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肾综合征出血热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61118864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4.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肾综合征出血热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新肾综合征出血热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新肾综合征出血热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新肾综合征出血热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新肾综合征出血热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肾综合征出血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肾综合征出血热(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田辉,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熟悉发病机制、病理解剖、实验室检查、并发症 了解病原学、预防原则,汉坦河流域,概述,又名流行性出血热 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人兽共患疾病) 鼠为主要传染源 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出血、肾脏损害 基本病理变化:全身广泛小血管、毛细血管损害 典型病例呈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病原学形态:病毒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平均120nm,有双层脂质包膜,一、病原学 (Etiology),电镜照片,病原

2、体- 汉坦病毒,单股负链RNA病毒 基因RNA分为大(L)、中(M)、小(S)三个片段 L片段 聚合酶 M片段 膜蛋白(G1、G2) S片段 核蛋白 核蛋白: 核蛋白抗体出现最早 膜蛋白:含中和抗原和血凝抗原 中和抗体是保护性抗体,在汉坦病毒感染的细胞内可见为数较多、形态不一的包涵体。,血清学分型 ( serological types ),至今已鉴定汉坦病毒(Hantaan virus)血清型已29种,我国流行的主要是: 型汉滩病毒(野鼠型) 型汉城病毒(家鼠型) 型病毒感染者的病情重于型 型普马拉病毒多为轻型(棕背鼠型) 其他:辛诺柏病毒(鹿鼠型)则引起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图拉病毒

3、对人类不致病,抵抗力 (resistance),弱 HFRSV对外环境抵抗力不强,不耐热、不耐酸,对紫外线、乙醚、75%酒精、05%碘酊均敏感 100 1分钟可灭活,二、流行病学 ( Epidemiology ),(一)宿主动物与传染源 多宿主性。 世界上有173种动物自然感染汉坦病毒,我国有67种。主要是啮齿类(Rodent):黑线姬鼠、大林姬鼠、褐家鼠等,人不是主要传染源。,流行病学,褐家鼠,黑线姬鼠,(二)传播途径 - 3类5种,一、动物源性 : 1、呼吸道传播 (最重要途径) 2、消化道传播 3、接触传播 二、垂直传播 4、母婴传播 (1)患病孕妇 (2)带病毒孕鼠 (3)带病毒螨经卵

4、传递 三、虫媒传播 5、螨媒传播,欧亚大陆。我国灾情最重,(三)流行特征 ( 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1、地区性: 我国自2005年以来,病例数逐年 ,年发病数已降至1万左右;韩国每年 300例500例;日本自1984年后再未发现人间病例 欧洲部分国家HFRS的流行日渐严重-俄罗斯发病数明显增长,年发病率达到5.2/10万;芬兰年发病数超2000例 ;比例时、瑞典 、德国发病数 我国大陆所有省份及台湾均有病例报告。 我省高发疫区为沈阳、抚顺、葫芦岛、盘锦等地。 我省近年来流行性出血热疫情,2004-2013年中国HFRS疫情,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趋势,自200

5、0年以来通过财政拨款,国内重点流行省区(黑龙江、陕西、辽宁、山东、河北、浙江)启动了扩大的疫苗接种计划,病例明显 新疫区病例,(三)流行特征,2、周期性和季节性: 野鼠型11月至次年1月为大高峰 5至7月为小高峰 家鼠型3至5月为高峰 大林姬鼠夏季为高峰 3、人群分布:男性青壮年农民和工人,黑线姬鼠及褐家鼠,黑线姬鼠,我国不同省市流行性出血热疫区分布,新疆,西藏,四川,贵州,海南,广东,广西,云南,河南,江苏,安徽,湖北,台湾,福建,江西,湖南,宁夏,山西,陕西,辽宁,上海,天津,黑龙江,山东,青海,甘肃,北京,河北,浙江,吉林,内蒙古,重庆,褐家鼠,大林姬鼠,(四 )易感性 ( Suscep

