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片入门与常见胸片解读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61043245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PPT 页数:116 大小:4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胸片入门与常见胸片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胸片入门与常见胸片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胸片入门与常见胸片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胸片入门与常见胸片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胸片入门与常见胸片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胸片入门与常见胸片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胸片入门与常见胸片解读(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胸片入门 The Medical Students Guide to the Plain Chest Film,Quick Flow Chart,首先 1. 病人? 2. 片子质量? 胸片的系统评价 3. 查看生命支持装置 4. 气胸?胸腔积液? 5. 检查解剖结构(骨、软组织、气道/肺),思考所见 6. 血管形态:正常/异常 血管容量 肺血管 肺水肿? 7. 肺实质:正常/异常 肺泡 肺容量丢失(肺不张) 肺间质 寻找易遗漏的病变,正常胸片,胸片上白色的程度不同不仅与结构的性质有关(如:骨,软组织,空气);而且还与结构组织的数量有关,如:心脏看起来比骨(肋骨)更白一些。脂肪常被认为是第四种密

2、度,在胸片上极少能与软组织区别出来。,Normal Anatomy Approach to the Plain Film Life Support Devices Physiology of the Chest Parenchymal Patterns Nodules and Masses Dont-Miss Lesions,Chapter I Normal Anatomy,Bone Anatomy Mediastinal Anatomy Airway and Lung Anatomy,Bone Anatomy,胸骨( Sternum) :位于胸前,中线。 由于正位片中线处结构太多,很难看到胸

3、骨本身的细节。 脊柱(Spine) :位于胸后,中线。正位片穿过心脏可见椎体 。由于重叠的结构较多,脊柱的异常通常在侧位片比正位片上容易被发现。 肋骨(ribs) :正位片:后肋从脊柱发出,水平沿向两侧;前肋从两侧斜下向前方走行。 侧位片:左右肋重叠,从后向下斜行向前方。 肩胛骨(scapula):正位片通常覆在肺野中。 认识肩胛骨的边缘非常重要,经验不足的医师可能将锁骨轮廓误认为是气胸。侧位片:病人抬臂肩胛骨覆在两肺尖。,A:显示部分胸骨柄 B:红色:前肋与胸骨连接处的肋软骨。可以有不同程度钙化所以平片可以不同程度可见。,A:侧位片显示胸骨(黑线) B:胸骨异常在侧位片比正位片更容易被发现。

4、,(正位片)穿过心脏可见椎体 Volume rendered CT 侧位片比正位片更好的显示椎体 D. Volume rendered CT,后肋(黑线)水平走行,前肋(白线)向中间斜行。 前肋不如后肋清楚 volume rendered CT显示:后肋 volume rendered CT显示:前肋,侧位片:肋骨(白线) Volume rendered CT显示肋骨从后斜向下沿向前方,A. 肩胛骨(黑线):不同程度覆在肺野,跟病人的位置有关 B. Volume rendered CT 显示肩胛骨与邻近肋骨的关系。,Mediastinal Anatomy,纵隔:正位片 左缘:从上到下(1)主动

5、脉结(2)主肺动脉(3)左室 降主动脉尽管在心脏后也能看到。 右缘:从上到下(1)上腔静脉(2)右房 纵隔:侧位片 前缘:从上到下(1)升主动脉(在肺动脉的前上方) (2)右室(主肺动脉起源于右室,但由于周围没有气体,因此在侧位片上不易辨认) 后缘:从上到下(1)左房(2)左室(降主动脉可以显示),纵隔左缘 A. 主动脉结(白虚线)、主肺动脉(黑虚线)、左室(黑点线) B and C. Volume rendered CT,降主动脉 A. 降主动脉(黑线) B. Volume rendered CT显示降主动脉在脊柱前,纵隔右缘: A. 上腔静脉(白虚线) 向下与右房(黑虚线)相连 B. Vo

