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题型突破练 题型5 比较类选择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108200 上传时间:2018-11-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题型突破练 题型5 比较类选择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题型突破练 题型5 比较类选择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题型突破练 题型5 比较类选择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题型突破练 题型5 比较类选择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题型突破练 题型5 比较类选择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题型突破练 题型5 比较类选择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活动。题型5比较类选择题时间:15分钟满分:48分1(2016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模拟)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这三次社会变革的共同影响是()A都改变了社会的性质B旧的思想基础得以彻底摧毁C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D变革带来了国家政权的变化解析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中央集权国家。1911年辛

2、亥革命结束封建专制帝制。1949年代表官僚资本主义和大地主利益的国民党政府被推翻,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成立。三次社会变革均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故本题选择C项。答案C2(2016江苏清江中学高三模拟)雅典的梭伦改革与中国秦朝的郡县制都是进步并值得肯定的,主要是因为()A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B都缓和了阶级矛盾C都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基础D都打破了世袭特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雅典民主政治中的梭伦改革和中国的郡县制是东西方各自创立的制度,它们在很多地方不同但是也有相同之处,梭伦改革中对世族的特权进行了打压,以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秦朝的郡县制打破了分封的贵族特权,两者有相同之处,

3、所以D选项正确。A选项错在雅典实行的是民主制度;B选项错在秦朝的郡县制没有此作用;C选项错在郡县制是君主制的维护。答案D3(2016浙江余姚中学高三模拟)凯恩斯学派主张国家应干预经济,以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面对“经济滞涨”局面,英国撒切尔政府采取不同于凯恩斯学派的经济政策,其做法是 ()A增加货币发行量 B扩大政府开支C推行国有企业民营化 D增加政府税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撒切尔政府采取不同于凯恩斯学派的经济政策,即弱化国家对经济发展的直接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重新采用自由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所以推行国有企业民营化

4、是弱化对经济发展干预的重要举措,故答案选C,A、B、D三项是强化国家对经济发展的直接干预的举措。答案C4(2016江苏扬州中学高三模拟)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的浮雕,有两块是反映1851年和1911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其相似之处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口号在革命政党的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曾在南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领导人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A B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旨在考查学生比较分析相关所学的能力。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晚于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故排除;1851年爆发的太平

5、天国运动属于旧式的农民起义,故的表述与此不符;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和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均曾在南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故的表述正确;太平天国后期的领导人洪仁玕颁布资政新篇,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政体,故的表述正确。本题应选C项。答案C5(2016北京海淀高三期中)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思想变革的高潮之一。与以往的近代化思潮相比,它的超越之处表现在()提出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反对专制要求发展实业,以强国强民批判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旧伦理道德倡导文学革命,改用白话文A BC D解析“超越”是指超出其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提出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反对专

6、制,故错误;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提出发展实业,以强国强民,故错误;而新文化运动在以上两项内容之外还具有思想解放的性质,即主张批判旧道德和文学革命等,故正确,选择B符合题意。答案B6(2016湖南浏阳一中高三模拟)萧功秦认为现代化有三种模式:原生型在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次生型原封不动地被殖民者从其母国带入;感应型一些传统君主国在承受西方挑战后开始了现代化。下列国家现代化模式对应准确的是()A英国、法国原生型 B日本、英国感应型C美国、德国次生型 D中国、日本次生型解析英国和法国的现代化是本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由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打击、推翻封建势力,建立属于资产阶级的物质世界和精神

7、世界,故A项正确;英国是原生型而不是感应型,故B项错误;美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它的现代化基本上是从英国照样带过来的,属于次生型,德国属于开明专制型现代化类型,故C项错误;中国和日本都属于感应型,故D项错误。答案A7(2016山西康杰中学高三模拟)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曾说:“1929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分界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分界线。”根据所学判断两个“分界线”的共同含义是()A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统一,重振经济B发展了多种所有制形式,解放了生产力C经济体制更加包容、合理,更有张力和活力D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稳定了市场秩序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8、,1929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分界线,是在于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起点,因此二者都强调经济体制更加包容、合理,更有张力和活力,故C项正确;A项从属于C项,排除;B、D两项与二者最突出的特点不符,故排除。答案C8(2016内蒙古呼和浩特高三模拟)“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究其共同原因是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远远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过分地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苏

9、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生产关系达不到该水平,导致失败,所以本题选B。A项中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把经济放在首位;不是落后生产力,生产关系也不是比较先进,故C项错误;过分地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只是人民社会运动,故D项错误。答案B9(2016湖南常德高三模拟)有学者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动,以实行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这说明了两者的农业政策()A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 B赋予农民的经营方式不同C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D取得农业成就的手段相同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

10、史实,两者的农业政策赋予农民的经营方式不同,故B正确。人民公社化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故A错误。人民公社化破坏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故C错误。两者的手段不同,故D错误。答案B10(2016浙江杭州七校高三模拟)我国提出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的十项措施,其中有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罗斯福新政中也提出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的措施。两者的共同之处是()A克服生产的盲目性 B放弃市场机制,实行国家干预政策C扩大内需 D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者的共同之处是有利于扩大内需,故C项正确。克服生产的盲目性与公共工

11、程建设无关,故A项错误。放弃市场机制,不符合中国,故B项错误。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属于美国罗斯福新政,故D项错误。答案C11(2016福建晋江季延中学高三模拟)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即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的关系来发展社会经济,突出了市场的作用。再联系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同样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B项正确。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远比苏俄新经济政策时面临的

12、国内外经济环境要好,故排除A项;20世纪80年代中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以C项错误;中国的工业化开始于“一五”计划时期,所以D项错误。答案B12(2016河南省洛阳市高三模拟)1960年,英国、瑞典、瑞士、挪威、丹麦、葡萄牙、奥地利七国组成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联盟内成员国之间取消工业品贸易关税,但不执行共同的对外贸易政策。与后来成立的欧共体相比,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显著特点是()A未实现政治一体化B签约成员国数量少C对非成员国实行贸易保护D区域合作程度较低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欧洲一体化,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联盟内成员国之间取消工业品贸易关税”可以排除C项;A、B两项不是显著特点;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是由发达国家组成的区域集团,但是“但不执行共同的对外贸易政策”,可见与欧共体相比其合作程度较低,D项正确。答案D通过党课、报告会、学习讨论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进一步掀起学习贯彻新高潮,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更加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