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113668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科试卷答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百年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离不开对西方美学的借鉴,但这种借鉴乃是一个首先“学西”、继而“化西”的创造性现代转化的过程,某种意义上也是中西互鉴的特殊形态,从而达到中西美学不同程度的创新融合。中国现代美学主要奠基人之一的王国维,早在20世纪初,在译介叔本华悲观主义意志

2、论哲学著述的基础上,撰写了迥异于传统思想的红楼梦评论;借鉴康德美学“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说,首次提出“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的重要主张,并建构起具有中国传统特质的“古雅”说;借鉴德国古典美学诸家,对中国古典美学尤其是先秦道家美学思想作了深刻反思,自觉把二者加以融会贯通,写出了人间词话这一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创建了以“境界”为核心范畴、意蕴丰厚的创新美学体系,对传统的“意境”说作出了具有现代性的创造性开拓。王国维之所以在融通中西上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与他具有超越中西学术二元对立的现代视野有密切关系。他主张“学无中西”,批评持中学、西学二分的“俗说”,“虑西学之盛之妨中学,与虑中学之盛之妨西

3、学者,均不根之说也”,认为“余谓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助。且居今日之世,讲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这样一种关于中西学术互助、互动、互促、互鉴的精彩之论,至今仍不失其高远眼光和宏大气度。另一位中国现代美学的主要奠基人蔡元培,在国内最早全面介绍了康德的美学思想,对康德关于审美四契机说,运用儒家思想作了“超脱”“普遍”“有则”“必然”的创造性阐述;从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出发,借鉴康德有关思想并加以吸收融化,同时借鉴席勒的美育理论,强调“涵养德性,则莫若提倡美育”,进而提出了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美育代宗教”说。还有梁启超

4、,前期以启蒙为宗旨,强调文艺改造人心的社会功能,提出了诗、文、小说的三界革命论,目的在“新民立人”或曰“移人”;后来借鉴西方哲学智、情、意三分理论,用儒家思想加以化用,提出以“情感教育”“趣味教育”为中心、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趣味主义”美学主张,在上世纪20年代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中“趣味教育”一词,乃是直接借鉴、改造了西方的提法。其后,中国现代美学大师朱光潜进行自觉的中西比较和互鉴,达到了对西方美学有选择、有针对性的消化、吸收和融通。这种中国古代美学“化西”式地现代转化并非个例,在一个世纪以来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他们都为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作出了重要贡献。尽管他们中

5、有人提出“以西释中”的口号,表面上抬高了西学,但他们所作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实际上超越了“以西释中”,达到了中西互鉴互融的高度。总之,以文明交流互鉴的视域回顾百年中国美学现代建构的历程可以发现,虽然这个时期我们的主动借鉴占主导,但实质上这是特定时代条件下中西文明互鉴的一种特殊形式。(摘编自朱立元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国维写出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人间词话,创建了创新美学体系,是因为他借鉴了德国古典美学各家的思想。B“美育代宗教”说继承了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同时也吸收、融化了康德的有关思想,并借鉴了席勒的美育理论。C

6、“趣味主义”美学主张以“情感教育”“趣味教育”为中心,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和形式,它改造了西方的理论。D朱光潜之前的一些中国美学家,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他们还没达到对西方美学有选择、有针对性的消化、吸收和融通。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以较多文字介绍了王国维美学思想的贡献,突出肯定他所具有的超越中西学术二元对立的现代视野。B文章以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等美学大家为例,阐述了中国现代美学对西方美学的借鉴和超越的进程。C文章指出中国美学对西方美学的借鉴是一个“学西”“化西”的创造性现代转化的过程,其中主动借鉴占主导。D对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的

7、话题,文章先提出观点,后运用举例等方法进行论证,最后总结。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国维与蔡元培都借鉴了康德的学说,并结合本国传统思想,各自提出有创造性的学说主张。B蔡元培、梁启超在建构自己的美学思想时,都做到了既借鉴西方美学思想,也吸收中国儒家思想。C“以西释中”是西学为贵思想的外化,中国古代美学的现代转化表明“西学”较之“中学”更具包容性。D如果固执坚持中学、西学二分的狭隘观念,一味“学西”,而不知中西互鉴互融,就不可能有中西美学的创新融合。(二)文学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5题。(9分)一天与一年 侯发山正月初六一大早,土豆和槐花便悄悄起床了

8、,待一切收拾停当,天还不是十分的透亮,看了看熟睡中的女儿甜甜,槐花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叫醒给她说一声?”土豆没接话茬,背上行李就走。槐花见状,不舍地看了甜甜一眼,转身跟了出去。等走出院门,槐花看着土豆的后背,一边走一边说:“甜甜都六岁了,懂事了,咋着也得给她说一声。”“她哭死哭活,走得了?”土豆头也没回,没好气地说。槐花不吭声了。也是,每年他们出门,甜甜都要死死缠着槐花的腿,哭得稀里哗啦。土豆说:“今年过年不回来,明年才回来。”槐花还是不吭声。土豆说:“一年时间太短一来一回光车票就得三千多,如果不回来,省下车票不说,还能多挣几百。”土豆说得倒是实情,他们村里的福全,三年都没回来了。跟家里人联系

9、,都是通过电话。去年福全的手机上了网,通过村长的微信给老爹老娘拜了年呢。村长说,当时老两口都激动得哭了。土豆和槐花走到村口,三轮车还没来。土豆随口问槐花:“东西都带齐了没?身份证也带了吗?”槐花闻听,摸了摸口袋,说了声,“糟了,身份证没带”,然后撒腿往家跑。“回来!”土豆叫道。槐花停下脚步,扭头看了看土豆。“你瞧着行李。”土豆说罢,像头受惊的骡子,尥蹶子似的沿着来时的路跑走了。土豆跑到家,已是汗水淋漓,呼吸不匀。这时,老娘已经起床了,正在刷洗碗筷。老娘问道:“咋又回来了?”“身份证忘带了。”土豆说着,便翻箱子倒柜子地找开了。怕惊醒甜甜,也是消没声息的。折腾来折腾去,也没找到。土豆给槐花打手机,