6、tibility ),普遍易感,本病隐性感染率低,感染后有较强免疫力,三、发病机制 ( Pathogenesis ),出血热病毒具有泛嗜性,病变累及多器官 3整合素是汉坦病毒感染的主要受体,并且可能参与了血管屏障功能的维持 (一)病毒直接作用 (二)免疫作用:型变态反应是血管和肾脏损害的原因,存在型、型、型变态反应(淋巴细胞攻击肾小管上皮细胞) (三)各种细胞因子和炎性反应介质的作用 目前尚不能用一种学说解释全部发病机理。,HFRS发病机制与临床的联系,病毒血症,发热,小血管病变 内皮细胞肿胀 变性坏死,血浆外渗 组织水肿 血液浓缩,病毒直接作用,血容量,出血,肾损害,休克 低血压,免疫 作用

7、,扩张(充血),通透性,脆性,炎症介质 细胞因子,休克 ( shock ),原发性休克血浆外渗性低血容量性休克。(病程第37天发生) 继发性休克大出血、继发感染、多尿期水与电解质补充不足。(少尿期以后发生),出血 (bleeding),发热期皮肤出血点: 毛细血管受损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功能异常 低血压休克至多尿早期: DIC 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 肝素类物质增多 尿毒症,急性肾功能衰竭 (acute renal failure),肾血流不足 免疫损伤 肾间质水肿和出血 肾小球微血栓及缺血、坏死 肾素、血管紧张素激活 肾小管被蛋白和管型所阻塞,三、病理解剖 ( Pathology ),出

8、血性炎性反应 (一)血管 :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和坏死基本病变 (二)肾脏 :皮质苍白、髓质暗红,极度充血、出血和水肿 (三)肝脏: 肝细胞肿胀、变性、坏死 (四)心脏 :右心房内膜下出血 (五)肺:间质水肿、出血、肺实变 (六)脾、肾上腺、胸腺、胰腺、胃肠 充血、出血,坏死 (七)脑垂体:前叶充血、出血和坏死 (八)后腹膜和纵隔有胶冻样水肿,病理解剖,颅内出血,HFRS患者尸检大脑脑回血管普遍扩张,充血,四、临床表现( Clinical findings ),潜伏期 (incubation period )446天(714天); 三类主症:发热及中毒症状、出血及血浆外渗和肾脏损害; 典型

9、病例有五期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不典型和轻型可有越期现象;重者可有两期或三期重叠;,(一)发热期 ( Febrile period ),1、发热:(fever) 热度:高热,热度,病情; 热型:稽留热和弛张热多见; 热程:多3-7天,热程,病情; 与病情的关系:轻者热退后病情减轻,重 者热退后病情反而加重;,2、全身中毒症状 (systemic toxemic symptoms),“三痛”症状:头痛、腰痛、眼眶痛; 腹痛、关节痛 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呃逆; 神经精神症状(重症):嗜睡、烦躁、谵妄、幻觉、视物不清、抽搐、昏迷;,3、毛细血管

10、损害征 (capillary lesion),充血 : “皮肤三红征”面、颈和前胸充血重者醉酒貌 “粘膜三红征”眼结膜、咽和软腭、舌充血; 出血 : 腋下、胸背部、软腭及眼结膜出血点,重者 可有大片瘀斑和腔道出血; 渗出:“三肿征”球结膜、颜面和眼睑水肿,重者可有胸、腹腔积液及渗出性肺水肿; 束臂试验阳性,又叫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方法是在前臂屈侧肘窝下4cm,画一直径5cm的圆圈(先把已有的出血点标出),解压5分钟后自然光下数出新的出血点数目,超过10个为阳性 束臂试验阳性,可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维生素C缺乏,束臂试验及其临床意义,加压至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持续8分钟,4、肾损害( renal

11、 lesion),尿蛋白、血尿及管型,临床表现,搔抓样出血点,软腭出血点,皮肤搔抓出血,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大片瘀斑,口腔出血,临床表现,眼结膜出血,眼结膜水肿,临床表现,球结膜出血、水肿,口、鼻、结膜及皮肤出血,醉酒貌,(二)低血压休克期,1、发生时间:4-6病日,发热末期或热退时; 2、持续时间:不一,一般1-3天;持续时间长短与病情轻重、治疗有关 3、分度:低血压倾向(收缩压100,脉压差26) 低血压 休克(收缩压70,脉压差20) 难治性休克:血压测不出2h,末梢循环严重衰竭,一般抗休克无效,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 4.发热期进入低血压休克期标志:口渴等血浆外渗表现更明显,毒血症加

