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染性疾病皮疹诊治进展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128877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PPT 页数:353 大小:69.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感染性疾病皮疹诊治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353页
小儿感染性疾病皮疹诊治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353页
小儿感染性疾病皮疹诊治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353页
小儿感染性疾病皮疹诊治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353页
小儿感染性疾病皮疹诊治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3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儿感染性疾病皮疹诊治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感染性疾病皮疹诊治进展(3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儿感染性疾病皮疹的 诊断 、治疗进展,前 言,感染性疾病仍是世界健康事业的危害 尤是儿童,每年死亡 1300万 感染性疾病中,许多有皮疹 一种疾病引起多种皮疹,而同一形态皮疹见于多种疾病 临床皮疹的鉴别成为诊断的重要依据,病 因,病毒感染:麻疹、风疹、水痘、幼儿急疹、肠道病毒、手足口病、EBV、CMV 细菌感染:猩红热、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球菌、结核、绿脓杆菌、猫抓病、炭疽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感染:肺炎支原体、斑疹伤寒 真菌感染:手足、头面、躯干部皮肤癣,粘膜损害 动物寄生虫:利什曼病、蛲虫、血吸虫病、头虱病、疥疮 性传播疾病:梅毒、淋病等,一、病 毒 感 染,(一)病毒感染性疾病,

2、病毒所致的疾病远比其他微生物感染多 多数急性感染病都是由病毒所引起 以前根据临床表现分水疱型发疹型外生物型 近年来则以所致皮肤病的病毒种类分类,分 类,1)DNA病毒: 疱疹病毒组:单纯疱疹、水痘带状疱疹.巨细胞病毒、人类疱疹病毒4型、6型 痘病毒组:天花、牛痘 乳头多瘤空疱病毒:寻常疣、尖锐湿疣 肝炎病毒所致的皮肤病:A、B、C肝炎病毒感染,分 类,2)RNA病毒: 副粘液病毒:风疹、麻疹 小RNA病毒:柯萨奇、埃可病毒疹,手足口病,口蹄病 虫媒病毒:登革热、出血热 腺病毒 细小病毒:传染性红斑、出疹紫癜性“手套和短袜”综合征 3)可能由病毒引起的皮肤病:川崎病,发病机理与病理,病毒感染途径

3、 直接接种:如各种疣、牛痘、挤奶人结节及单纯疱疹的初发 系统性感染:如麻疹、风疹、水痘、天花等,这一组疾病于病毒血症期间发疹 内部病灶局部播散:如复发性单纯疱疹及带状疱疹,发病机理与病理,病毒侵入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人体的防御能力与病毒的数量及毒力斗争的结果 完整的皮肤、粘膜是防御病毒的天然屏障 分泌的乳酸、脂肪酸、溶菌酶具有杀毒作用 巨噬细胞、NK细胞具有清除病毒功能 感染后产生的干扰素、特异性免疫反应、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是终止疾病及预防的主要因素,在病毒性发疹性疾病中最常见 其作用机理如图1,病毒进入人体,前驱疹 初次病毒血症,病毒在网状内皮系统中繁殖,第二次病毒血症,游离性病毒血症,

4、血细胞携带,混合性,皮肤皮疹,其他靶器官感染症状,病毒,真皮层血管,血管反应,真皮层反应,基底层(膜),表皮层反应,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单纯充血,点状红斑,斑疹,血管周围反应,充血及细胞浸润斑丘疹,充血、渗出液、水肿荨麻疹,血管壁损伤淤点,血管壁损伤、出血、渗出液、水肿结节性红斑,网状变性和细胞坏死天花、疱疹、痘疹,空泡变性和细胞坏死水痘、疱疹,细胞内和细胞间水肿,棘细胞肥厚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疱疹体积增大大疱,疱疹内有多核浸润和渗出液脓疱疹,角质层部分角化或不全角化脱屑,病毒性皮肤病的诊断,目前大多数是根据其临床表现作出诊断 近年来,已采用病毒分离、血清学 尤其是分子生物学,如核酸印迹、PCR、

5、分 子杂交技术,鉴别诊断,协助治疗,水 痘 Chickenpox,水痘(Chickenpox),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水痘多见于小儿,带状疱疹多见于成人 以皮肤、粘膜上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和痂疹,伴较轻的全身症状为特征,病 原 学,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属疱疹病毒科,双链DNA病毒,同心园状,150200nm,感染细胞病毒含33种蛋白质,包膜上68种糖蛋白,gP1、gP2、gP3酶产中和抗体。gP2与进入细胞、细胞融合,gP3细胞间扩散。,病 原 学,在环境中生活很弱,乙醚灭活,感染细胞核内增值,又对人传染性。存

