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商务局电商精准扶贫工作总结可借鉴性强

上传人:实*** 文档编号:61115069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5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商务局电商精准扶贫工作总结可借鉴性强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某商务局电商精准扶贫工作总结可借鉴性强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某商务局电商精准扶贫工作总结可借鉴性强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某商务局电商精准扶贫工作总结可借鉴性强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某商务局电商精准扶贫工作总结可借鉴性强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商务局电商精准扶贫工作总结可借鉴性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商务局电商精准扶贫工作总结可借鉴性强(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商务局电商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2018 年商贸流通领域的各项工作圆满收官。过去的一 年,市商务局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 遵循“大员上阵、专班推进、分片包保、全员参与”的工 作原则,坚持“扶产业先扶市场主体、扶村依托产业发展” 工作思路,圆满完成了市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市直有 关部门(单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 (荆扶组发【2018】6 号)中有关商贸流通产业扶贫的目标 任务。 2018 年年初,市商务局下发了荆州市商务局精准扶 贫工作行动方案(荆商办发【2018】1 号),以及与之配 套了荆州市商务系统 2018 年精准扶贫工作考核办法 (荆商办【2018】2

2、号),明确了商贸流通产业精准扶贫精 准脱贫工作目标。 电商扶贫的目标是:新增市场主体 305 家;开展精准就 业扶贫,免费在贫困村实施就业创业培训和有针对性指导 服务,培训电商人才 2000 人以上;实现贫困村网上开店基 本实现全覆盖;完善电商村级综合服务体系,建设贫困村 电商村级服务站 100 个;实现电子商务信息员贫困村全覆 盖;培养扶贫领头人 100 名;培育优品网货品牌 200 个。 流通产业扶贫目标:组织本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各类大 型展销活动不少于 12 次;开设农超对接网店 85 个;引 导有实力的国内商贸企业建设 3 家以上乡镇商贸中心,推 动大型商贸流通企业营销网络向农村延伸

3、。 2018 年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 作任务。 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 204.2 亿元,比去年同期 (130.13 亿元)增长 56.9%。相当于 2018 年全市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额 17.5%。全市电子商务行业实现就业已经达到 3 万人(不含电子商务服务业就业人数),约占全市商贸流 通业就业总数 4%。全市网商达到 6667 家,在各大平台,或 自建平台上开设店铺 1.38 万家,其中,贫困村电商主体开 设店铺 2100 多个。村级服务站达到 701 个(其中,扶贫村 电商服务站 211 个,占 30.1%)。扶贫村电子商务信息员 372 个,实现了贫困村全覆盖;培训贫困

4、村电商人才 2611 人,电商培训实现了贫困村全覆盖。培育网货品牌 3000 多 个,其中 10 个品牌被湖北省商务厅命名为“荆楚优品”, 有 3 个品牌被评为湖北好网货。2018 年,快递总量达到 1.1 亿件(不含大件走物流和本地中转数据),同比增幅达 到 31.7%,快递业务年居全省第二位。2018 年,为拓宽荆 州农产品销售渠道,组织两湖绿谷对接贫困村开展农业订 单种植,牵头组织本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中国(武汉) 食品博览会、2018 中国国际(义乌)电子商务博览会、中 国(武汉)电子商务博览会、上海农产品展销博览会、 2018 鄂港澳粤经贸合作洽谈会、2018 湖北农产品产销对接 (

5、农商互联)片区行等产销对接活动,共签约 8600 万元。 开设农超对接网点 86 个。 2018 年,我局围绕“真扶贫,扶真贫”原则,结合贫困 产生原因,精准施策,从商贸流通产业扶贫和驻村工作队 扶贫发力,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产业扶贫成效显著 1、倚靠电商平台扶贫。近年来,我市先后引进阿里系、 京东、赶街网、淘实惠等国内大型电商平台与贫困乡镇开 展市场对接资源合作取得了较好效果。“农村淘宝”项目 作为落实市领导与阿里巴巴集团高层达成的合作意向重要 项目之一,全市已有洪湖市、石首市、公安县、江陵县、 荆州区和监利县先后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农村淘宝合作协 议。共设立县级服务中心 6 个,乡(镇

