动的形象感觉,仿佛愁思在随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D

5、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优美的想像,渲染了元宵佳节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思,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答案:D解析:D项中“元宵佳节望月”是错误的,从“冷露无声湿桂花”一句能看出是秋季,应该是八月十五。点评:诗文的理解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理解诗人写作意图;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内容;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理解所表达的感情和作品主题。5对渔家傲 秋思这首词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衡阳雁去无留意”的意思是连衡阳飞来飞来的大雁也不愿意留下来。 B“四面边声连角起”中的“边声”指的是边塞上引起人们

6、悲愁之情的笛声、马声、号角声等。 C“浊酒一杯家万里”的意思是端起一杯浊酒来解愁,却想到了万里之外的家乡。 D“将军白发征夫泪”中的“将军”是作者自称。答案:A解析:A项衡阳这一地方的大雁都往南方飞去了。点评: 考查对诗句的理解,此类题目一定要要求学生结合全诗来推断。6下面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A.我国唐代、宋代、元代文学的高峰分别是诗、词、曲,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宋词的代表作。B.论语是道家经典之一,共20篇,作者是春秋时期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C.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骆驼祥子,长篇小说茶馆等。D.冰心,原名谢婉莹,其诗集繁星春水体现了母爱、童真、自然

7、三大主题。答案:D解析:A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中的小令。B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C茶馆是话剧。点评:此题考查文学常识与名著的掌握,做好此题,主要靠平时的积累和识记,尤其是要注意识记文学体裁,作家作品常识,主要人物,主要情节,主题思想。7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A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B. 征逢出汉塞,归雁入胡天。C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燕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D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答案:A解析:可用排除法做此题,B项中“逢”应为“蓬”,C项中“燕”应为“雁”,D项中“身前”改为“生前”。点评:古诗文默写题要加强平时的记忆

8、和积累,默写的总体要求是准确,理解到位,尤其是此题是单选题,更需要精确无误。只要平时加以注意就很容易得分。8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从庄稼人的饱经忧患、历尽风霜和辛勤劳作中,品出了秋的收获里充满了苦、辣、酸、甜的滋味。B. 这些事实证明:有毒液体的泄露已经污染了河道,将危害当地居民健康,所以这片水域将暂时封闭。C“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这句词是指古代的杭州,但更适合现代的杭州。 D.站在悬崖边上朝下看,需要勇敢;走下悬崖,却只需要傻瓜,一步之差,拉开了勇敢与傻瓜的距离。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B. 这些事实证明:有毒液体的泄露已经污染了河道,将危害

9、当地居民健康。所以这片水域将暂时封闭。C“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这句词是指古代的杭州,但更适合现代的杭州。 D.站在悬崖边上朝下看,需要勇敢;走下悬崖,却只需要傻瓜。一步之差,拉开了勇敢与傻瓜的距离。点评: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 9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A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登岳阳楼)B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C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嵌进你的肩膊,祖国啊!(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D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破阵子 为

10、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正确默写。C项中“嵌”应为“勒”。点评: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与归类,诗词各种考查大。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10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禀告 滑稽 险象叠生 随机应变B归咎 潺弱 骇人听闻 恪敬职守C鄙夷 阴霾 囊萤印雪 肃然起敬D匀称 酬和 望眼欲穿 鳞次栉比答案:D解析:用反选排除法,有错就排除,A项“叠”为“迭”,B项“潺”为“孱”,C项“印”为“映”,故选D。点评: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11

11、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赏析:“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汇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赏析: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这里的“圆”字与前面的“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难以言其妙处。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C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赏析:这是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以

12、“异”字统领,突出塞外与中原地区秋景的不同。D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赏析:这两句诗描写出诗人的“手掌”终于摸到了“一角依然完整”的土地,那里就是没有被日本帝国主义践踏的解放区。可是由于祖国的大片土地已被日本帝国主义所占领,因此,诗句在感情表达上,依然是忧郁的、冷色调的,表达出诗人对苦难中的祖国无法言说的情感。答案:D解析:D中感情表达已变成暖色调的,激昂,表达出诗人必胜的革命信念。点评:从“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等词语便可知道答案。 12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世说新语是南宋彭城的刘义庆和他的门客所作,记录了汉末到东晋时

13、期许多上层人物的言谈和轶事。B.天净沙 秋思的作者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马致远,天净沙是曲牌名,与戏曲的格律有关,秋思是题目,与词的内容与主题有关。C.现代作家冰心原名谢婉莹,其代表作主要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表现童真、母爱、大自然是冰心作品的主要内容。D.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编写,与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答案:A解析:熟记世说新语的文学常识。点评:“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它主要考查:(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13根据语境,下列

14、句中加点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李克强总理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为创业者点赞:高手在民间,破茧可成蝶。 B天气预报早晨就有雨,但老天偏偏酝酿了一整天,到得晚上,才淅淅沥沥落起了雨。 C专心致志是他最大的优点,上课时任何人进入教室或站在窗口走廊,都不会引起他的侧目而视。 D春天,不知名的小花过一阵换一个颜色,实在是赏心悦目,小花仿佛知道人们的心意,一直开到秋末。答案:C解析:C项“侧目而视”意思是不敢用正眼去看,形容拘谨畏惧或愤怒的样子。用在这里不恰当。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词语的理解与辨析能力。要想正确的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14对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元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作者是元代散曲家张养浩。B“聚”和“怒”写出了山河的动态与灵性,将山的雄伟与水的奔腾之势勾勒出来,有力地烘托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悲愤伤感之情。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