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武冈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无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113691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武冈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南省武冈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湖南省武冈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湖南省武冈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湖南省武冈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武冈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武冈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无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冈二中2018年下学期高二年级中考地理试题(理)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0分)下图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曲线标注的序号与文字说明对应正确的是 ( )甲城市人口比重 乙 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丙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丁第一产业产值比重A、甲、乙 B、丙、丁 C、乙、丁 D、-甲、丙2、图示曲线反映了 ( )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增长的速度最快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1990年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产值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A、 B、 C、 D、 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新

2、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如下图)。读图,完成34题。3、(区域的范围)以下省区全部属于远西部地带的是 ( )A、新疆、青海、甘肃、宁夏B、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C、新疆、西藏、云南、甘肃D、西藏、内蒙古、甘肃、宁夏4、(区域的特征)该图能正确表达的区域特征是 (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B、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C、区域具有层次性D、区域的边界是不明确的读下图,回答56题。5、图中A区域是世界著名的新兴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相比,该新兴工业区的特点是 ( )A、资本集中程度高,主要行业往往包括数百个中小企业B、工业大多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C、生产过程较为集中,自动化程度高D、工

3、业以机械制造、石油加工和微电子工业为主6、下列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域属于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B该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C该区域科技水平高,以IT产业为主D该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对外联系便捷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回答78题。7、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A、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B、甲区域降水较少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D、甲区域高温多雨8、符合乙区域土地特点的是 ( )A、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下图示意我

4、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911题。9、图中四条曲线中,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A、 B、C、 D、10、下列地区中,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地带的是 ( )东北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西南地区A、 B、C、 D、11、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线工程从杭州取水,沿京杭大运河输水到北京B、南水北调工程全部完工后,长江水的大部分都将调往北方地区C、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取水,水位较高可自流输水D、西线调水路线最短,工程量最小,是最经济有效的调水方案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

5、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12.“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 ) 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13、“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右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14、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15、下列关于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

6、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 C、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黄河平均每年8亿吨泥沙淤积,在造成下游河床抬高、过河能力下降的同时,在河口三角洲“塑造”了大量湿地。近50年来,平均每年造地4万亩,使黄河口成为我国新增湿地最快的地区,但近年来湿地增长速度减缓。结合下图,回答1618题。16、关于上面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黄河的年输沙总量和年径流总量的相关性不是很大 B、黄河的年径流总量最大值和年输沙总量最大值出现的年份相同C、口门外5 km内平均水深一定时,新增湿地面积和年人海泥

7、沙量呈负相关关系 D、口门外5 km内平均水深3m时,5亿6亿吨人海泥沙将“塑造”1020 km2湿地17、黄河口湿地形成的原因是 ( )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B、渤海海区不断下沉 C、海水的堆积作用 D、河流的沉积作用18、近年来,黄河口湿地增长趋缓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 A、渤海区下沉速度增快 B、小浪底枢纽工程蓄水拦沙 C、黄河下游段取水量增加 D、中游生态有所恢复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解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动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1920题。19、关于图中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

8、部递减 B、我国东南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矿产资源丰富 C、乙地区区位指数小于10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较恶劣 D、丙地区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交通落后20、甲地区区位指数大于40,其优势主要表现在 交通便利 资源、能源丰富老工业基地基础好 科技水平高 A、 B、 C、 D、兰郑长管道起于甘肃省兰州市,止于湖南省长沙市,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湖南5省67个县、市。该工程是国家实施西油东送、北油南调战略工程的具体体现。读兰郑长输油管线示意图,完成2122题。21、兰郑长管道跨越的地形区包括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内蒙古高原22、在沿途的配套油库中,中石油

9、投资3.6亿元打造的郑州油库扩建工程,在河南7个油库中容量最大,扩建郑州油库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理位置优越 B交通便捷C市场需求量大 D运营成本低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20世纪80年代,该地区出现众多风蚀坑,坑边发育有植被覆盖的沙丘,研究发现该地区风蚀坑规模扩大、沙丘高度不断增加。2000年以后,浑善达克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下图示意某风蚀坑及坑边沙丘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2325题。23、根据风蚀坑的形态,推测该地盛行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北风24、图中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 A、风速快 B、植被多 C、坡度缓 D、降水多25、为防止风

10、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 营造常绿阔叶林风蚀坑内设置沙障控制越野自驾游大面积种植农作物 A B C D 人工生态浮岛是人工设计建造、漂浮于水面上、供动植物和微生物繁衍栖息的生态设施,它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学原理,降解水中的COD、氮和磷。它主要以塑料泡沫等材料为附着物,其上种植水生植物(或陆生植物),根系深入水中,如下图。据此完成2627题。26、下列能体现人工生态浮岛生态环境作用的是为鱼类提供生活繁殖场所根系吸附悬浮物质,改善水质富集的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生产农产品,提高经济效益A、 B、 C、 D、27、人工生态浮岛能抑制水中藻类过度生长,其原因是 浮岛生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

11、质浮岛占据了藻类的生存空间 浮岛微生物吃掉藻类浮岛遮蔽阳光 A、 B、 C、 D、28、我国下列土地荒漠化类型与发生地区搭配正确的是A、红色荒漠化青藏高原B、石质荒漠化云贵高原C、次生盐渍化南方低山丘陵D、土地沙漠化东北平原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云南的大山包、拉市海、纳帕海和碧塔海(如下图)是我国新增的4处重要湿地。20世纪80年代初,纳帕海周围山上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殆尽,为开垦田地、扩大牧地,人们设法排干湖水,降低水位,致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当年勘察人员仅调查到残存的100余亩沼泽地

12、、数十只黑颈鹤。读下图,回答2930题。29、与图中4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 ) 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B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 C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 D-都濒临长江,常因长江洪水泛滥而积水30、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是( ) A、修筑梯田,种植作物,解决贫困山区的粮食问题 B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 C、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 D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二、综合题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西藏年平均水资源总量达4点39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0倍,是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省区。西藏的天然饮用水近年来风生水起,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瞩目。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西藏第一瓶矿泉水在拉萨问世,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西藏已经逐渐形成了以拉萨、日喀则等地为主的矿泉水生产格局,矿泉水生产厂家已发展到几十家,并培育了“5100”“珠峰冰川”“圣地”“神水”“卓玛泉”等饮用水品牌。藏水北调属于“南水北调”的大西线工程。工程的调水量约400亿立方米,是中线工程调水量的4倍,采用明渠输水。下图为“藏水北调”线路示意图。(1)分析西藏发展天然饮用水产业的优势条件。(2)评价“藏水北调”的条件。-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