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教材解读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61114498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律启蒙》教材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声律启蒙》教材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声律启蒙》教材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声律启蒙》教材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声律启蒙》教材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声律启蒙》教材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律启蒙》教材解读(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声律启蒙教学构建与检测说明,上饶县中小学国学教学“薪火”工作室 上饶县教研室 胡玉恒 二0一二年六月二十日,一、教材简析 (一)声律启蒙的教材功能 1、学习声韵格律 2、了解应对规则 3、学会诵读方法 4、奠基诗词底蕴 5、尝试实践运用,(二)编写体例 1、采用按韵分编,择韵串联成文 声律启蒙按平水韵30个韵目分编,分上下卷,每卷有15个韵目。 上卷:“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卷: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作者根据平水韵目表,选择相应的韵

2、脚以对词、诗文、对句的形式编写而成的韵文。,(如:一东,平水韵部表的第一个韵目是“ongng”韵,韵目是以第一个韵脚命名的,东是这韵目的第一个字,所以称为“一东”。在平水韵表中一东的韵目共收录了74个韵脚:东同铜桐筒童僮瞳中衷忠虫终戎崇嵩弓躬宫融雄熊穹穷冯风枫丰充隆空公功工攻蒙笼聋珑洪红鸿虹丛翁聪通蓬烘潼胧砻峒螽梦讧冻忡酆恫总侗窿懵庞种盅芎倥艨绒葱匆骢。 声律启蒙“一东”的韵文选择了这一韵目其中东铜童弓宫穷风空虹红翁通12个韵脚,串联成对词或对句。,2、行文注重平仄,音韵相谐和美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

3、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3、由简至繁铺陈,循环往复重现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

4、鱼戏芰荷风。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4、内容包罗万象,善于涉典用故 在内容选材上,声律启蒙对词、对句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但是对词与对句之间在意义上没有内在的联系。如: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声律启蒙的许多对句中含有大量的典故,采用了叙事、抒情、咏史、议论的手法,精辟而凝练地表达出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态度的看法。对句中巧妙运用典故,使得对句具有历史的厚重感,更富哲理,发人深省,耐人寻味。因此,理解对句时,必须对文中涉及的典故有所了解,才能让学生理解过

5、程做到晓其事,察其情,悟其理。,5、运用由简入繁,循环往复形式 在对句结构上,采用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字)十一字对,形成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由于对词或对句前后押韵,平仄有序,声韵协调,读起来,琅琅上口。 每一篇韵文有三节,结构与节奏相同。 如课文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6、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二、目标设置 (一)以感知、发现、领悟“三美”为核心。 “三美”:音韵美、形式美、意境美 声律启蒙的对词与对句节奏明快,整齐规范。如:花开红锦绣,水漾碧琉璃。 去妇因探邻舍枣,出妻为种后园葵。 笛韵和谐,仙管恰从云里降; 橹声咿轧,渔舟正向雪中移。 上下两联字数相等,句式相应,词性相同,平仄相谐,内容相衬。声律严格、上联必须仄声结尾,下联必须平声结尾。在诵读

7、中给我们呈现出“三美”即音韵美、形式美、意境美:,(二)在诵读中传承,在运用中弘扬 只有弘扬诗文联语的美,才能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根据我们传承传统文化,弘扬国学经典的教育宗旨,结合声律启蒙的教材特点,如何在课程实施中引领学生去感受对词与对句的音韵美、形式美、意境美,是我们声律启蒙的教育目标。因此,在课程实施中,坚持以读为主线,读思悟练融合,构建识韵、会意、品境、习法的教学板块,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诗文,在读中发现规律,在读中感受音韵,读中外化美感,读中放飞联想,在读中实现文化的传承。有了充分的读,才会有写。这里的写是仿写对联,仿写是一种运用,没有运用就没有传统文化的弘扬。,(三)目标表述例举: 1

8、、引导学生初读联语,感受联语音韵的流畅,运用找韵脚的方法,看看联语中有哪些韵脚,出现在联语中的什么位置,从而初步体会韵在联中的运用。运用对比法读不归韵的联,感受韵在联中音韵美。 2、自读译解,再读联语,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会意。根据联中的典故,借助小故事,巧妙穿插,引导学生感受联语的内涵。 3、选择其中的一两幅联,借助音乐渲染,创设意境,引导学生读联联想,教师巧妙点评,引导学生体会对联的意境之美。 4、分析联的特点,归纳方法。根据联的意境,结合生活,创设应对情境,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课内到课外的思路,引导学生作对。教师在评析中加之引导,促进学生学以致用。,三、策略构建 (一)课堂板块组合 1、一条

9、主线:以读为主线。 2、“四化”策略:诵读化、情境化、故事化、生活化教学策略, 3、四个板块:识韵、会意、品境、习法 4、五个环节:智慧导入、读联识韵、诵联会意、品联悟境、仿联拟对。 各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形成有体系的课堂教学。 (二)注重点滴渗透 平仄对仗押韵诵读,二、环节实施策略 1、智慧导入 主题导入法: (二冬)导入课例:以“音美、形美、境美”为主题,紧扣主题,激趣导入 语言之美,美在音韵,美在文采,美在意境。声律启蒙的每一课都洋溢音韵、文采与意境的美,尤其是联中的韵脚像是一根闪亮的丝线串联起一段朗朗上口的诗韵,今天,我们就从“冬”韵出发,去感受这诗文、联语给我们带来古典而优雅的语

