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137352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西省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西省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西省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西省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昌十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选择题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袅娜(nu) 梵文(fn) 含情脉脉(mi) 蓊蓊郁郁(wng)B. 一椽(chun) 着陆(zho) 对酒当歌(dng) 否极泰来 (fu)C. 溘死(k ) 荫庇 (yn) 管窥蠡测(l) 绕树三匝(z)D. 伶俜(png) 訾詈(z) 阡陌交通(qin) 夙兴夜寐(mi)【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汉字的字音,考生应结合字形和字义辨析。A项,“含情脉脉”的“脉”应读m,“脉脉”,形容用眼神表达爱慕的情意;读mi 的时候,指分布在

2、人和动物周身内的血管。B项,“着陆”的“着”应读zhu,飞机等降落到地面上;“否极泰来”的“否”应读p,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否”,指不顺利。C项,“管窥蠡测”的“蠡”应读l,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测量海水。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蠡,贝壳做的瓢。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卓尔不群 出其不意 兵荒马乱 蛛丝马迹B. 毕恭毕敬 不翼而飞 世外桃原 安之若素C. 挥洒自如 相濡以沫 义愤填赝 揠苗助长D. 揭竿而起 名门旺族 积重难返 坐无虚席【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这是考查汉字的

3、字形。考生应结合字音和字义进行辨析。B项,“世外桃原”的“原”应为“源”,“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C项,“义愤填赝”的“赝”应为“膺”,“义愤填膺”意思是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膺”,胸,而“赝”意思是“假的,伪造的”。D项,“名门旺族”的“旺”应为“望”,“名门望族”指高贵的、地位显要或有特权的家庭。“坐无虚席”的“坐”应为“座”,“座无虚席”指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随着电影小时代的热映,又掀起了一股“郭敬明热”,郭敬明已成为粉丝眼中最

4、炙手可热的人物了。B. 令人期待的中秋国庆长假渐近,网上最流行的是一份“请假11天,休24天”的方案,“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朋友:切不可久假不归!让休假变辞职.C. 医疗质量是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的大事,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义不容辞的天职。D. 我国在东海划设防空识别区后,安倍无理指责中方此举“极度危险”,日本政府的危言危行将进一步损害中日关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C项,“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句中说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不允许推卸的天职,使用正确。A项,“炙手可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5、,句中是形容郭敬明在粉丝眼中受热捧的程度。B项,“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此处望文生义,误把“假”理解成“放假”,错误。D项,“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词。句中望文生义,误把“危”理解成“危险”,使用错误。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比如“久假不归”,从句中来看,误把该成语理解成“长期休假不会来”,故错误;比如“危言危行”,从句中来看,误把该成语理解成“说危险的话,做危险的事”,故错误。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

6、;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2017年,九江的房价已上涨到均价1万一平米。专家指出,未来的3到5年左右,九江的房价仍会持续上涨。B. 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没有小鲜肉,有的是40多位资深老戏骨的倾情演绎,却名副其实成为收视口碑双赢的好剧。C. 为了应对持续出现的暴雨天气,南昌市防汛指挥部在统一部署和大力动员下,东湖区积极做好道路、电力抢修等应急工作准

7、备。D. 如今,打通老百姓日常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共享单车,以其覆盖面广、使用便捷、品类繁多等诸多优势,深得人们的喜爱。【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成分赘余,“左右”去掉;B项,语序不当,“却名副其实成为”改为“却成为名副其实的”。C项,结构混乱,中途易辙。前句主语是“赣州市防汛指挥部”,后面陈述对象变成“赣县区”造成结构混乱。点睛: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此题选项C中

8、途易辙造成结构混乱。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背诵的最好方法,就是吟诵。_。_。_。_。_。_。现在讲解太多,背诵太少,讲的记不住,背的无神韵,自然竹篮打水。是以古人记的多,悟的也多而古代老师,除了解释字义以外,讲解不多,而多半通过吟诵把自己的理解灌注其中,教给学生传统文化或者经典诗文,如果除了解释字义,还要分析主题、结构、写法、背景、意象、意境等,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学生年纪幼小,多半不能记住,更难得理解吟诵也便于理解学生会记住吟诵,其中如句读、语气、声调、情绪等等,一起记下,等到年长,自有豁然开朗的一天吟诵便于记忆,这是公认的经验A. B. C. D. 【答