6、在疱疹的疱浆、血液、口腔分泌中,传染性强,接种人胚羊膜产生嗜酸性包涵体。,传染源:病人是唯一的传染病,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染,接触传染很强 易感性:任何年龄均可感染,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多。新生儿亦可患病,流 行 病 学,病毒经空气传播,最初感染球结膜和上呼吸道,在鼻咽部局部淋巴结增值46天后侵入血液,并在单核细胞中复制,全身扩散。感染后有时静止状态留于神经节复发感染为带状疱疹,发 病 机 理,主要病变在皮肤棘状细胞层,呈退行性及细胞内水肿,形成囊状细胞,核内有包涵体,囊状细胞或多核巨细胞裂解及组织液渗入即形成疱疹。病变可累及肝、胰、肾、肺

7、、脑等,病 理,潜伏期:1024天 前驱期:小儿皮疹和全身症状多同时出现,成人于皮疹出现前12d先发热、头痛、咽痛、四肢酸痛、恶心、腹痛等症状。,临 床 表 现,出疹期:皮疹先见躯干、头部、逐渐延及面部,最后达四肢。皮疹特点:皮疹特点是向心性分布。从斑疹丘疹疱疹开始结痂。68小时。因皮疹分批出现,病程中可见各期皮疹、口腔、咽部或外阴粘膜有疱疹,溃疡。皮疹很痒,水疱25mm,12周脱落,无继发感染者不留疤痕,临 床 表 现,水痘皮疹,水痘皮疹,水痘皮疹,水痘皮疹,新生儿水痘,出血性、进行性(病程2周)和播散性水痘, 免疫缺陷及抑制药物者,死亡率9 胎儿水痘综合征或新生儿水痘,产前4d,生后 51

8、0d发病 ,发病率20,死亡率30 大疱型水痘,疱疹融合,疹下皮肤、皮下组织 坏死形成坏疽性水痘,不典型水痘,水 痘,先天性水痘综合症,臂或腿长度不对称,眼睛异常,小头,皮肤瘢痕,先天性水痘综合症,近年来增多趋势,美国8895年1万人/年,英国9398比前期增加2.03倍,儿科医院8099年160例,66.6%。美国97年死亡3人,未接种疫苗,(A组溶血性链球菌,肺炎、胸腔积液、链球菌心内膜炎),澳大利亚自80年3.5人/年,儿科医院95、97、99年3例(出血性水痘,并发心肌炎,室颤,DIC),并发症, 继发细菌感染:包括化脓性继发感染 水痘脑炎:多在病程38d,有高热、头 痛、呕吐、惊厥和

9、昏迷,死亡率525 心肌炎、肾炎、肝炎、关节炎,并发症,原发性水痘肺炎:多见于出疹后26d,轻者可无症状或只有干咳,重者咯血、胸痛、气急、发绀、X线可确诊 瑞氏综合征:常发生于水痘后期,伴呕吐、不安、急惹,进展到脑水肿,脑病理改变与高氨有关/与退热时用阿司匹林有关,并发症,水痘继发感染,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增高 电子显微镜:取新鲜疱疹内液作直接在电镜 下观察VZV。 VZV培养:从疱液中分离到VZV进行细胞传 代培养 免疫学检查:用ELISA测定特异性IgM抗体 分子生物学检查:PCR检测VZVDNA,高度 敏感性和特异性,实验室检查,1.脓疱疮:好发于鼻唇周围或四肢暴露部位,初为

10、疱疹继发脓疱,然后结痂,无分批出现特点,可见粘膜处,无全身症状 2.丘疹样荨麻疹:系梭形水肿性红色丘疹,花生米大小,疹中心有针尖或粟粒大小丘疹形成水疱,硬、痒、分布四肢或躯干,不累及头部、口腔、不结痂,鉴别诊断,3.带状疱疹:疱疹沿一定的神经干分布,不对称,不超过躯干中线,局部显著的灼痛 4.其他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常继发于异位性皮炎或湿疹皮肤病。肠道病毒高发夏末和初秋,常伴咽部、手掌和足底部皮损,无向心性特征,鉴别诊断,婴儿带状疱疹,原发水痘后能再发带状皮疹,但带状疱疹发生后很少复发。成人患带状疱疹可传染小儿患水痘,带状疱疹,泛发性带状疱疹,患带状疱疹儿童,在疾病正常过程中,可在受累及

11、的皮皮肤外发生数个水痘样损害,并迅速广泛扩散,泛发性带状疱疹,对症、隔离、至全身皮疹干痂为止,卧床休 息,勤换衣被,皮肤清洁,剪短指甲 阿昔洛韦:510mg/kg/d,疗程7d,轻型口 服,2岁每次0.2,每日5 次,重型静脉,每日1015mg/kg1天,分2 次,重型早期使用干扰素可减轻症状及防止 恶化,基础治疗,外涂阿昔洛韦软膏,炉甘石洗剂,溃破涂百多帮 并发症治疗 继发细菌感染:抗生素选用,哌拉西林, 头孢唑啉、头孢曲松等 水痘脑炎:地西潘止痉,甘露醇降颅压, 脑细胞营养药物 心肌炎或心力衰竭:卧床休息,Vit-C、地 戈辛,呋噻米和镇静剂,心律失常,用心 律平,心得安,基础治疗,病儿必