6、lume rendered CT 注意:正常人纵隔右缘没有升主动脉的成分 (在非常少见或主动脉瘤的病人主动脉可以超过SUV缘,构成纵隔右缘),纵隔前缘: 心前缘由右室(白虚线)构成。右室上方的弓形结构是主动脉弓(黑线) Volume rendered CT 在这一水平看不到主肺动脉(黑点),纵隔后缘 A. 左房(黑线)和左室(白线) B和C. Volume rendered CT,降主动脉 A.主动脉弓向下为降主动脉,从上往下降主动脉逐渐不清楚 B. Volume rendered CT,Airway and Lung Anatomy,正侧位片均可以看到中心气道,气管、隆突和主支气管 肺分5叶

7、,右肺3叶(上、中、下),左肺2叶(上、下) 右肺上中叶在前,由水平裂(从肺门水平走行)分开。水平裂从肺门水平走行,在正位片显示良好 双肺下叶在后,斜裂下方。右肺上中叶在斜裂上方,左肺则仅上叶(包括舌叶)在斜裂上方。正位片上看不到斜裂,侧位片可以显示两侧的斜裂。斜裂斜行,与侧肋平行。不易区分左右侧斜裂。有时侧位片也能看到水平裂,在斜裂前走行,中心气道 气管分为左主支气管(白虚线)和右主支气管(黑虚线) 冠状位CT 更好显示中心气道与邻近软组织的关系,中心气道 A. 气管。隆突在气道直径明显减小处 B. MinIP and C,肺 水平裂 Volume rendered CT,肺 A.斜裂(白线

8、)。下叶在斜裂下方,上叶(及右中叶)在斜裂上方。 B.左肺和C.右肺volume rendered 右肺水平裂(白点线)可看到,Chapter II Approach to the Plain Film,准备工作 明确姓名、病历号等信息 迅速评价胸片的总体质量:投照区域、病人体位、投照条件,未包括肺尖,小的气胸容易漏诊,未包括右肋膈角,少量胸腔积液容易漏诊,Over-penetrated radiograph.电压太高,Under-penetrated radiograph.电压太低,曝光过度. 肺野太黑(电压正常),曝光过低,软组织影像太白(电压正常),Systematically Eval

9、uating the Film,Step 1: Evaluate any life support devices and look for pneumothorax、pleural effusions、foreign bodies Step 2: Evaluate the anatomy of the chest . bonessoft tissue mediastinal borders central airways lungs Step 3: Evaluate the vascular status Step 4: Evaluate the lung parenchyma,Chapte

10、r III Life Support Devices,气管插管 中心静脉导管 胃管 引流管,气管插管(Endotracheal tubes),尖端在隆突上方4-5cm、锁骨头水平 气囊在声带下方(C4-5水平),气囊应该与气管壁平行。过度充气的气囊可能引起日后气道狭窄 插管过深可能进入主支气管,当隆突位置观察有困难时,注意观察锁骨头位置;通常通过观察左主支气管可以比较容易明确隆突的位置 插管过浅:脱管风险增加;气囊可能在声带水平导致不适和危险,气管插管位置正确,气管插管进入右主支气管,气管插管位置太高,气管插管进入食管,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Lines),导管尖端应该在上腔静脉 为了减

11、少血栓形成,长期留置的中心静脉尖端最好在右房(?) 关键:应该识别上腔静脉连接右房处 右心构成了纵隔右缘的下半部分,其上为上腔静脉 (SVC),通常是一条比较直的垂线),SVC上界的最佳标志是右第一肋下缘,导管尖端低于此则为SVC 必须识别:导管的位置不正确、导管折断,断端将沿着静脉系统到达心脏或肺动脉 中心静脉置管的其他主要并发症还有气胸和血肿,正常的右锁骨下静脉置管(黑虚线),在右第一前肋下缘(黑点)与腔静脉右房连接处之间。SVC(白虚线),RA(白点),正常右颈内静脉置管(黑虚线),SVC (白虚线)和RA(白点)。右第一前肋下缘(黑点)是在SVC的上界。,左锁骨下静脉置管进入左颈内静脉

