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 第四单元知识点复习归纳课件 粤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059714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4.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政治 第四单元知识点复习归纳课件 粤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考政治 第四单元知识点复习归纳课件 粤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考政治 第四单元知识点复习归纳课件 粤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考政治 第四单元知识点复习归纳课件 粤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考政治 第四单元知识点复习归纳课件 粤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政治 第四单元知识点复习归纳课件 粤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政治 第四单元知识点复习归纳课件 粤教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复习要点,1.文化多样性、丰富性的表现是什么? 各国文化的多样性主要通过文化习俗、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语言和待人处事的方式等表现出来。,1.大型传统古装剧芈月传,讲述了秦宣太后的传奇一生。其版权被多个国家和地区买下,全球热播,剧中演绎的中国故事被许多外国人津津乐道。上述材料显示( ) 中华文化优越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开始成为世界文明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A、 B C D ,C,知识即时巩固题,2.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应采取、的态度,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要善于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要。 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

2、作为世界文明的,我们要、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 面对文化差异,我们要尽量消除,保持的态度,提高对其他文化的鉴赏力,在交往时,以礼相待。,客观,平等,尊重,虚心 学习,取其精华、弃 其糟粕,重要组成部分,尊重,珍惜,保护,误解,宽容,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不卑不亢,1.在“2016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中,主办单位组织了屈原故里午祭、龙腾三峡、屈乡过端午、中韩端午屈乡等一系列精彩节目,再现古楚祭祀文化的华美仪典。举办上述活动的主要意义是( ) A、全面继承传统文化,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 B、促进了中韩两国传统文化的交流、沟通和统一 C、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D、充分展示了中韩两

3、国具有共同的优秀文化传统,C,3、中华文化的特点: 、 4、中华文化的影响: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 和 之中。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是中华民族共有的。 中华文化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 和中国的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和产生深远的影响。,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不竭精神动力,精神家园,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发展道路,人类的进步,世界文化的发展,博大精深,源远流长,1.2014年5月24日,一条丝路两城歌的中西合璧文化交流在西安上演。二胡、提琴,秦腔三滴血贵妃醉酒选段与歌剧我的太阳图兰朵在舞台上交替演出,赢得阵阵掌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4、 A、展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B、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推动中华文化主导世界 C、对外文化交流的根本目的是展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 D、文化是沟通的纽带,能够增进了解,消除信任危机,A,知识即时巩固题,2.2015年10月,第八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在云南昆明举行,来自各个国家的中学生以“学会中国话,朋友遍天下”为主题,进行了汉语语言能力及各国文化知识的角逐,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汉语的热爱 中华文化受到国内外朋友热捧的原因是什么?,知识即时巩固题,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中

5、华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4.如何传承创新本民族文化? 继承弘扬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弘扬 。 牢牢把握的前进方向。 加强 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加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吸收借鉴 ,同时宣传 ,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他优秀文明成果,民族文化,5.先进文化的内涵: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1)内容: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2)中心环节:思想道德

6、建设 (3)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 (4)根本任务:培育“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公民,1.当前我国的旅游消费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居民出国旅游。中国游客在国外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旅游景区乱刻字、随地吐痰、争抢打架等现象不时见于国外媒体,有损国人形象。要解决上述问题,下列建议正确的是( ) A、加强全体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 B、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差异较大,要相互理解 C、努力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尊重西方文化习俗 D、加大对外宣传,增强公民的民族自尊和自信,A,知识即时巩固题,2.小陈在中央农民运动参观时发现,馆内毛泽东办公桌上,遭不文明旅游乱刻乱画。有旅游留姓名的,

7、有游客写“某某到此一游”的,有游客写下豪言壮志“奋发努力,一定成功”几乎写满了整个桌面。 请你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制定几条文明旅游公约。,爱国,要提高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友善,要善待他人、善待环境、善待文物 法治,旅游过程要遵纪守法,不做违法违纪的行为 文明,要提高文明素养,养成文明习惯,注重礼貌礼仪,3.某市在打造“满城书香”活动中,建设了一批流动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方便群众申办新证、自助借书、自助还书等。“满城书香”活动有助于( ) 建设和培育社会文明风尚杜绝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滋生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A B C D ,C,6.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是的重要内容,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内涵:国家、社会、个人,兴国之魂,文化创新,发展方向,1.【认知】 材料一:下面是三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图片,请你认真观察并回答第(1)问。 (1)试分别从国家、社会和公民层面,指出题32(a)(b)(C)图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一内容?(3分) (a)_ (b)_ (C)_,文明,法治,友善,知识即时巩固题,2.漫画告诉我们,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重点要从娃娃抓起 要尊重规律切忌形式主义 要融入社会生活重在行动 要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A B C D ,妈妈,我们幼儿园老师说, 要把社会主义核

9、心价值观 背熟,明天要检查,C,知识即时巩固题,3.近年来,在“感动中国人物”“道德模范”“美德少年”等评选活动中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个人、先进集体。他们用行动( ) 传递社会正能量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明人生意义可通过评选活动来实现 A B C D ,A,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有利于弘扬和,培育; 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培育,推动; 有利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 有利于社会主义,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文明道德风尚,思想道德建设,四有公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神动力,民主政治建设,和谐社会,8.民族精神的内涵:以为核心的、

10、、 、 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1.2014年4月27日,在重庆万州港码头考察的李克强总理对“棒棒”们深情地说:你们很了不起!推动中国发展需要负重前行、爬坡越坎、敢于担当、不负重托的“棒棒精神”。总理的话告诉我们(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的“棒棒精神”“棒棒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要敢于担当,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棒棒精神”能为伟大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A、 B、 C、 D、 ,C,知识即时巩固题,9.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 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1、精益求精。 2、严谨,一丝不苟。 3、耐心,

11、专注,坚持。 4、专业,敬业。,1.(2016年广东)材料一:下图是人称“航空”手艺人的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钳工胡双钱的工作照片。他发明的“反向验证”等一系列独特工作方法,确保每一个零件、每一个步骤不出丝毫差错。 胡双钱是一位技术非凡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师傅,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制造中国大飞机团队里必不可缺的一分子。 材料二: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3月29日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上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大力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同时,要强化监督管理。各行各业要向获奖组织和个人学习,弘扬工匠精神,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 (1)结合上述

12、材料,请你简要概括工匠精神的主要品质。(3分) (2)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青少年应该如何弘扬上述精神品质?(8分) (3)假如班主任要求你写一份弘扬工匠精神的倡议书,请你拟出这份倡议书的标题。(字数不超过15个字。2分),(1)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积极创新等。,(2)增强责任感,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努力成才 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一丝不苟地对待自己的学业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克服干扰,脚踏实地,持之以恒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磨砺坚强意志,勇敢面对学习困难和挫折 善于思考、观察和质疑,提高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等,1.正确认识学习压力带来的影响。,考点3.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2.缓解学习压力的方法。,3.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温馨提示: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适度的学习压力和适度的考试焦虑对学习和考试都有好处。我们不是要消除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而是要减轻过度的学习压力,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4.如何克服过度考试焦虑,从容面对考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