12、须隔离,至全部结痂,但不少于病后 2周。污染物要通风曝晒等方法消毒,接触的 易感者留检3周。国外报道对免疫缺陷、孕妇 和母亲现患水痘的新生儿注射水痘特异性免 疫球蛋白,预防,水痘疫苗接种,对象为1岁以上易感儿。95年美国FDA批准水痘减毒活疫苗用于未患水痘的12月龄以上个体,预防,日本:1剂95血清阳性,免疫力持续1020年 美国:发病率,未种8.39.1%,接种后减少65 90 ,儿童期种后710年,防御力7090 并发症95%,初种后612年,需再种第2次,接种效果,限于接种后头几个小时,注射部位27一些红肿,5%, 4周内轻度水痘样疾病伴皮疹,自美国应用1000多万疫苗后,报告不良反应脑

13、炎,共济失调、肺炎、血小板减少症,关节病和多形红斑,但反应与疫苗可能没有因果关系,因为反应发生率比自然发病率低的多,不良反应,对疫苗任一组成分(包括新霉素)有过敏史,妊娠,接种后4周应避免妊娠、严重疾病、免疫性疾病晚期,全身使用类固醇治疗(成人20ug/d,儿童1mg/kg/d),5个月内或接种后3周内接受全血、血浆、免疫球蛋白,可降低疫苗效果。接种后忌水杨酸盐,禁忌证:,可与麻、腮、风三联疫苗同时接种 是否可DTP脊灰、乙肝、B型流感疫苗同时接种,需进一步免疫抗原性研究,与其他疫苗接种的关系:,单 纯 疱 疹,新生儿单纯疱疹 为通过母亲的产道时被感染,疱疹性癳疽,发生于婴儿好儿童,可伴发疱疹

14、性口腔炎。 表现为疼痛或感觉异常和红斑及水疱,疱疹性癳疽,单纯疱疹,容易误诊为细菌性甲沟炎,大约有20%在原发部位复发。,单纯疱疹,复发性单纯疱疹,典型损害为“发热性水疱”或“感冒疮”,复发性单纯疱疹,复发性单纯疱疹,复发性单纯疱疹,阴部疱疹,为性传播病 损害为多发疼痛性糜烂 发热、局部淋巴结炎、阴部疱疹常复发,阴部疱疹,麻 疹,measles,流行现状,十年前,每年几百万儿童死亡 五年中全球麻疹死亡下降40 1999年的873,000降为2003年的530,000 2005年3月3日WHO和UNICEF 麻疹减半的目标,病 原 学,副粘液病毒科 球形或多形性颗粒 150300nm RNA,单

15、股螺旋 只有1个血清型,含有多种蛋白质 H、F、L、P、N、M,体外生活力弱, 阳光、热、一般消毒剂敏感 存在于眼结膜、鼻咽、气管分泌物,血和尿中(前驱期和出疹早期),病原学,一个血清型 8个麻疹基因组(A-H)21个基因型 野病毒的血凝素(H)和核蛋白(N)基因已有较大变异,N基因多肽末端450个核苷酸在不同麻疹病毒株中变异接近12。20个基因型曾在或者正在人类传播,其中B组分B13型,C组分C12型,D组分D18型,G组分G12组,H组分H12型 我国主要基因型是H组,流 行 病 学,传染源 病人(潜伏末期、出疹期) 传播途径 呼吸道飞沫传播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未患过或未接种麻疹疫苗者)

16、 流行特征 年龄 婴幼儿,接种后年龄上移 地区 城市散发,农村点状暴发 季节 冬春多见,2007年传染病门诊麻疹病例来源分布,2007年传染病门诊麻疹病例年龄比,口腔粘膜 充血,麻疹粘膜斑形成 呼吸道 粘膜充血,水肿,肺间质性改变 皮肤 血管扩张,内皮细胞肿胀,细胞浸润 斑丘疹皮疹处血红蛋白渗出 色素沉着 表皮细胞变性、坏死 糠麸样脱屑 累及内脏 胃肠道、心、肝、肾、脑等,病理,特征性的病理变化: 多核巨细胞形成,临 床 表 现,3-4天 发热 上呼吸道炎症表现 卡他症状 麻疹粘膜斑(kopliks spots) - 早期诊断标志,前驱期,麻疹黏膜斑,35天 出疹同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肝、脾及淋巴结肿大 皮疹特点: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疹间正常皮肤,出疹期,麻疹皮疹,麻疹皮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