12、重,心率增快,低血压休克期,烦躁不安,甚至恍惚,躁动,精神异常 渗出及组织水肿加重;毒血症加重,“三痛”、淤点、淤斑更明显 末梢循环障碍: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皮肤发花 少尿或无尿 电解质平衡紊乱:低血钠、低血氯、高血钾等。血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 少数病人可合并DIC、脑水肿、ARDS、急性肾衰,(三)少尿期 ( Oliguric period ),1、发生和持续时间:多在5-8病日,持续2-5天, 持续时间,肾损越重, 2、分度: 少尿倾向尿量1000ml/24h或40ml/h, 少 尿尿量 400ml/24h或20ml/h, 无 尿尿量 50ml/24h或尿闭, 3、临床表现:尿毒症,酸中毒和

13、水、电解质紊 乱,有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症状,出血症状加重。重者可有高血容量综合征和肺水肿、腔道大出血;,高血容量综合征,体表静脉充盈,脉搏洪大,脉压差增大(血压160/100),脸部胀满,心率快,心音亢进,呼吸困难 严重时易发生肺水肿心力衰竭、脑水肿等 血象有血液稀释表现 输液见接头回血明显,滴速减慢,(四)多尿期( Diuretic period ),1、发生和持续时间:多在9-14病日,持续时间不一 2、分期:,(五)恢复期,病后34周开始恢复 尿量逐渐减少趋于正常2000ml/24h 各种症状逐渐消失 尿比重及BuN等正常 少数可遗留高血压、肾功能障碍、心肌劳损、垂体功能减退等,临床分型根

14、据发热高低、中毒症状轻重、出血和休克、肾功能损害程度分5型:,出血热早期定度参考标准,注:具备其中三项者作为定度标准,六、实验室检查 ( Laboratory findings ),(一)血常规:WBC,PLT,出现较多异型淋巴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发热后期和低血压期明显升高(血液浓缩);血小板病后第2天开始减少 (二)尿常规:尿蛋白(出现早,短期波动大) 、红细胞和管型,膜状物(蛋白和脱落上皮细胞的凝聚物);,实验室检查,血中异型淋巴细胞,尿中膜状物 尿中有膜状物为重症,(三)生化检查:肾功异常 肌酐 尿素氮升高 血清离子紊乱、心肌酶谱异常、肝功异常 (四)凝血功能: (五)其他 心电图常

15、见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 B超 双肾增大, 回声增强 眼压增高,视乳头水肿 X-线:肺水肿,胸腔积液和胸膜反应,实验室检查,(六)病原学检查 抗体: IgM抗体 ELISA 法:1:20(+) 胶体金标记试纸条快速检测(15 分钟内) IgG抗体 免疫荧光法(IFA)、 ELISA 法 1:40(+),双份血清滴度4倍升高 Vero 细胞分离汉坦病毒 RT-PCR 检测汉坦病毒基因及分型,实验室检查,免疫荧光检查,七、并发症 ( Complication ),(一)腔道出血:胃肠道出血多见 (二)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脑炎、脑膜炎、脑 水肿、高血压脑病、脑出血; (三)肺水肿:常见于休克期和少尿期

16、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心衰性肺水肿 (四)其他:继发感染、肾破裂、心和肝脏损伤。 自发性肾破裂 突然腰部剧痛 ,冷汗 ,血压下降 ,B超和CT 可确诊.,早期特殊临床类型,十种临床类型 流感伤寒型:高热,相对缓脉; 胃肠型:吐泻 急腹症型:腹痛,压痛,反跳痛 肺型:咳、痰、喘,呼吸困难,预后差 脑型:头痛,呕吐,昏迷,幻觉 晕厥型:心律失常 肾型 :浮肿,贫血,蛋白尿 类白血病型外周血白细胞,出现幼稚细胞 出血型注射部位大血肿。严重出血休克 肝型:乏力,纳差,黄疸 说明早期临床表现极为复杂,易混淆,要注意鉴别,八、诊断( Diagnosis),(一)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 2、临床特征:早期3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