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原创】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中国古代史专题提分练:(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120715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确原创】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中国古代史专题提分练:(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正确原创】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中国古代史专题提分练:(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正确原创】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中国古代史专题提分练:(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正确原创】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中国古代史专题提分练:(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正确原创】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中国古代史专题提分练:(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确原创】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中国古代史专题提分练:(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原创】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中国古代史专题提分练:(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夏朝立国,开启了“家天下”的局面.在政治制度上体现为( )A.国家大事由占卜决定B.分封制C.实行禅让制D.世袭制代替禅让制2、礼记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文字:“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世袭)以为礼。”这段文字中的“大道”是指()禅让制世袭制公有制私有制A.B.C.D.3、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A.嫡长子继承制B.礼乐丧葬制C.婚娶联姻制D.功臣分封制4、吕氏春秋

2、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A.财产继承的原则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C.任人唯才的要求D.兄终弟及的传统5、位于浙江省浦江县的“郑氏义门”,自南宋开始,历宋、元、 明三朝,十五世同居共食达三百余年,鼎盛时有3 000多人同吃一锅饭。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曾亲赐“江南第一家”。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封建国家的倡导B.分封制的产物C.君主专制的需要D.宗法制的影响6、殷周制度论中有:“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这段材料说

3、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A.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B.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奴隶主专政C.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以强化王权D.通过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7、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政治制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分封与宗法关系的说明,最为恰当是()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侯国不再以周天子为大宗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再分封诸侯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小宗C.周天子是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内部再分封诸侯国的大宗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

4、者并无关系8、下图反映的是周朝的政治制度及其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B.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C.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序列D.整套制度维系奴隶主正常统治,保证了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9、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写道:“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与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宗族组织相配合,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这说明宗法制( )A.有效维系了西周统治秩序的稳定B.按照宗族组织原则组建地方政权C.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的结合D.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10、西周的国家格局与商代颇为相似,商代方国林立,西周则有许多诸侯国。然

5、而,商代的方国多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起来的,西周的诸侯国则多是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来的。这就决定了( )A.商王位卑与方国首领地位平等B.周王能够完全控制各个诸侯国C.商周两代行使王权的强弱差异D.血缘关系开始影响国家的政权11、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一书中指出:“严格说封建的社会的要素是这样: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的统治者而兼地主。”材料中的“地主”和后世相比,其特殊性主要在于()A.拥有世袭统治权B.所属土地可以买卖C.尊重上级的权威D.属下人民归其管理12、相传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继而成为“天命”之所在,被夏商周三代奉为象征国家

6、政权的镇国之宝,每每遇事,祈鼎占卜。史传此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该现象反映出中国早期政治特点。这一特点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B.夏商最高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C.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但水平低下D.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的必然结果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曹氏,叔振铎,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于陶丘,为宋景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郑樵通志 材料二 氏室属下的庶民也许就是氏室的宗族,否则也是集族而居的。氏室上面的一层是国君和同姓卿大夫构成的大家族,更上的一层是周王和同姓诸侯构成的大家族

7、。其天子和异姓诸侯彼此间则多半有姻戚关系。这整个封建帝国的组织大体上是以家族为经,家族为纬的。张荫麟、吕思勉国史十六讲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2.概括材料二中帝国组织形式的基本特点和等级关系,并说明其得以建立的制度基础。14、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 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

8、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羁?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1.材料一中西周和秦朝的主要制度是什么?有什么主要差别?2.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主张?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礼记王制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下材料三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

9、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依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请回答: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2.依据这两段材料,分析周王先“贬其爵”后“削其地”的原因。3.材料三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由材料看出,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4.以上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各起了什么积极作用?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A项是决策方式,B项实行于西周,C项出现于原始社会,皆排除。故选D项

10、。 2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再根据“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的现象可知,公有制逐渐被私有制取代。因此,“大道”是指禅让制和公有制,故选A项。 3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从材料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可以看出宗法制的典型特征是嫡长子继承制,故选A。从材料中还可以看出,B、D两项是A项衍生而出,材料未涉及C项内容。 考点:宗法制点评:宗法制是西周实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西周灭商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血缘关系确保了政治的稳定。一般来说

11、,凡是材料中出现祖、宗、家谱等字眼的,大多与宗法制有关。 4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庶出,不得立”“虽幼,以嫡立”反映的是血缘关系与政治地位间的关系,体现了宗法制的基本法则。 5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宗法制的主要特点分析可以得出答案。 6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题干中涉及了宗法制和分封制两种制度.C项是对分封制和宗法制特点进行概括的结论,符合题意;A项只涉及分封制;B项只涉及宗法制;D项只涉及礼乐制度。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和分封制 7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周天子是绝对的大

12、宗,其他大小宗是相对而言的,在诸侯国内部,诸侯始终是大宗。 8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广大地区权力出现真空,通过分封制实现权力重构,故A项错误;材料讲述了西周的分封制度,但并不能表明是分封制的并始,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西周的基本政治原则,应堤以血缘为纽带,分封制只是其在政治上的表现,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通过分封制有效填补了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巩固了西周的统治,故D项正确。 9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及知识的迁移能力,依据材料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与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宗族组织相配合”反映了宗法制有利于凝聚宗族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防

13、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的结合。所以答案选C。 10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商代方国多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起来的,与商王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纽带,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离心力;西周的分封制主要以血缘为纽带,确定了诸侯的权力与义务,诸侯国较商代方国受王权的控制更强,故选C项。商代方国臣服于商王,商王的地位高于方国首领,不选A项。周代封国虽然较商代方国受王权的控制更强,但周代封国有较大的独立性,B项夸大了周王对诸侯的控制力,不选B项。虽然西周诸侯中王族占了大多数,但夏商时期实行王位世袭制,血缘关系已经影响了国家政权,所以不选D项。 11答案及解析:

14、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地主”指的是西周分封制下的统治阶级,而“后世”指的是从战国到清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根据题目中“世袭的统治者而兼地主”,结合所学知识,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注重血缘性,是一种贵族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一种官僚政治,用区域代替血缘,故A项正确;西周的土地制度是土地国有制,土地不能随意买卖,从战国开始为土地私有制,允许买卖,故B项错误;分封制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封臣尊重上级的权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之下对君主是绝对服从,故C项错误;分封制下主张“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也是人民归统治阶级管理,为两者共同点,非“地主”特殊性,故D项错误。故选A项。 12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通过占卜等方式来决定国家大事,是王权具有神秘色彩的表现。王权具有神秘色彩是中国早期玫治的一个特点。古代杜会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