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五编中考写作提升篇专题五中考作文专项训练素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067337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五编中考写作提升篇专题五中考作文专项训练素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五编中考写作提升篇专题五中考作文专项训练素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五编中考写作提升篇专题五中考作文专项训练素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五编中考写作提升篇专题五中考作文专项训练素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五编中考写作提升篇专题五中考作文专项训练素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活动。专题五中考作文专项训练一、命题作文1一个孩子,因为有了期盼,就变成一朵金色花,让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一只丑小鸭,因为有了期盼,就蜕变成一只白天鹅,绽放出生命的美丽;一场春雨,因为有了期盼,就化作春的使者,满怀深情地祝福儿童请以“因为有了期盼”为题写一篇文章。2十五六岁的我们有一颗敏感的心,我们在乎许许多多:一朵花的开落、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一句语重心长的劝勉因为在乎,我们懂得珍惜;因为在乎,我们变得成熟请以“在乎

2、”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3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会穿过许多房间,它们并非只是门和墙的集成体,大门紧闭也未必是一条死路,我们还能为自己打开一扇窗,获取新的空气与阳光。以“打开一扇窗”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4读书需要智慧,生活需要智慧智慧伴着我们成长。请以“智慧伴我成长”为标题,写一篇文章。5生活中,许多时候、许多事情需要我们做出决定:一次赈灾活动,是否慷慨解囊;一次同学误会,是否有勇气说出消除隔阂的话语;别人遇到了生活的挫折,是否发出鼓舞对方勇敢面对的短信;面对新的机会,是否能够为自己“悍然”做主一次次难忘的决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我们永远值得珍藏的记忆。请以“难

3、忘的决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6阿尔卑斯山的一条路旁竖着一块标语牌,上面写着:“慢慢走,欣赏啊!”很多时候,当我们朝着远方的目标一路奔跑的时候,常常会错过许多不该错过的风景。况且,如果你有一双慧眼,风景又何止是清风明月、奇山异水呢?请以“不该错过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7生活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妙,鲜花、笑脸、汗水、眼泪即使是最平淡的,只要用心感受,每天都充满诗意。请以“每天都是一首诗”为标题,写一篇文章。8生活中处处存在规则。面对规则时,人们会有不同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遵守、突破、改变、创造、逃避每一种选择都是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请以“面对规则”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4、。9在生活中,有人因说真话受到误会,有人因说真话得到理解,有人因说真话受到伤害,有人因说真话得到尊重。对此,你有怎样的亲身经历和独到思考?请以“说真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10十五六岁,正值花季。我们率真,我们自信,我们积极进取,我们充满希望。在与亲人、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在获取知识、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也有忧伤。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分享,懂得了感恩和担当在这个年龄,我们正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请以“在我们这个年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二、半命题作文1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看似平凡其实并不平凡的人,如朝夕相处的亲人、传道授业的老师

5、、情同手足的朋友甚至清洁工、看门人和小商贩,他们没有特殊的身份、显赫的地位、伟大的事业,他们平凡普通,看似微不足道,如一粒尘埃,但在他们身上,我们却能看到世间的真善美,体会到一种不平凡的感情和力量。请以“_并不平凡”为题目,写一篇作文。2今天,你已经中学毕业了。回首中学时代,有多少令你难忘的“那一次”:那一次,你笑了;那一次,你哭了;那一次,你真遗憾;那一次,你真尴尬正是经历了这无数的“那一次”,你才懂得生活的幸福,友情的珍贵,奋进的艰辛及你肩负的责任真正领悟了生活的内涵,你长大了,成熟了。请你从中学生活中选择一件事,以“那一次,我_”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3善待,意思是友善地对待

6、,好好对待。善待是一种友好的行事方式,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豁达的胸襟情怀。为了善待,我们的身心会更加愉悦,我们的生活会更加和谐,我们的自然会更加美好请以“善待_”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4水,有时是雪,有时是露,有时是冰凌,有时是雨珠变的是形态,不会变的是晶莹;日子,有时是甜,有时是苦,有时是幸福,有时是酸楚变的是感受,不会变的是真实。生活中许多变化着的人、事、物,都有不变的地方。请以“不会变的是_”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5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花儿是泥土的微笑。”在大千世界中,每一个生命,每一种体悟,每一段时光,甚至每一次破茧而出、痛并快乐的经历,都值得我们以微