12、,导管断端栓子 导管折断,断端沿着静脉潜行 A.断端停留在心脏,部分在RA部分在RV B.断端通过心脏到达肺动脉分支,Pulmonary artery catheters (“Swann-Ganz” lines),导管尖端在肺动脉,导管通常经过RARVPA。 导管尖端应该接近交叉处,如果走行太远进入PA(未用于测定“楔压”时)可能阻断血流导致肺梗死,肺动脉导管(白虚线)的正确位置(黑点) 三尖瓣(黑线),肺动脉导管的错误位置 在进入RV和PA之前,导管(黑虚线)在RA中打圈 主动脉瓣假体(白点),Nasogastric and Feeding Tubes,鼻胃管通常有两个开口,一个在尖端,另一

13、个在侧面 鼻胃管上有不透光线,在侧孔处不透光线有中断 最常见并发症:在咽下或食管中盘绕,可刺激咽喉,使会厌很难保护气道,增加了吸入风险 另一个最常见的问题:插管进入气道(1)无法吸引病人的胃内容物 (2) 大量异物进入气道。如果鼻饲可快速导致病人死亡。,鼻胃管的正常位置 尖端(白线处),侧孔(黑线处)均应在左膈(黑虚线)下,盘绕的鼻胃管:大圈(白线),注意吸入风险 气管插管(黑线),鼻饲管(白虚线)进入右主支气管(黑虚线),Chest Tubes,胸管有不透光线,其间有中断(代表最近的侧孔位置),这个侧孔应该在胸膜腔内,胸管的正确位置(白点) 不透光线(黑点) ,不透光线的中断处表明近端侧孔位

14、置 胸壁侧缘(黑虚线),侧孔应该在胸壁内侧,胸管的近侧孔在胸壁外 不透光线(白线),胸管的另一侧壁(黑虚线) ,胸壁侧缘(白点),胸管位置不正确 胸管在软组织中盘绕,尽管看起来有一部分覆在胸膜腔中,但实际上未插入胸膜腔,Important Complications,应该注意这些生命装置可能带来的并发症 最常见的一个并发症:气胸 识别气胸的关键:气胸线(一条细白线) 注意区分气胸线和皮褶(更厚、不锐利、黑线) “气胸线外侧是否有肺纹理?” 误导 “张力性气胸”通常导致一侧肺完全陷闭、纵隔移向健侧;只要怀疑就应该马上开始治疗不要等胸片 胸腔积液:典型征象为肋膈角钝,皮褶(黑虚线),右侧大量气胸

15、右肺明显被压缩,心脏左移,液气胸 胸膜线(白虚线),液气平面(黑虚线),胸腔积液 肋膈角钝(黑虚线),正常肋膈角(白点) C:经治疗后复查,右侧卧位观胸腔积液 肺侧缘(白虚线),胸壁(黑虚线),胸水为白色液体在这两条线之间,中心静脉置管后血肿 中心静脉置管(黑虚线),血肿(白点),右房(黑点) C. 插管前,Chapter IV Physiology of the Chest,increasing vascular fluid/ a large circulating vascular volume engorgement of the pulmonary vasculature inters

16、titial pulmonary edema alveolar pulmonary edema,Increased Circulating Vascular Volume,关键是看“血管蒂” ,从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发出处)到SVC(跨右主支气管处)的宽度,同既往比较,宽度增加表示循环血容量增加 血管蒂并不是评价血管内容量的唯一办法,但比较方便。心脏增大也是循环血量增加的常见征象 另一个有用的征象是奇静脉增宽,在右主支气管起源的右上方可以看到,正常血管蒂(白点) 从主动脉发出左锁骨下动脉水平(黑虚线)到SVC跨过右主支气管处(白线),血管蒂增宽,Pulmonary Vascular Engorgement,肺血管淤血。最早最可靠的方法是看肺血管本身。 肺动脉沿支气管伴行,二者直径相当。当肺血管淤血时,肺血管直径增加,大于邻近支气管,肺血管淤血 血管蒂增宽(表明循环血量增加) 肺动脉直径(白线) 相邻支气管直径(黑线),Interstitial Pulmonary Edema,肺血管模糊 间质中的液体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