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难治性腹水规范化治疗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129159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48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硬化难治性腹水规范化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肝硬化难治性腹水规范化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肝硬化难治性腹水规范化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肝硬化难治性腹水规范化治疗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肝硬化难治性腹水规范化治疗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肝硬化难治性腹水规范化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硬化难治性腹水规范化治疗(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 规范化治疗,概 况,腹水是肝硬化由代偿转为失代偿一个重要标志。 难治性腹水(refractory ascites RA)是肝硬化失代偿早中期转化为晚期的重要表现。约占肝硬化腹水5%10% ,是临床治疗棘手问题。 75腹水由肝硬化引起,其余的病因包括恶性肿瘤(10)、心功能不全(3)、结核(2)、胰腺炎(1)等。,肿瘤10%,结核2%,其他原因9%,胰源性腹水1%,肝硬化腹水75%,心功能衰竭3%,定 义,对利尿剂有抵抗,即利尿剂用至高剂量(螺内酯400mg/d呋噻米160mg/d)持续4天,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可确立诊断。 体重不减轻或减轻甚微(0.2kg/d),尿钠排泄5

2、0mmol/d。 发生明显的利尿剂并发症:肝性脑病、稀释性低血钠、血清肌酐含量180mmol/L(2mg/dl)。 腹腔大量穿刺抽腹水后,于4周内腹水迅速再聚积者。 50%的患者6个月内死亡,75%的患者1年内死亡。,鉴别诊断,肝硬化张力性腹水 经大量放腹水(46L),肾静脉回流及全身血流动力学状况改善后,能恢复对利尿剂敏感性;而难治性腹水则否。 门脉高压相关及非相关性腹水 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11g/L为门脉高压性腹水; SAAG11g/L为非门脉高压性腹水,诊断准确率达97。 血清及腹水须同时取样,血清白蛋白浓度低于20g/L时,或检测不准确,可影响判断结果。,发生机理,充盈不

3、足学说 胶体-静水压平衡的改变使血管内液体流入腹膜腔,结果使血管内充盈不足。血管充盈不足的结果是激活血浆肾素、醛固酮和交感神经系统,从而导致肾钠潴留。 泛溢学说 肾钠潴留是原发性改变,肾钠潴留导致血管内高容量,因而过多的液体流人腹腔形成腹水。 外周动脉扩张学说 在一氧化氮(NO)介导下内脏动脉扩张,血容量相对不足,继而水钠潴留。,漏出液与渗出液鉴别,漏出液与渗出液鉴别,治疗总则,肝硬化腹水治疗,既不能失之过缓,亦不能失之过猛,过缓则难以奏效,有可能错误判断腹水为难治性,过猛则衍生许多并发症,加重病情。 根据病情轻重缓急,循序渐进,有的放矢,顺势而为,这样才能取得最满意的疗效,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4、降低到最小限度。 一般先按常规标准治疗(张力性腹水例外),无效时再分别考虑第二、三线治疗方法。,常规标准治疗(第一线治疗),卧床休息 原有肝病的治疗 限钠 限水 利尿剂治疗 纠正有效血容量不足 自身腹水回输 抗门脉高压治疗以促进利尿,卧床休息,直立位可活化滞钠系统,不利于肾灌注和钠排泄。 卧位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加肾小球滤过率,促进尿钠排出,并增强对利尿剂的敏感性,有利于清除腹水。 建议患者卧床休息。,原有肝病的治疗,肝硬化腹水轻重及其对治疗顺应性,与原有肝病进展状况、肝功能失代偿程度以及并发症有无密切相关。为此,必需重视原有肝病治疗。 尽可能去除病因及其相

5、关因素 酒精引起者需彻底戒断; 乙肝引起者若HBV仍持续复制,可用核苷类抗病毒药; 对其他如自身免疫性肝病、血色病、肝豆状核变性、PBC等,可根据相关因素进行适当处理。,原有肝病的治疗,改善肝功能 加强支持疗法,促肝细胞再生,尽可能恢复肝脏储备及解毒功能。 防治并发症 消化道大出血 肝性脑病 电解质紊乱 自发性腹膜炎 功能性肾竭等,限 钠,患者对钠、水常不耐受,摄入1g钠盐可潴留液体200mL,限制钠摄入可减少水在体内潴留。 难治性腹水患者应严格限制钠盐摄入,国内传统低盐饮食限钠(NaCL)量为1.22.4g/d。国外认为的最佳限钠量为5.2g盐/d(90mmol/d)。 尽量避免使用含钠药物

