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5.18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044543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5.18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5.18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5.18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5.18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5.18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5.18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5.18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课件(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走向联合的欧洲 (1)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_的优势地位。 西欧国家在经济发展中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 _的道路。,政治经济中心,联合,(2)进程 1951年,西欧六国签订_,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和_随后成立。 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_。 (3)作用 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_的外交政策,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巴黎条约,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共同体,独立自主,2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背景:日本经济崛起。 进行_,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发展现代经

2、济奠定了基础。 _对日本经济的扶植。 _爆发后,美国从日本采购军火和给养,为日本商品进入世界市场敞开了大门。,民主改革,美国,朝鲜战争,政府制定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政府加强投资,重视教育。 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 (2)表现: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影响 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提出成为 _的目标。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获得独立。 新独立的亚非拉国家为摆脱_的控制,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政治大国,美

3、苏,(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_举行。 (3)政策:非集团、_。 (4)任务 初期:制止_和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现。 20世纪70年代开始,反对美苏_,建立国际经济_。,贝尔格莱德,不结盟,新殖民主义,霸权主义,新秩序,(5)影响 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 _的崩溃。 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冲击着 _。 4中国的振兴:中国_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殖民体系,两极格局,国际地位,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原因:受苏联改革与国内_的影响。 实质:_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4、。 表现:1989年,_是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_。,经济困难,社会制度,波兰,联邦德国,(2)苏联解体 原因:_的政治改革使苏联进入误区。 过程: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_;1991年底,_成立,苏联解体。 (3)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 2“冷战”后的形势 (1)特点:缓和与紧张、_并存。,戈尔巴乔夫,多党制,独联体,和平与动荡,(2)原因 “冷战”结束后,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 _试图独霸全球,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 国际_呈现泛滥趋势。,恐怖主义,美国,(3)表现 1999年

5、,美国打着“_”的旗号轰炸南联盟。 2001年,发生“911”事件,纽约世贸大楼和国防部五角大楼遭恐怖分子袭击。 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表现,人权高于主权,单极世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苏联,国际政治新秩序,(2)结果:世界格局呈现“_”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一超多强,特别提醒 1欧共体的形成可归纳为“一、二、三、三” 一个目的:共同发展。 两个原因:国际地位的下降、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个组织: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三大影响: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冲击了两极格局。,2关于西欧走向联合的几个认识 (1)欧洲走向联合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

6、展的需求,而不是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 (2)法德两国逐渐实现和解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前提。 (3)欧洲联合的特点是从经济领域开始逐渐走向政治联合,合作规模不断扩大。,3“欧共体”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共体”是“欧洲共同体”的简称,成立于1967年,由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而成;不能把“欧共体”混同于1958年成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4不结盟运动参加国不与任何国家结盟 “不结盟”是亚非拉新兴独立国家之间的联合自强,抵制美苏两极格局下的霸权政策,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盟,而是不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国家结成联盟。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

7、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5世界多极化趋势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一个趋势:多极化趋势。 两个衰落:美国受到挑战、苏联的衰落。 三股势力:资本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新兴力量出现。 四个崛起:欧共体的形成、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的振兴。,6图示法理解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因素,7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则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8用“一、二、三、四”归纳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要语必背 1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大,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展开竞争。在外交上逐渐做到了“用一个声音说

8、话”,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2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经济上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并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3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腾飞、第三世界经济发展迅速,这些都是推动世界走向多极化的重要因素。,4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出现“一超多强”局面,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积极推行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 5“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出现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霸权主义、地区冲突和恐怖主义严重威胁世界。 6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要点一

9、走向联合的欧洲 史料探究 史料一 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然而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虽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却都失败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史料二 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8年,上述国家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决定建立关税同盟,实施共同农业政策,组成农产品共同市场;1965年六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上述三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1992年,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12国签署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欧盟成立;1999年,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

10、问世;2004年,欧盟成员国达到25个。 经济观察网欧洲一体化:神话与现实,【探究】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促使欧洲走向联合的因素。 (2)结合史料二,指出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中有何显著特点。,【信息解读】 史料一表明欧洲的联合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表达出欧洲走向联合的内心渴望。史料二说明欧洲联合与合作的程度在逐步加深。从成员国数量增加和从经济合作到政治合作,说明了合作的领域和规模扩大;“欧盟成立”说明欧洲一体化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欧元的应用说明了合作方式发生了变化。,【提示】 (1)欧洲统一的历史渊源;法国与德国的和解;战后欧洲各

11、国经济的恢复;美苏争霸的威胁。 (2)由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领域;成员国数量逐渐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一体化水平最高。,真题典例 (2013全国卷T32)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 A屡遭战争重创 B社会制度相同 C发展水平相近 D历史上关系紧密,【解析】 解答本题可以用排除法,B、C、D三项都是这些国家和英国的相同点,六国和英国的最大区别就是这些国家在欧洲大陆上,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屡遭战争重创;而作为大西洋岛国的英国则没

12、遭战争重创,故选A项。 【答案】 A,归纳拓展 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1)原因 西欧各国地域相连,经济结构和体制相近,政治体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也基本相同,在文化和价值观上具有认同感。 二战后欧洲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贸易往来密切,各国联系日益紧密,欧洲联合成为一种需要。,欧洲处于两极格局下,面临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 法德两国逐渐实现和解,为欧洲走向联合创造了条件。 (2)特点 由单一经济领域向多种领域扩展。 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欧洲合作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领域。,合作的方式由单纯的政府间合作到公众自下而上的参与。 (3)影响 促进了欧洲经济

13、的发展,提高了西欧国家的政治地位,促使欧洲各国长期保持合作和欧洲的和平发展。 加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促使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加强了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改善和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以获得固定的原料来源和广大的市场。 要点二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 史料探究 史料一 多极化格局的特点二是国际事务的决策和处理将变得更加民主。重大的国际事务将不再由一两个国家说了算。三是大国关系中将出现分歧和利益同在、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局面,主要领域的协调与合作将是未来多极格局中大国关系的主流。 时政新说,史料二 国际社会应该倡导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理念,使我们的

14、地球村成为共谋发展的大舞台,而不是相互角力的竞技场,更不能为一己之私把一个地区乃至世界搞乱。各国交往频繁,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关键是要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与和平谈判,妥善解决矛盾分歧,维护相互关系发展大局。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探究】 (1)根据史料一概括多极化格局的主要特点,并说明多极化格局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2)史料二反映了当前世界政治形势呈现怎样的局面?提出了解决国际争端问题的什么主张?,【信息解读】 史料一指出多极化格局的主要特点。史料二则提出国际社会应对当今世界政治形势的理念及解决方法。 【提示】 (1)特点:国际事务的决策和处理将变得更加民主;大国关系出现分歧

15、与利益同在、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局面。主要目标:建立一个平衡、稳定、民主、不对抗的新秩序。 (2)局面: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主张:以对话、谈判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真题典例 (2017全国卷T35)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解析】 本题以二十国集团形成过程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理解。材料中二十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