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市初中物理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114472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上海市初中物理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8年上海市初中物理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8年上海市初中物理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8年上海市初中物理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8年上海市初中物理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上海市初中物理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上海市初中物理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2018 年上海市初中物理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年上海市初中物理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 一、评价的性质、目的和对象一、评价的性质、目的和对象 上海市初中毕业物理统一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评价。 它的指导思想是有利 于落实“教考一致”的要求,切实减轻中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有利于引导初中学校深入实 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 长和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评价结果是初中毕业生综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 初中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评价对象为 2018 年完成上海市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

2、 二二、评价评价标准标准 (一一)能力目标能力目标 依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试行稿) (2004 年 10 月版)规定 的初中(八至九年级)物理课程目标,确定以下能力目标。 1物理基础知识物理基础知识 1.1 知道简单物理现象和基本物理事实。 1.2 理解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 1.3 知道生活、生产中常见的物理知识。 1.4 知道物理学的基本思想,理解基本物理科学方法。 2物理基本技能物理基本技能 2.1 能正确使用测量工具。 2.2 能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选择器材、确定操作步骤和处理实验数据。 2.3 能根据初中物理典型作图的依据,执行作图基本步骤完成作图。 3物理综合能

3、力物理综合能力 3.1 能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决问题。 3.2 能针对给定的任务,设计和评价探究方案,并得出初步的结论。 3.3 能从指定的材料中获取信息,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和交流。 (二二)内容内容要求要求 依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试行稿) (2004 年 10 月版)规定 的初中(八至九年级)物理基础型课程的内容与要求。 2 基础型基础型课程课程的内容的内容主题主题 一级主题 主题一 物质 主题二 机械运动 主题三 电磁运动 主题四 能量 主题一主题一 物质物质 二级主题 学习内容 学习水平 密度 1.1.1 质量 A 1.1.2 密度 C 分子 原子 1.2.1

4、 分子 原子 A 1.2.2 分子动理论 A 宇宙 1.3.1 太阳系 A 学生实验 1.4.1 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B 1.4.2 测定物质的密度 C 主题二主题二 机械运动机械运动 二级主题 学习内容 学习水平 力 2.1.1 力 力的图示 B 2.1.2 力的测量 B 2.1.3 重力 B 2.1.4 摩擦力 A 2.1.5 合力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B 2.1.6 二力平衡的条件 B 简单机械 2.2.1 杠杆 杠杆平衡的条件 B 2.2.2 滑轮 B 压强 2.3.1 压力 B 2.3.2 压强 C 2.3.3 液体内部的压强 B 2.3.4 连通器 A 2.3.5 大气压强

5、 A 浮力 2.4.1 浮力 A 2.4.2 阿基米德原理 B 3 二级主题 学习内容 学习水平 声音 2.5.1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A 2.5.2 乐音 噪声 A 匀速直线运动 2.6.1 机械运动 参照物 A 2.6.2 匀速直线运动 A 2.6.3 路程时间图像 速度 B 惯性 2.7.1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B 学生实验 2.8.1 用弹簧测力计测力 B 2.8.2 用 DIS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B 2.8.3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B 2.8.4 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B 2.8.5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B 主题三主题三 电磁运动电磁运动 二级主题 学习内容 学习水平 简单

6、电路 3.1.1 电流 电流表 B 3.1.2 电压 电压表 B 3.1.3 电阻 滑动变阻器 B 3.1.4 欧姆定律 C 3.1.5 串联电路及其简单应用 B 3.1.6 并联电路及其简单应用 B 简单电磁现象 3.2.1 磁场 磁感线 A 3.2.2 电流的磁场 右手螺旋定则 B 3.2.3 无线电波及无线电通信 A 光的传播 3.3.1 光的反射 B 3.3.2 平面镜成像 B 3.3.3 光的折射 A 3.3.4 透镜 A 3.3.5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简单应用 B 3.3.6 光的色散现象 A 学生实验 3.4.1 用电流表测电流 用电压表测电压 B 3.4.2 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

7、路中的电流 B 3.4.3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C 3.4.4 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 C 3.4.5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B 3.4.6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B 4 主题四主题四 能量能量 二级主题 学习内容 学习水平 机械能 4.1.1 功 功率 B 4.1.2 动能 势能 A 4.1.3 机械能 A 内能 4.2.1 温度 温标 B 4.2.2 热量 B 4.2.3 比热容 B 4.2.4 内能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A 4.2.5 热机 A 电能 4.3.1 电功 电能表 B 4.3.2 电功率 C 4.3.3 电能的获得与输送 A 能的转化与能量守 恒 4.4.1 动能与势能的相

8、互转化 A 4.4.2 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 A 4.4.3 能源 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A 学生实验 4.5.1 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 C 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试行稿) (2004 年 10 月版)对“知识与技能”维度中关 于现象、概念、规律的学习水平划分为 A、B、C、D 四个等级,对学生实验的学习水平划 分为 A、B、C 三个等级。 学习水平界定表学习水平界定表 维度 学习水平 含义 知 识 与 技 能 现象 概念 规律 A 知道 识别和记忆学习内容。是对知识的初步认识 B 理解 初步把握学习内容的由来、意义和主要特征。是对知识 一般认识 C 掌握 以某一学习内容为重点,联系其他相关内容,解