6、。,限 水,肝硬化患者由于肾脏对自由水清除障碍,亦称水失耐受,常伴水潴留,形成稀释性低钠血症。 难治性腹水水失耐受原因有: 抗利尿激素(ADH)增加,大量自由水在集合管被吸收; 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滤液中的水伴随钠在近曲小管大量被吸收,而抵达集合管者甚少。 一般肝硬化腹水患者,无必要限制水的摄入,但如血清钠120mmolL,或限钠与应用利尿剂后体重仍增加患者,则宜适当控制水摄入,每日摄入量控制在500700ml。,利尿剂治疗,因难治性腹水患者对利尿剂已产生抵抗或因其并发症而不能耐受,故利尿剂已不是治疗主要手段。 有关研究表明,新型袢利尿剂托拉塞米(torasemide)对应用呋塞米、安

7、体舒通无反应患者可产生较强利尿作用,可以试用。,纠正有效血容量不足,有效血容量不足或肾灌流不足是引起难治性腹水重要原因。 对有明显低蛋白血症者,可给予白蛋白、血浆或右旋糖酐静脉滴注,以提高血浆渗透浓度,既可促进腹水吸收,又可因此扩充循环血量,增加肾灌流,促进利尿并使尿钠排出增多。 必须注意静脉滴注速度和总量控制,因快速或大量输入白蛋白等可使血容量增加过快或过多,引起门脉压显著增高,构成诱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危险。 对有大量利尿史病人,应注意因过量利尿(每日减轻体重0.5kg)使血容量减少,血浆白蛋白因血液浓缩而显得不甚低,但已出现肾灌流不足,利尿效果下降。,自身腹水回输,自身腹水静脉回输 直

8、接回输 浓缩回输 自身腹水浓缩腹腔回输,自身腹水静脉直接回输,自身腹水中蛋白质代替外源性胶体溶液的补充,以扩张不足有效血浆容量。 早先采用直接回输法,即用简易无菌装置进行直接回输。 每次输入量为5002500ml,或按术前24小时尿量500ml总液体量输入。 滴注速度为2ml/min,输注时加地塞米松5mg,并同时应用速尿。,自身腹水静脉浓缩回输,应用超滤器或人工肾透析器将自身腹水浓缩,将水、电解质及小分子物质(尿素、肌酐等)滤出,保留腹水蛋白。可将腹水浓缩数倍、十多倍或数十倍。浓缩回输法可除去体内大量水分和钠盐,补充有效血浆容量,增加肾脏灌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促进腹水消退。 本法消退腹水近期

9、疗效较好,远期疗效并不理想。 不良反应包括发热、感染、消化道大出血、心力衰竭、肺水肿、电解质紊乱等。感染性腹水及鲎试验阳性者忌用。,自身腹水浓缩腹腔回输,将病人腹腔内腹水引出,经超滤浓缩后再输回腹腔内,形成密闭性腹腔回输,同样能取得与静脉回输相同效果。且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不丢失内源性蛋白质,增加剩余腹水中的调理素活性,并可避免静脉回输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对癌性、血性、感染性腹水均可应用。但此方法开展时间不长,远期效果尚难肯定,有待进一步研究。 北京军区总医院肝病研究所胡大荣等报告,对311例难治性腹水患者进行了921次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总有效率69.7 %。治疗后发热59 例次,

10、级以下肝性脑病15 例次,血压下降5 例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 %。,抗门脉高压治疗以促进利尿,门脉高压肝窦高静水压是肝硬化腹水形成基本因素,从理论上来说,降低门脉高压有可能促进利尿 但由于很多降门脉高压药物,同时对全身及肾血流动力学有不同程度不良反应,因而在降门脉高压同时并不能达到促进利尿作用。 通过降低门脉高压以促进利尿药物,有些已被否定;有的虽证实有效,但因对肝脏的损害,抵销了其应用价值。,抗门脉高压治疗以促进利尿,心得安 期对肾功能无作用,不能促进利尿 有机硝酸酯类 降低动脉压,反射性地引起肾血管收缩可使腹水加重 ACEI与哌唑嗪 降低动脉压,可使肾功能恶化,抗门脉高压治疗以促进利

11、尿,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奥曲肽 对腹水及肾功能的作用未定 血管加压素类似物 降低门脉压,增加动脉压,改善晚期肝硬化的肾功能,如特利加压素能明显增加难治性腹水尿排出量。但有学者认为,此类药物可减少肝血流量,促进肝损害,故宜持审慎态度,非常规标准治疗(第二、三线治疗),治疗性大量腹腔穿刺抽腹水(LVP) 肝移植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支架分流(TIPS) 腹腔-颈内静脉分流术(PVS),治疗性大量腹腔穿刺抽腹水( LVP ),LVP是治疗肝硬化腹水一种很古老方法,它源自古希腊,上世纪40年代以前一直沿用此法,但自利尿剂问世以后,已逐渐取代其应用,从此LVP也逐渐沉寂下来。 其原因主要由于LVP能引起一系列