9、案】D【解析】试题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应着眼于整段话,把握上下句间的联系。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观原文,了解大概内容,然后默读所给各句子,找出句中的关联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关注句首和句尾。关联词常常成对出现,代词出现前前面一定要出现此人或事物,而句首和句尾应该是一致的。综合来看,几个句子的中心议题是“背诵的最好方法,就是吟诵”,抓住前后的衔接词、照应词排序,第句中的“吟诵便于记忆”,照应前文的“就是吟诵”,“这是公认的经验”照应第句“也便于理解”。所以第句排在第一个横线处。第句“是以古人记的多”与前文“现在讲解太多”形成对比关系,因此放在最后一处横线,由此可选D。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

10、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6. 下列关于作者作品介绍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跋”,附于卷末叫“序”。B.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弟苏辙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并称“三苏”。C. 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1917年出任北大校长,前后共11年,不拘一格,奠定了北大的学术地位,使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毛泽东称之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D. 马丁路德金,牧师,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4月4日,马丁路德金

11、遇刺身亡,1986年起,美国政府将每年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关于作者作品介绍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情况。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注意积累,学习课文的时候要注意对作者的有关情况的识记。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A项,“列于卷首叫跋,附于卷末叫序”有误,应将二者颠倒,“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 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序言的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二、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

12、面小题。被檄夜赴邓州幕府【金】元好问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羸马月三更。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官有程。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识姓名?【注释】元好问做此诗时本已隐居田园一年多,而此时邓州地处军事要道,北面有蒙古军的进攻,南面有南宋的军队逼近,元好问接到征召文书后,不得已星夜兼程赶赴邓州。春官:指礼部,礼部执掌人才推荐、选拔、考试诸事。7.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 首句中“鸟羽轻”意义双关:征召文书上插有鸟羽,表示紧急;文书传送快,如同飞鸟一般的迅疾。B. “敝裘赢马月三更”,紧承首句,“月三更”更是扣紧题目中的“夜赴”,写出了诗人连夜赶路的情景。C

13、. “未能免俗私自笑”,通过细节描写,传神地写出诗人被官府征召后不可抑制的满足与喜悦之态。D. 第二联中“官有程”三字,直接点明官府征召有期限要求,诗人接到文书后,不得不日夜兼程,向邓州进发。E. 本诗采用了比兴、虚实相生、用典等表现手法,收到了疏密有致、言简意丰、含蕴深厚、耐人寻思的艺术效果。8. 本诗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答案】7. CE 8. 情感:希望终老田园;心念国事;不得不应召为国效力的矛盾、无奈之情。【解析】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不可抑制的满足与喜悦之情”不对,最后一联中“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识姓名”以表明作者不愿为官,只

14、愿田间劳作;E“比兴”没有。.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下面小题。戚继光,字元敬。父景通,历官都指挥,署大宁都司,入为神机坐营,有操行。继光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嘉靖中嗣职,用荐擢署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改佥浙江都司,充参将。三十六年,倭犯乐清、瑞安、临海,继光援不及,以道阻不罪。寻会俞大猷兵,围汪直余党于岑港。久不克,坐免官,戴罪办贼。已而倭遁,他倭复焚掠台州。给事中罗嘉宾等劾继光无功,且通番。方按问,旋以平汪直功复官。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

15、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四十年,倭大掠桃渚、圻头。继光急趋宁海,扼桃渚,败之龙山,追至雁门岭。贼遁去,乘虚袭台州。继光手歼其魁,蹙余贼瓜陵江尽死。而圻头倭复趋台州,继光邀击之仙居,道无脱者,先后九战皆捷,俘馘一千有奇,焚溺死者无算。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 隆庆二年五月,命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继光巡行塞上,议建敌台。略言:“蓟镇边垣,延袤二千里,一瑕则百坚皆瑕。比来岁修岁圮,徒费无益。请跨墙为台,睥睨四迭。台高五丈,虚中为三层,台宿百人,铠仗糗粮具备。令戍空画地受工先建千二百座然边卒木强律以军法将不堪请募浙人为一军用倡勇敢。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边军大骇,自是始知军令。五年秋,台功成。精坚雄壮,二千里声势联接。久之,土蛮犯辽东,继光急赴,偕辽东军拒退之。继光已加太子太保,录功加少保。自顺义受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