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美丽乡村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61115182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PDF 页数:111 大小:30.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宁美丽乡村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江宁美丽乡村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江宁美丽乡村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江宁美丽乡村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江宁美丽乡村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宁美丽乡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宁美丽乡村(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I PAGEPAGE II PAGEPAGE III PAGEPAGE PREFACE PREFACE 前言前言 在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 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 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 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南京市委市政府做出未来5年南京打造独具魅力的“都市美丽乡村、农民幸福家园”战略 部署,要求新三区两县打造五个“美丽乡村 美丽中国”示范区,江宁片区作为试点先行先试。 一一工作组织工作

2、组织 2012年11月16日, 江宁区规划局召开相关街道和深圳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参加 的资源调查及规划座谈会并开展现场踏勘、部门访谈、资料收集等工作。 2012年12月4日, 区政府转发实施了由我局制定的 “美丽乡村 美丽中国江宁示范区” 规 划工作方案,可简称为“115”规划。主要包含了1项资源调查,1个整合规划和5个专题规划。 具体分工如下: 项目名称 责任单位 1个资源调查 资源调查 各街道主体 1个整合规划 整合规划 深圳市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5个专题 片区指标体系规划研究 区发改局、区农工委 片区国土整治项目规划研究 区国土分局 区农业1115规划研究 区农业局

3、片区农田水利规划研究 区水利局 片区绿色南京规划研究 区林业局 2012年12月5日,初步完成资源调查(初步方案)及行动规划技术方案,上报市规划局。 2012年12月6日,深圳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进场开展补充调研并与我局对接规 划编制工作。 2012年12月11日至12日为借鉴安吉先进经验,我局和编制单位(深圳蕾奥)赴浙江安吉县 就美丽乡村建设经验进行学习和考察。 2012年12月25日, 我局邀请市规划局、 区相关部门及街道召开初步规划思路及相关专题汇 报会,对初步规划思路进行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明确了各专题编制主体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2013年2月5日,召开全市农村工作暨美丽乡村建

4、设大会,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分工。 2013年3月8日,我局向市规划局主要领导,汇报中期成果,提交阶段性审查材料。 2013年3月21日,我局向区各职能部门及示范区内各街道汇报初步成果,征求意见并修改 完善。 2013年3月28日至29日, 我局向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初步成果, 征求意见并修改完善。 二二预期效果预期效果 规划的上述成果,目标是到2017年,通过十大任务具体分解,完成江宁“美丽乡村 美丽 中国”示范区的建设,率先达到“五美”建设标准,成为大都市近郊区休闲旅游的标志区、农 民幸福生活的典范区、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区。 十大具体任务 “五美”建设标准 优化城乡发展空间 促进现代农业

5、发展 强化农业生态保育 推进土地综合整治 加快新市镇、新社区培育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 深化农村文明建设 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 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空间优化形态美 功能配套村容美 业兴民富生活美 生态优良环境美 乡风文明和谐美 三三规划范围规划范围 规划区位于南京市江宁区。西临滨江新城,东至禄口空港新城,北至东山新市区,南至与 安徽省交界,主要包括牛首山云台山生态廊道侧地区。东至宁丹路和横溪街道行政边界,西至 宁马高速,北到绕越高速,南至省界。涉及谷里、横溪、江宁、秣陵街道4个街道。 总规划面 积约430平方公里。 四四规划规划意义意义 南京美丽乡村江宁示范区立足于建设 “中国

6、大都市近郊地区美丽乡村示范区” 的总体目标, 作为江宁探索大都市近郊区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抓手, 通过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等努力,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为全区的美丽乡村建设进行积极探索。 一是突出规划引领一是突出规划引领。 以相关规划为引领, 以国土资源部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创新试点为契机, 进一步优化完善新型城乡聚落体系;充分考量资源禀赋、产业现状、村庄布局、历史文化等因 素,科学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明确美丽乡村建设蓝图和目标,优化建设路径和方法。 二是突出标准制定二是突出标准制定。制定美丽乡村考核评价体系,强化指标体系的针对性、适用性和 可操作性,切实以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农业农村各项事业

7、全面发展。 三是突出因地制宜三是突出因地制宜。 在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中区别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不同的主导业态, 分 别提出不同的创建要求,选择不同的创建目标,体现美丽乡村建设的不同个性和特色。 四是突出机制创新四是突出机制创新。按照相关部署,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制定详细的工作推进计 划,分解落实工作目标和责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区主体、社会各界和农民群众广 泛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和整体合力。 IV PAGEPAGE C CONTENTS ONTENTS 目录目录 寻踪美丽乡村 第第1章章 目标定位篇目标定位篇 . 2 1.1. 项目背景 2 1.2. 总体要求 2 1.3. 发展条件分

8、析 . 2 1.3.1. 自然地理现状 . 2 1.3.2. 社会经济现状 . 3 1.3.3. 资源条件现状 . 5 1.4. 主要问题 13 1.5. 规划思路 13 1.6. 规划定位与目标 14 1.6.1. 总体定位 14 1.6.2. 规划目标 14 1.6.3. 形象定位 15 畅想美丽乡村 第第2章章 策略与规划篇策略与规划篇 . 17 2.1. 总体结构 17 2.1.1. “一廊” 17 2.1.2. “两线” 17 2.1.3. “两区” 17 2.1.4. “多主题” 18 2.2. 生态环境建设策略梳山理水,保修并举,夯实美丽乡村生态本底 18 2.2.1. 划定禁建