12、并发症,如急性血浆容量不足、功能性肾衰竭、肝性脑病、电解质紊乱等。迨至上世纪80年代,LVP应用又重现生机,并进行了更深入临床研究与重新评价。 反复多次放腹水,每次46L。大量穿刺放液(5L)后建议立即予以静脉输注白蛋白68g/L腹水;如果放液5L ,不需输注白蛋白。,肝移植,肝移植现已作为晚期肝硬化标准治疗,发达国家5年生存率70。 难治性腹水应用LVP治疗尽管有一定疗效,但毕竟是一种应急措施,并不能解决晚期肝硬化储备功能及病变,属于姑息疗法,腹水再聚集及其他伴随的并发症如稀释性低血钠、肝肾综合征及自发性腹膜炎有随时发生可能,故患者在进行多次LVP治疗长过程中,宜争分夺秒地争取肝移植,将其作

13、为首选的第三线治疗。 肝移植从准备到实施约需1218个月,难治性腹水6个月生存率为50,12个月生存率为25,以此推算,患者获得肝移植机率只有14,故宜尽早作出选择,不宜延迟。,经颈静脉肝内门体支架分流(TIPS),TIPS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一种介入放射学技术,主要用以治疗门脉高压的并发症,首先用于门脉高压所致的反复消化道大出血,至90年代用于治疗难治性腹水的报导日渐增多。,经颈静脉肝内门体支架分流(TIPS),TIPS是一种门静脉高压减压术,类似于侧-侧门体分流术。早期研究结果令人鼓舞,用于治疗难治性腹水,74%出现完全反应,18%呈部分反应。 但TIPS术后可能引起肝缺血坏死

14、等并发症,病死率高于LVP,25%患者发生肝性脑病,50%患者术后发生通道狭窄或闭塞。晚近学者们认为:TIPS不失为治疗难治性腹水有希望治疗方法,但尚需要进行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以确定TIPS在治疗难治性腹水中地位。 禁忌证:右心衰、肺动脉高压、器质性肾功能衰竭及肝功能衰竭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者。,腹腔-颈内静脉分流术(PVS),PVS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用于治疗难治性腹水新技术,由LeVeen首创,其后Denver又加以改进。 采用有单向阀门硅胶管(Leveen管) 一端插入腹腔腹水内,另一端沿腹、胸部皮下插入颈内静脉,吸气时单向阀门开启,腹水流入体循环,呼气时阀门关闭。 腹水从导管侧孔吸

15、入,通过导管和单向阀门流入颈内静脉,而不会流回腹腔。,腹腔-颈内静脉分流术(PVS),PVS可使腹水迅速消退,尿量和尿钠增加,血浆肾素、醛固酮水平明显下降。患者营养状况得到改善,住院时间及次数减少,利尿剂用量也减少。上述结果一度使得临床上不加选择地应用此法治疗肝硬化腹水。进入上世纪8090年代以后,进一步研究显示此法并不能提高生存期,其中位生存时间为11个月,且易出现许多严重的并发症 并发症:导管堵塞、感染(败血症、自发性腹膜炎 )、 DIC等并发症。 鉴于以上严重并发症,弊多利少,故PVS目前仅限制用于不能进行肝移植、LVP及TIPS治疗患者。,难治性腹水治疗程序,首先应明确 “难治性腹水”

16、诊断是否成立? 利尿剂是否已用至足量? 限钠、限水是否达到要求并对基础肝病进行了适当治疗? 如果不是,就应该落实这些治疗措施,并对影响利尿的因素进行纠正,重新评价病人。,难治性腹水治疗程序,LVP 为了缓解病情、减少并发症首选LVP,每次放腹水46L,每2周1次,加用白蛋白68g/L腹水。 肝移植 在实施LVP治疗过程中,宜积极准备实施肝移植术,这是唯一能提高难治性腹水生存期措施,宜尽早实施。 TIPS 在难以实施肝移植情况下,可考虑TIPS治疗,这是治疗难治性腹水有希望、尚待进一步证实措施。 PVS 在不能实施肝移植及TIPS情况下,最终可选择PVS,该法不能提高患者生存期,且并发症多,宜权衡利弊,审慎为之。,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属中医“臌胀”范畴。为“风、痨、臌、膈”四大顽症之一。 其发病机制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导致气滞、血瘀、水饮互结于腹中,证属本虚标实、虚实错杂。其疾病初起多在肝脾,肝郁脾虚至水湿内停,日久导致血瘀并可病及于肾,肾精衰减,肾阳虚衰,脾肾阳虚,水湿成饮。肝郁日久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