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_5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113665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_5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_5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_5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_5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_5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_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_5(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活动。广西省宾阳县宾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共20小题;2考生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贴上条形码;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I卷 阅读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中

2、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宁静本身就是道,就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主要面目。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寒江静横,

3、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宁静中。如北宋画家王晋卿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静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宁静幽寒之极。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画家高旷怀抱的写照。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文

4、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天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玄亭,孤云乱山影。”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缥缈,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静与空是相联系的,静作用于听觉,空作用于视觉,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而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在中国画中,空绝非别无一物,往往与静相融合,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因此,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中国艺术热衷于创造“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拒斥俗世的欲望,不介入社会的复杂文化活动,尽量保持“自然的纯粹性”,即以山水面貌的原样呈现,不去割裂自

5、然的原有联系。空山无人,任物兴现,山水林泉都加入到自然的生命合唱中去。 (节选自朱良志一丸冷月的韵味,有删改)1.下列对“静寒境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它宁静而明澈,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B.它体现这自然而平淡的美,表明了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C.它追求一种绝对的宁静,但这种宁静却不是真正的空虚与死寂。D.它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表达我们对宇宙的独特理解。2.关于中国画对“静寒之境”的追求,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画以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反衬现实世界的生机,从而体现出静寒之境的生趣。B.中国画的习见画题尽管内容指向不尽

6、相同,但其基本特点是在幽冷中透出宁静。C.无论是动态之景还是静态之景,画家都力图营造空寂的氛围,驱除喧嚣,归于幽静。D.画之静表达的是一种独特的心境,画家在静寒中涵养自己,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论证构建静寒之境是中国艺术的通则。B.视觉的空与听觉的静融合成静寒境界,因此,中国画既是视觉艺术,也是听觉艺术。C.静之寒就是空之寒,这使得中国艺术隔绝俗世而得以尽量保持其“自然的纯粹性”。D.中国画是中国艺术的重要门类,文章以之为例来谈论中国艺术所追求的静寒境界。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47题。(19分)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翛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翛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慧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堕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

8、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绍兴中,赠开府仪

9、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5

10、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登进士第,又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B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D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翛纵论天下大事,劝蔡翛迅速有所变更,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B孙傅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后,从效用角度高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

11、法度,批评崇、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C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谥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前往,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D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者,并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5分) (2) 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泊岳阳楼下杜甫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留

12、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8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5分) 9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屈原湘夫人中 “ , 。”两句写出了秋天阔大雄浑的景象,历来倍受推崇,千古传唱。(2)李白将进酒中感叹时光匆匆,人生易老的两句诗是 “ , 。” (3)杜甫蜀相中“ , 。”两句道出了多少仁人志士壮志未酬的无奈与感慨。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5分)天真大师金岳霖1926年,赵元任邀请金岳霖接任他为学生开设的逻辑课,从来就没有学过逻辑的金岳霖居然

13、瞎子摸象一样地教起逻辑来。直到五年后,金岳霖才到哈佛大学跟谢菲教授真正地学习逻辑。当谢菲听说金岳霖教过逻辑,却没有学过逻辑,不由得大笑起来,因为这件事本身就很不合逻辑。身为哥大博士的金岳霖当时要在清华教书并不难,他却选择了一个自己根本不熟悉的领域,这不啻于一场冒险,如果不是出自天真爱玩的天性,我想没有人喜欢跟自己过不去。连学问都可以拿来玩,而且还玩得这么好,生活中的金岳霖是个如何率性天真的人,大家就可想而知了。金岳霖的癖好之多在朋友圈中是出了名的。他喜欢诗词,有时候兴起,还会做一些“歪诗”。辛亥革命爆发后,金岳霖就剪去了头上的辫子,还仿唐诗黄鹤楼写了首打油诗:“辫子已随前清去,此地空余和尚头。辫子一去不复返,此头千载光溜溜。”诗词之外,金岳霖对对联也很感兴趣,他作对联时常把朋友的名字嵌入联中,妙不可言,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