6、)服务中心 81 个, 村级服务店 412 个,其中洪湖市 84 个、石首市 82 个、公 安县 99 个、江陵县 48 个、荆州区 43 个、监利县 56 个。 实践证明,农村淘宝项目是一个“扶贫”项目,412 个村淘 合伙人中,123 人为家庭生活相对贫困人员,占总数 29.9%。公安县潺陵村淘在线2018 年 6 月淘宝村级服 务站运营情况通报显示:全县 99 个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 淘帮手 128 个,16 月,累计订单 177800 笔,累计成交 2189.97 万元。订单数在全省已建农村淘宝服务站的 29 个 县(市)中,成交额排名第四位。 2、依托龙头企业扶贫。截至目前,电子商务

7、主体企业已 经超过 6667 个,在阿里巴巴、天猫、京东、淘宝、唯品会、 亚马逊等各大电商平台,或自建平台上开设的活跃店铺达 到 1.38 万个。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已经达到 661 家。很多企 业都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号召加入了扶贫的行列。湖北 省源动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今年来,积极主动联系贫困 村,结合企业实际对接相关贫困人口,通过引导和自愿相 结合,贫困人口持续增收能力大大提升。截至目前,湖北 省源动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通过扶贫先扶志、就业扶贫、 特色收购、经济价值较高的特色产品种养、跟踪辅导等方 式使 4 个贫困村的 23 个家庭摆脱了贫困。 3、开展创业就业扶贫。以人才培训为抓手,实现了电

8、商 “双创”与产业扶贫良好对接。截至目前,我局主办,市 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中心承办,先后与市妇联、市扶贫 办联合开展了的电子商务知识培训,培训总人数达到 12004 人,其中,贫困人口参加培训 2461 人。帮助贫困户和贫困 人口开设网店,新增此类电子商务新兴市场主体 300 多个。 贫困人口电商创业就业人数达到 2217 人。许多贫困家庭和 贫困人口通过电商创业就业有了稳定的收入,基本实现了 电商脱贫。据不完全统计,我市今年通过电商创业就业脱 贫人数超过 2000 人。松滋市洈水镇农民梅华,依托洈水特 有的生态水产品资源,加工荆州特产鱼糕,通过淘宝 开展网上销售,生意十分火爆,2018 年

9、销售额超过 300 万 元。洪湖市返乡农民工杨晶,在家乡创立洪湖市青泥巴食 品有限公司,创立“青泥巴”品牌,通过淘宝网、天猫等 电商平台销售洪湖莲藕、莲子、菱角等地方特产,年交易 达到 2000 万元以上,为众多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种养产品 打开了销路。 4、打造示范基地扶贫。鼓励有条件的县(市),通过整 合资源,打造电子商务示范基地,集中高效开展电商扶贫 工作。石首市 41 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中有 39 个建有电商服 务网点,2018 年通过打造“电商扶贫”板块,建立电商扶 贫示范基地,鼓励建档立卡贫困户开设网店 15 人,参加电 商知识和技术培训 119 人,通过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免费为 农户销

10、售柚子、湘莲、土鸡、土鸡蛋等农副产品促进贫困 户增收,全市“电商扶贫”受益贫困家庭已达 100 余户, 直接增收 30 余万元。石首市团山寺镇曹家场村服务站站长 许德红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除了代购、收发快递和便民服 务外,还在运营自己淘宝店铺、微店,帮助村民销售湘莲、 柚子等农副产品,已累计完成网络销售额达到 50 万元,月 收入突破 2000 余元。 5、开展消费扶贫。为加快乡镇商贸中心建设进程,支持 乡镇发展连锁经营,重点链接贫困村和贫困户,我们引进 宜昌东方超市在 6 个县市区建设 10 家以上乡镇商贸中心, 推动大型商贸流通企业营销网络向农村地区,特别是向相 对贫困地区延伸,大力发展连锁

11、经营、集中配送等现代流 通方式,搭建城乡流通网络。目前已在公安县、松滋市建 立商贸中心 5 家,辐射 5 个乡镇。 6、拓展农产品市场扶贫。2018 年,市商务局积极推进 农超对接,促进农产品上行,组织城区大中型商贸企业与 贫困村开展农村对接行动,召开农产品对接会 3 次,与 50 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负责人参加 了农副产品促销对接会,现场签订采购意向和合作协议金 额 2300 多万元。 7、完善流通设施扶贫。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开展农产品集 配中心建设,做好直供直销工作。两湖绿谷物流有限公司 积极开展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建设,计划在周边 18 个县市 区,建设 18 个农产品集