9、,严格管制,依山构筑绿色脊梁 20 2.2.2. 分类保护,逐步修复,充分挖掘滨水地区利用价值 28 2.2.3. 两点两线,有机互动,大力增加美丽乡村地区森林覆盖率 29 2.2.4. 产业转型,创意修复,大力推动采矿地区环境改善 29 2.3. 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礼佛牛首,寻梦江宁,打造南京都市圈外围旅游热点 21 2.3.1. 核心引领,带动周边,充分挖掘美丽乡村的旅游潜力 30 2.3.2. 交通串联,区域联动,构建特色旅游交通体系 34 2.3.3. 挖掘特色,彰显魅力,提升乡村旅游的竞争力 34 2.3.4. 完善配套,提升服务,积极延伸旅游产业链条 34 2.4. 现代农业振兴策略

10、规模增效,特色提质,巩固乡村地区发展产业基础 37 2.4.1. 因地制宜,规模整合,全面落实农业1115工程 37 2.4.2. 农业观光,特色加工,大力增加农业附加值 41 2.5. 聚落整合提升策略以点带面,考核推进,构建合理的大都市近郊聚落体系 43 2.5.1. 突出特色,差异发展,构建美丽乡村的核心示范 43 2.5.2. 服务均等,品质提升,全面改善乡村地区的落后面貌 47 2.6. 特色风貌营造策略显山露水,乡土风韵,避免城市化的景观侵蚀美丽乡村 48 2.6.1. 抓牢三点,差异发展,打造特色景观核心示范 48 2.6.2. 提亮一线,梳理两网,构建特色风貌基本框架 52 2

11、.6.3. 特色种植,分区塑造,丰富乡村景观独特体验 56 2.7. 综合交通改善策略完善路网,生态低碳,打造独具魅力的美丽乡村交通体系 58 2.7.1. 内通外联,快慢相宜,提升美丽乡村的交通可达性 58 2.7.2. 公共交通,鼓励慢行,打造绿色、低碳的美丽乡村公交体系 59 2.7.3. 精心选线,特色体验,打造旅游特色体验道路 59 2.8. 历史文化振兴策略寻本固源,发展创新,培育魅力乡村的持续活力 61 2.8.1. 深入挖掘,分级保护,留住本地历史文化之根 61 1 1 2 2 2 2 V PAGEPAGE 2.8.2. 创新传承,延续文脉,增强历史文化的生命力 63 2.9.

12、 用地布局规划 64 2.9.1. 总体思路 64 2.9.2. 总体原则 64 2.9.3. 土地利用规划 66 建设美丽乡村 第第3章章 行动行动规划规划篇篇 . 71 3.1. 行动计划 71 3.1.1. 近期行动项目库(至2013年底) 72 3.1.2. 中期行动项目库(至2015年底) 73 3.1.3. 远期行动项目库(至2017年底) 75 3.2. 考核体系及实施办法 76 3.2.1. 指标体系 76 3.2.2. 考核体系 77 3.2.3. 实施办法 77 3.3. 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办法 80 3.3.1. 工作组织 80 3.3.2. 投融资体系 80 3.3.3.

13、 运营系统 80 3.3.4. 营销模式 81 3.3.5. 政策支持 81 引导美丽乡村 第第4章章 标准与指引篇标准与指引篇 83 4.1. 旅游大道沿线景观设计指引 83 4.1.1. 规划理念 83 4.1.2. 规划策略 83 4.1.3. 旅游大道景观分区及指引 84 4.2. 美丽绿道建设指引 89 4.2.1. 绿道概念及基本构成 89 4.2.2. 建设目标 89 4.2.3. 美丽绿道类型 89 4.2.4. “美丽乡村”绿道选线依据 89 4.2.5. 规划建设指引 89 4.3. 村庄风貌指引与提升 91 4.3.1. 空间环境与景观 92 4.3.2. 建筑群体与单体

14、 97 4.4. 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 .100 附件附件 附件一:现状资源普查报告(另附) 附件二:美丽乡村考核评价体系指标解释和计分方法 附件三:美丽乡村五个专题(另附) 3 3 3 3 4 4 4 4 1 PAGEPAGE 2 PAGEPAGE 第第1 1章章 目标定位篇目标定位篇 1.1.1.1. 项目背景项目背景 国家美丽建设的战略要求国家美丽建设的战略要求 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形成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构想。并指明了进行生态建设的四个方面:优 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

15、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 度建设。 南京城市战略的要求南京城市战略的要求 南京市提出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城乡统筹是举措关键,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是战 略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 2011年10月,季建业参加市党代会分组讨论,审议市委工作报告和市纪委工作报告中指出:南京未来五年 发展,潜力、空间在区县,要通过加快实施跨江发展,大力推进城乡统筹,优化调整产业布局,提升新城新区 城市功能等举措,进一步增强区县发展活力,推动区县在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当好主阵地,争当排 头兵。 在国家与城市的战略要求下,南京市提出打造“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示范区的战略设想, 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建设内

16、容,本次规划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3年2月5日 全市农村工作暨美丽乡村建设大会通过了以下纲领性文件: 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132013- -20172017(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 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目标是,2013年,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十大行动计划,拉开江宁、浦口、六合、溧 水、高淳五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规划建设框架,以示范区为重点,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0个以上;郊 县所有镇街全面完成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到2015年,江宁、高淳2个示范区基本建成,累计创建市级“美丽乡 村示范村”100个以上。到2017年,浦口、六合、溧水3个示范区全部建成,累计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200个以上,基本建成都市美丽乡村、农民幸福家园。 报告提出十大建设内容,包括:土地综合整治行动、新市镇新社区建设行动、基础设施通达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