10、言艺术之美。,趣联激趣法: 以趣味对联故事以载体,巧转话锋,相机导入课文。 五 微,导入课例 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卖柴童妙对进家塾 明朝时,江苏省吴县,出了一位“神童”,姓施名盘。施盘家里很穷,上不起学,他五岁开始,就上山砍柴、割草卖钱!同时,利用时间,偷偷地,向村里的一位老秀才,学习认字、读书、吟诗、作对。施盘九岁那年,他进城卖柴,路过一家私塾,听著里面传出来的朗朗书声,他好想进私塾当一名学生。恰好此时,私塾的主人张都宪坐轿

11、回家,发现了小施盘,张都宪问他,站在这里干什么,小施盘嗫嚅地,说出了自己想进私塾读书的愿望。张合宪一听,哈哈大笑说:“穷小子也想进我家私塾念书,也不想想自己的身份。”经不住小施盘再三恳求,张都宪这才说:“这样吧,我出一上联,只要你能对上,我可以破例让私塾老师收你。”张合宪出的上联是: 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这上联连用四个“弓”字,两个“月”、“弦”字。张都宪认为这下子,一定难倒这个卖柴童。没想到,小施盘听了上联,沉思片刻,随口而出: 朝霞似锦,暮霞似锦,东川锦,西川锦。 张都宪一听,施盘对出的下联,连用四个“锦”字,两个“霞”、“川”字,而且用“朝”、“暮”对“新”、“残”,用

12、“东”、“西”对“上”、“下”,十分工整,更有一种意境的美。非常激动,顿时萌生爱才之心,满口答应施盘的要求,还不收施盘的学费,让他做自己孩子的陪读。后来,施盘参加科考成为明朝正统年间苏州的第一位状元。 可见对联中有意境,有智慧,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声律启蒙五微这一课,去感受包含在对联中音韵、意境与智慧。,典故引路法: 十灰导入课例 十 灰 增对损,闭对开,碧草对苍苔。书签对笔架,两曜对三台。 周召虎,宋桓魋,阆苑对蓬莱。薰风生殿阁,皓月照楼台。 却马汉文思罢献,吞蝗唐太冀移灾。照耀八荒,赫赫丽天秋日;震惊百里,轰轰出地春雷。 从文中典故入手,引出文中联语,激励学生学习课文。,西汉文帝刘恒的刘恒

13、登基为帝后,薄氏卧病三年,刘恒不顾自己帝王的身份,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亲自侍奉母亲。母亲所服的汤药,他总要亲口尝过后,冷热相宜才放心让母亲服用。弟子规 以“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称颂汉文帝的美德。在汉书记载中,有人给汉文帝献上千里马,文帝想通过此事堵住官员向上级献礼的恶习,下诏退回不收。后人为了纪念他廉洁自律的风范,撰写了一幅上联“却马汉文思罢献”,这幅上联还有一幅下联说的又是谁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声律启蒙十灰这篇韵文。先读读全文,把字音读准,看看下联是哪一句找出来。引出“吞蝗唐太冀移灾”后,指导学生读“却马汉文思罢献,吞蝗唐太冀移灾。”然后辐射向第一节韵文。点明下联的典故内

14、容。,音乐渲染法: 以古典筝曲的起伏、音韵、意境为切入点为导入,巧妙转入对声律启蒙韵文。 十一真导入课例 邪对正,假对真,獬豸对麒麟。韩卢对苏雁,陆橘对庄椿。 韩五鬼,李三人,北魏对西秦。蝉鸣哀暮夏,莺啭怨残春。 野烧焰腾红烁烁,溪流波皱碧粼粼。行无踪,居无庐,颂成酒德;动有时,藏有节,论著钱神,导语 古曲之美,美在音色,美在气韵。随机播放渔舟唱晚,教师相机解说: 轻缓时,如小桥流水,似丝雨飞花,声声入微。 悠扬时,如高山飞瀑,似秦腔大韵,荡气回肠。 婉转时,如腾翻泉涌,似滚波鼓浪;珠落玉盘。 听其音,辨其韵,似离似去。古曲之美,美在音色,美在气韵。 音韵之美不单单只属于筝曲,声律启蒙的韵文同

15、样有着其特有的声律、音韵、意境的美,这节课,我们将以诵读十一真的韵文中开启韵文音、形、意之美。,诗词导入法: 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以它独特的美,带给我们声韵之美,意境之美。找找这首诗中有几个对句。让学生读读,然后话锋一转,如果说古诗是文化孕育的河蚌,穿越千年而灿烂,那么,古诗中对句就是这枚河蚌里的珍珠,跨越千年而璀璨。不信,我们就去声律启蒙的对词与联语中去感受,看看对句给我们呈现出怎样的美。,赏联切入法: 选择文中的一幅意境清新优美的对联,从引导欣赏开始入手。

16、诗文有意,意中有境。意在文中,境在画中。不信,我们读读“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随着音乐,带上你的想像,再读这一句,一句诗文,却引发出我们对春景与秋夜的联想,春阳正暖,芳香入院。一把藤椅,一杯清茶,满目春风,花正艳,蝶轻舞,春更浓。秋凉如水,菊花正黄,蟋蟀轻吟,秋蝉浅唱,如歌如诉,秋韵正,意犹酣。愿将生平付田园,一山诗画注心头。可见诗文有画有境有性。今天就让我们在朗朗的诵读中放飞联想,感受联语中的美。,2、读联识韵 A、逐步提高,层层落实 一读重正音 二读抓节奏 三读知轻重 四读晓延连 少讲多读,读联识韵 遵循一读正字音、二、读出节奏、三读知轻重、四读晓延连等环节层层深入。 节奏与轻重:点上深入,以点带面:读准一句带动一节,读活一节托起二、三两节。,B、点上深入,辐射全篇 四 支 茶对酒,赋对诗1,燕子对莺儿。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2。 四目颉,一足夔3,鸲鹆对鹭鸶4。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蘼5。 几阵秋风能应候6,一犁春雨甚知时。智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