7、笑迎接,以微笑倾听,以微笑包容,以微笑纪念和珍藏请以“以微笑_”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6生活中有很多时候需要等待,排队需要等待,对结果的到来需要等待,对美好的希望更需要等待亲爱的同学,在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等待中,等待的情景是如何的?等待的滋味又是怎样的?请以“等待_”为题目,写一篇作文。7有人曾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工作方式: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诚然,人们在过分追求便捷、享受便利的同时,无形中丢失了原来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作为中学生,也应该很好地反省自我;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曾丢失过什么?例如生活中的爱心、孝心、

8、同情心、责任心,再如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等。请以“不该丢失的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8因为有阳光,大地更欢畅;因为有雨露,禾苗更健壮;因为有希望,生命更顽强;因为有关爱,心灵更敞亮;生活中,万事万物总相关联。你的进步,有同学的帮助;你的成长,有老师的引导;你的自信,有亲人的鼓励;你的快乐,有朋友的祝福。请以“因为有_,我更_”为题目写一篇作文。9生活中既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会有不期而至的风雨。它有时让人忍不住欢笑,有时又让人忍不住哭泣;有时让人忍不住叫好;有时又忍不住愤怒;有时让人忍不住好奇,有时又让人忍不住感慨万分。“忍不住”是常有的现象,它能表现出一个人的真感受、

9、真想法、真性情。请以“忍不住_”为题,写一篇文章。10生活中传递的现象很多,如传递火炬、传递快乐、传递爱心传递的方式也多样,这一切都给你诸多感受和启迪。传递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个过程。也许你曾经是现在仍是传递的组织者,或是参与者。请以“传递_”为题,写一篇600字的文章。三、话题作文1行走在人生路上,对梦想的追求常常让我们行色匆匆,不肯停下前行的脚步。于是在努力拼搏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会感到疲惫、失落、孤独、苦闷因此我们需要偶尔停一下,去休息,去放松,去调整,去总结偶尔停一下,不是懒散懈怠,而是张弛有度;偶尔停一下,不是逃避放弃,而是积蓄力量;偶尔停一下,不是停滞不前,而是整装待发。停一下再上

10、路,我们会发现人生的道路更加宽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偶尔停一下,真好!请以“偶尔停一下,真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2一张奖状,一座奖杯,是我们用汗水换来的奖品;一个微笑,一份祝福,是亲人、朋友送给我们的奖品;一米阳光,一泓清水,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奖品这些奖品,有的你已经拥有,有的你曾经赠予,有的你还在期盼。请以“奖品”为话题,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3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报答:既有子女对父母的,学生对老师的,受益人对恩人的;也有游子对故乡的,赤子对祖国的;还有人类与大自然之间彼此的请你以“报答”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4

11、材料一一次,爱迪生让助手测量一只灯泡的体积。这位擅长数学的助手左量右测,在纸上列出了一堆繁琐的计算公式。爱迪生见此,拿过灯泡,用水灌满后倒入量杯,轻而易举便测出了灯泡的体积。材料二农夫和他的妻子有一只母鸡,每天要下一只金蛋。他们想,母鸡的肚子里一定装满了金子吧。农夫就将母鸡杀了,结果发现,这只母鸡与其他母鸡毫无不同之处,肚子里一点金子也没有。(选自伊索寓言)现实生活中,确实存有一些“捷径”,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达到目的。然而,像农夫这样的思维方式,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并不少见。对此,你有相关的见闻、体验、经历或认识吗?请以“捷径”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5生活中充满了矛盾。我们一方面

12、对自己说对人要有爱心,爱人如爱已;一方面在外头又怕跟陌生人说话。我们一边叹息人际关系逐渐冷漠,一边又不愿意伸手去帮助路旁车子抛了锚的人。我们的借口是:怕自己被坏人骗了,怕自己在路边与麻烦事或麻烦人惹上关系。我们的怕,大概已经快要把我们的爱吃掉。请以“生活中的矛盾”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自定,不少于600字。6世界著名企业家希尔顿说过:“许多人一事无成,是因为他们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妄自菲薄。一块价值5元的生铁,铸成马蹄铁后可值10元;若制成工业上的磁针之类可值3000多元;倘若制成手表发条,其价值就是25万之多了。”请以“潜力”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600字左右。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通过党课、报告会、学习讨论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进一步掀起学习贯彻新高潮,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更加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