10、让她赶快滚回来。槐花回到家,直奔床头的箱子。土豆瞪了槐花一眼:“我都翻几遍了,影儿也没有。”“我记得回来就放那里了。”槐花小声说着,把手伸了回来,却又没地方放,一会儿拉衣袖,一会儿拽拽围巾。这时候,甜甜已经醒了,躺在被窝里瞪大眼睛,眼珠子滚过来滚过去。看到甜甜安静的样子,土豆想起什么似的,问甜甜:“身份证是不是你拿了?”他记得年三十回来那天收拾身份证的时候,甜甜曾经问过他,问身份证是干啥用的,他说没有身份证就不能坐车,不能出门。槐花忙过去把甜甜的被角掖了掖,抚摸着她的头发:“乖,好孩子不能说瞎话,是不是你拿了?”甜甜不吭声。土豆瞪着甜甜,恶声恶气地说:“是不是你拿了?”甜甜哇地哭了。“有话不会

11、好好说?瞧你那样子,跟个门神似的,就不怕吓着孩子?!”老娘赶过来数落土豆。“好女儿,不哭啊,不哭啊。”槐花哄着甜甜。“我们不打工,你吃啥喝啥啊?你不穿花衣裳啦?你不吃火腿肠啦?”土豆的声音明显低下来。“我不穿花衣裳,我不吃火腿肠我不想让你们打工。”甜甜哭得更厉害了。显然,甜甜把身份证藏起来了。老娘也过来劝甜甜:“甜甜,你不是想上学吗?你爸你妈不出去打工,你就上不了学,你就背不上新书包”嗨,你别说,奶奶的话就是管用,甜甜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哽咽着说:“妈妈,你们啥时候回来?”“两一年时间。乖,听话。”槐花看了土豆一眼,边说边给甜甜擦眼泪。“一年时间有多长啊?”土豆盯着槐花的脸,好像那上面有好看的花似

12、的。“不长你看,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就这么长,多快?”土豆一边说一边掰着自己的手指比划。甜甜看了槐花一眼。槐花点了点头。甜甜这才从枕头下摸出两张身份证。等到土豆和槐花风风火火地坐三轮到镇上,然后搭乘公共汽车赶到火车站,不料想,外出的人太多,接连几天的票都没有了。真是起了个五更赶了个晚集。两个人只好失望而归。晚上八点回到家,甜甜见到他们,跑步迎上前去:“爸爸,妈妈,不是说一年吗?咋现在才回来?我都数了好几年了” 话没说完,甜甜眼里的泪已经流了出来。(选自天池2016年4期,有改动)4下列对文本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13、3分) ( )A槐花想叫醒甜甜,但是土豆没接话茬,背上行李就走,土豆是担心甜甜醒来哭闹,耽误了他们的行程。B“今年过年不回来,明年才回来。”听到土豆这句话,槐花还是没有吭声,说明槐花是反对这个主张的。C“尥蹶子似的沿着来时的路跑走了”,这句话是动作描写,形象地说明土豆急切的心情,希望赶紧回家找到身份证。D甜甜藏起了父母的身份证,反映了留守儿童对父母的依恋,作者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引起人们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5本文的题目“一天与一年”意蕴丰富、设置巧妙,请简要分析。(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材料一:孔子认为:只有见到财利想到道义,见到危难勇于担

14、当,长期困顿却不忘平生之志,这样的人方可谓之“成人”。中国古代男子满20岁行冠礼,女子满满15岁行笄礼,行礼后,开始享有“成年人”的权利,并对婚姻、家庭和社会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这个传统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明朝。1994年,中共中央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倡导各地组织年滿18周岁的公民举行对国旗宣誓的成人仪式。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倡开展成人仪式活动,引导公民提高道德修养。2000年,浙江省把每年12月9日定为18岁“成人节”,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成人节”省级立法。随后,广州、南京、北京、上海等地也以不同的形式确立了地方“成人节”或“成人宣誓日”。2018年全国“”期间,多

15、位政协委员建议以国家立法形式规范18岁“成人节”仪式,以加强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和国家观念教育,把仪式所特有的庄重感转化为感动和鼓励,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力量。(摘编自章正代表委员建言:立法规范18岁“成人节”仪式)材料二:在孩子16岁时,英国家长一般会为他(她)举办庆祝成年的仪式,就是“成人礼”。笔者曾参加一个在祖辈安息地举行的成个礼。一阵音乐过后,年轻的主角神情严肃地面朝着祖辈的墓碑,聆听父亲讲述家族发展史:“我们家积累的这些财富,都是祖祖辈辈辛苦打拼得来的,你已经成年,要继承祖辈的优良传统,努力拼搏,为整个家族争光。”随即,伯叔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共同的话题,最后年轻的主角也发表了“成人誓言”。笔者的一位朋友也对他的成人礼记忆犹新:父母只给他买了往返法国和英国的船票,保证他能够平安回家。而他在法国期间,几乎每天都在不同的餐馆、城市环卫部门打工,挣自己的生活费。他表示当年的成人礼让16岁的他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摘编自曾祥伍在英国参加“成人礼”)材料三:(摘编自沈慧“成人礼”前后学生思想情感变化情况调查)材料四:2016年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