9、决简单 的物理问题。是对知识较深入的认识 D 应用 以某一学习内容为重点,综合其他相关内容,解决新情 境下的简单物理问题。是对知识较系统的认识 实验 A 初步 学会 根据实验目的,按照具体的实验步骤,正确使用给定的 器材,完成观察、测量等实验任务 5 维度 学习水平 含义 B 学会 根据实验目的,参照简要的实验步骤,合理选择实验器 材,独立完成观察、测量、验证和探究等实验任务,正 确处理实验数据 C 设计 根据学习的需要,确定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选择 或制作简易的实验器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和改进实验 方案 过程 与 方法 感受 感觉和接受相关的过程与方法。其他行为动词还有注 意、关注、感到

10、等 认识 认得和区别相关的过程与方法。其他行为动词还有经 历、描述、明白、表达等 运用 选择和采用相关的过程与方法。其他行为动词还有解 释、交流、发现等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体验 萌发和体会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他行为动词还 有感觉、感触、了解等 感悟 感知和领悟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他行为动词还 有领略、激发、懂得等 形成 树立和具有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他行为动词还 有区别、养成、建立、提高、增强等 三三、试卷结构、试卷结构及相关说明及相关说明 (一一)能力目标能力目标结构结构 理化试卷物理部分,能力目标分为物理基础知识、物理基本技能与物理综合能力,其中 物理基础知识约占

11、50%,物理基本技能与物理综合能力约占 50%。 (二二)知识内容结构知识内容结构 物理部分知识内容覆盖物质、机械运动、电磁运动和能量四大主题领域,其中力学约占 48%,光学与热学约占 17%,电磁学约占 35%。实验内容分布在以上各项中,约占总量的 20%。 (三三)题型题量结构题型题量结构 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理化试卷共八大题,其中一、二、三、四、五大题分别为 物理部分的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计算题和实验题。各题型的题量与分值如下表。 6 P N S Q F E 图 1 题型题量与分值题型题量与分值 题号 题型 题量 分值 一 选择题 8 题 16 分 二 填空题 78 题 202

12、6 分 三 作图题 23 题 69 分 四 计算题 34 题 2026 分 五 实验题 4 题 18 分 总计 2427 题 90 分 (四四)难度结构及难度结构及相关说明相关说明 1难度结构:试题的易、中、难比例约为 8:1:1。 2试卷总分:理化试卷满分 150 分,物理部分 90 分。 3考试时间:理化试卷的考试时间总共 100 分钟。 4考试形式:闭卷笔试,含试卷与答题纸,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 四四、题型、题型示例示例 题型示例仅用于说明考查的能力目标样式与题型的样式。 (一一)选择题选择题 【例 1】在原子中带负电的是 A质子 B电子 C中子 D原子核 【参考答案】B

13、 【能力目标】基础知识/知道简单物理现象和基本物理事实 【知识内容】物质/分子 原子/分子 原子 【难度系数】0.94 【例 2】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参考答案】C 【能力目标】基础知识/知道生活、生产中常见的物理知识 【知识内容】能量/内能/热机 【难度系数】0.96 【例 3】在图 1 所示的 E、F、P、Q 四点中,磁场最强的是 AE 点 BF 点 CP 点 DQ 点 【参考答案】A 7 (a) 图 3 甲 乙 16 6 1 2 3 5 12 8 4 4 0 s/米 t/秒 16 12 2 4 6 10 1

14、2 8 8 4 0 s/米 t/秒 (b) 【能力目标】基础知识/知道物理学的基本思想,理解基本物理科学方法 【知识内容】电磁运动/简单电磁现象/磁场 磁感线 【难度系数】0.84 【例 4】在图 2 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参考答案】B 【能力目标】基础知识/知道生活、生产中常见的物理知识 【知识内容】机械运动/简单机械/杠杆 杠杆平衡的条件 【难度系数】0.95 【例 5】某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厘米,若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离该透镜的距离大于 30 厘米,则物体离该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A3 厘米 B13 厘米 C23 厘米 D33 厘米 【参考答案】B 【能力目标】理解基本物理

15、概念和规律 【知识内容】电磁运动/光的传播/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简单应用 【难度系数】0.89 【例 6】甲车从M 点、乙车从N 点同时相向运动,它们的s-t 图像分别如图3(a) 、 (b) 所示。当甲、乙相遇时,乙距M点12米。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M、N间的距离为s, 则 Av甲v乙,s36 米 Bv甲v乙,s12 米 Cv甲v乙,s36 米 Dv甲v乙,s18 米 【参考答案】D 【能力目标】综合能力/能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决问题 【知识内容】机械运动/匀速直线运动/路程时间图像 速度 【难度系数】0.76 【例 7】在图 4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 键 S,当

16、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移动时,变小的是 A电压表 V 示数 B电压表 V 示数与电流表 A1示数的乘积 C电流表 A1示数 D电压表 V 示数与电流表 A 示数的乘积 R1 P A S V A1 图 4 R2 图 2 B镊子 C钢丝钳 D订书机 A起子 8 【参考答案】D 【能力目标】基础知识/理解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 【知识内容】电磁运动/简单电路/并联电路及其简单应用 【难度系数】0.88 【例 8】 如图 5 所示, 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 h。若 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原先对地 面的压强 p甲、p乙和压力 F甲、F乙的关系是 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 【参考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