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期中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067789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下册 期中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期中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期中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期中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期中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下册 期中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下册 期中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活动。期中测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合分人复分人得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Mg24Cl35.5Fe56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宜昌中考)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不锈钢 B氧化汞 C黄铜 D生铁2(青岛中考)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见物质在常温下的pH范围,其中呈碱性的是()物质名称液体肥皂菠萝汁柠檬汁泡菜pH范围9.510.53.35.22.03.03.44.0A.

2、液体肥皂 B菠萝汁 C柠檬汁 D泡菜3(苏州中考)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食用油加入水中,振荡后可形成溶液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C稀硫酸能够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D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少量氯化钠固体,固体不溶解4(苏州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金属都呈银白色B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易生锈C铁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D工业炼铁的主要原理是用一氧化碳与铁矿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5(怀化中考)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Z和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Z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X没有变化。根据以

3、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Z、Y、X BX、Y、Z CY、X、Z DX、Z、Y6在配制10%的NaCl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NaCl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配制溶液时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氯化钠晶体不纯()A B只有 C只有 D只有7周末,甲同学泡一杯白糖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将杯子放在一边等待糖水变凉,喝糖水时,他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下列操作或现象能说明糖水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A把糖水进行了充分

4、搅拌 B糖水热的时候,白糖全部溶解C变凉的糖水,底部有剩余的白糖 D喝糖水时感到很甜8(淄博中考)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进行推理,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是()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物质一定呈酸性C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能与酸反应,氢氧化钾溶液中也有OH,也能与酸反应D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一定比空气轻9(成都中考)化学实验室常需要配制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溶液时,只能用水作溶剂B配制硝酸铵溶液的过程中

5、,溶液的温度会下降C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应将水缓缓注入浓硫酸中D将10 g氯化钠溶于100 g水中,得到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10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总质量会增加且变质的是()浓硫酸浓盐酸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钠石灰水生石灰A B C D11(枣庄中考)如表给出了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推断合理的是()温度/10203040氯化钠35.836.036.336.6碳酸钠12.221.839.749.6A.20 时,将100 g水加入30 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不饱和溶液B20 时,将100 g水加入30 g氯化钠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0%C

6、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20 30 之间应出现交点D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二者的混合物中提纯氯化钠12(锦州中考)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5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NaCl、BaCl2、Na2SO4 BCuSO4、KNO3、NaClCNa2SO4、Na2CO3、NaNO3 DNa2SO4、NaCl、HNO313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操作方法AFe(Fe2O3)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BCaO粉末(CaCO3粉末)加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CNaOH溶液Ca(OH)2溶液通入过量CO2气体,充分反应后过滤DCuSO4溶液(硫

7、酸)加入过量CuO粉末、加热,充分反应后过滤14.将一些锌粉加入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完全反应后过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银,滤纸上一定不含锌,一定不含铜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滤纸上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C滤液中可能含硝酸锌,滤纸上可能含有铜,也可能含有锌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滤纸上一定含有铜,一定含有锌15(德州中考)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20 时,向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C.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D.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填空与简答题(共3

8、0分)16(4分)将浓盐酸、氢氧化钠、石灰水三种物质的溶液长期存放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小的物质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因发生化学变化溶液质量增大的物质是_。17(5分)(临沂中考)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1)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等发生了化学反应。(2)在实验室中探究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除铁、铜外,还需要的一种试剂应选择_(填序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AgNO3溶液CuSO4溶液Al2(SO4)3溶液硫酸500 mL化学式:H2SO4密度:1.84 g/cm3质量分数:98%18(4分)如图是某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

9、分文字说明。(1)取10 mL该硫酸可配制成9.8%的硫酸_g。(2)取适量该硫酸与锌反应可生成SO2气体:Zn2H2SO4(浓)=ZnSO4SO22H2O。反应一段时间后,还可能生成另一种气体,其原因是_。19(3分)(怀化中考)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t1 时,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_克A。(2)t2 时,A和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_(填“相同”或“不同”)。(3)三种物质中_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20(4分)(济宁中考)今年5月,吴王夫差剑重返苏州。吴王夫差剑为春秋末期制造的青铜剑,时隔2 500年,虽表面有一层蓝色薄锈,但仍寒光逼人,

10、刃锋极锋利,堪称削铁如泥,吹毛断发。仔细阅读上面文字,完成下面问题:(1)青铜是金属材料中的_,其主要成分是_(填化学式)。(2)从文中信息可以看出,青铜具有_的特点。A强度高 B可塑性好 C耐腐蚀 D易加工(3)吴王夫差剑表面的蓝色薄锈,其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化学式:Cu2(OH)2CO3,这层蓝色薄锈形成的可能原因是_。21(4分)(资阳中考)KCl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数据如下表: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溶解度/g27.631.034.037.040.042.645.548.351.154.056.7(1)60 时,100 g水中最多可溶解KCl_g。(2)90

11、时,100 g饱和KCl溶液冷却到30时,溶液的质量_(填“”“”或“”)100 g。(3)40 时,KCl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该溶液升温到60 时,溶液属于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2(6分)(苏州中考)2015年苏州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查内容为“溶液酸碱性的检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测得碳酸饮料的pH_(填“”)7。(2)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中,正确的是_(填字母)。A将pH试纸剪成几段使用B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C将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D将pH试纸湿润后放在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E读数时

12、,在30秒内将pH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3)本次实验中滴管使用出现了如图所示的四种常见错误操作。请你从这四幅图中任意选择一幅(请写明所选图的序号),具体说明改正错误的方法:_。(4)使用白色点滴板完成实验有显色明显、便于对比、_(填一项)等优点。三、实验探究题(共16分)23(8分)(泸州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来探究炼铁的原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A装置中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2)B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反应方程式为_。(3)为避免将CO排放到空气中,并回收利用CO,方框中连接的是C和D装置,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_。(4)除CO外,还有氢气等物质也可以还原Fe2O3。某同学设计了用金属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制取氢气的反应方程式为_;使用E和F装置制取二氧化碳,F装置与E装置比较,优点是_。24(8分)(德州中考)小红同学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如图所示)。她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后,想起氢氧化钠溶液中事先没有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程度,她从烧杯中取了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试管中液体颜色没有变化。于是她对烧杯中的溶液进行了以下探究:(1)小红认为此时烧杯中的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