12、配网点,每个网点均建设冷库(或 制冷车间)、交易大棚、分拣加工车间和农资农机服务中 心等设施。目前,已在荆州区、江陵县、公安县有关乡镇 和贫困村建设 6 个集配中心,有效提高了农产品产销率, 加快了农村产业脱贫和农户致富。 (二)驻村扶贫富有成果 麻豪口郑周场村有 17 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 5020 亩, 其中,水田 3500 亩,旱田 1520 亩,农户 516 户,人口 2027 人,劳动力 1159 人,现在在家务农的只有不到 400 人, 其余都在外地打工。有留守儿童 418 人,留守老人 461 人。 村里以虾稻连作、优质稻、养鸡养鸭、桃树栽培为主导产 业。2016 年全村贫困户

13、60 户,贫困人口 209 人,其中,一 般贫困户 25 户、低保贫困户 35 户。致贫原因绝大多数都 是因为重病和残疾。截止 2016 年底,已有 45 户脱贫,其 中 2016 年脱贫 22 户、62 人。目前周场村已经与紧邻的沙 场村合并。 为了切实做好扶贫攻坚工作,市商务局一改过去送钱送 物的单一扶贫方式,因地制宜地通过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 体的发展来带动产业扶贫。2018 年上半年,工作队在组织 爱心企业捐资 15 万元支持周场村扶贫工作的基础上,又组 织“两湖绿谷”、“小胡鸭”、“大润发”、“公安县双 港”、“海瑞”等大型企业到周场村实地考擦,为周场村 的产业发展把脉,与周场村的养虾

14、合作社、养鸡养鸭合作 社、虎东红桃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接商务洽谈合 作,从而解除了各合作社对于产品销路的后顾之忧,进一 步促进了周场村的“虾稻连作”、“养鸡养鸭”、“红桃 养殖”等产业的发展。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都多次到周 场村开展商贸流通服务产业调研。 (三)加强宣传信息工作。2018 年我局投入 15 万元与 荆州电视台合作开展电子商务发展宣传报道工作。除正常 开展电商推进、产业扶贫、电子商务进农村、跨境电商等 工作报道外,先后到石首市、监利县对农村电子商务工作 进行专题报道。2018 年我局“电商人才培训实现全市 371 个贫困村全覆盖”,作为今年出彩工作在荆州日报、荆州 晚报新闻

15、栏目报道。全系统产业扶贫工作,在各大媒体、 自媒体发布各类信息 600 多篇。及时向市扶贫办等上级部 门报送报表信息。 商贸流通产业扶贫之路并不平坦,依然存在很多瓶颈制约。 一是电商扶贫缺乏人才。调查发现,贫困村电商企业运营、 推广、设计、美工、策划、客服、售后等各个岗位、高中 低各个层次,都有较大的人才缺口。 主要原因:一是农村 受交通出行、学习培训等因素影响,对于目前集中于城市 的电子商务人才缺乏吸引力;二是电子商务平台促销活动 较多,类似于“双十一”、“双十二”、“情人节”等时 间节点用工特别集中,有的是平时的 35 倍,临时招人十 分困难。二是电商扶贫服务滞后。电子商务高效运转,离 不

16、开信息网络、物流快递、产品研发、人才培训、产业园 区、政务服务等电子商务服务协同支持。现阶段的农村, 特别是贫困村普遍面临问题是电子商务服务供给远不能满 足需求,主要体现在服务费用高、服务效率低、服务缺位 等方面。 电子商务应用的发展速度,一般都快于电子商务 服务,并且,随着企业和消费者应用电子商务的规模快速 增长,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快速涌现,不断对电子 商务服务商提出新的挑战。三是由前两个问题派生出来的 问题是新生市场主体成长难。新生市场主体成应用好电子 商务,必须建立一个团队,一个完整的电商团队有 7 个角 色,在现阶段想一次性将总监、运营、推广、客服、视觉 (美工、摄影、修图)等角色物色齐全实属不易,有的企 业因此就会偃旗息鼓。特别是“创业”的角色,如果没有 人才与服务,创业者将望而却步,即使起步了成长也是难 上加难。四是周场村基础设施较为落后。虽然每天有 8 趟 中巴车在村内通过,但仅有这 5 公里多是硬化路面,其余 都是泥土路,一遇雨天,出行非常困难。由此导致其农产 品销售不足。产销方面,受制于人,村里产鸡、产鸭、产 猪、产虾、产桃,但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