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四 离骚 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036944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四 离骚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四 离骚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四 离骚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四 离骚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四 离骚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四 离骚 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离骚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2.重点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3.学习理解本诗以比喻、象征为主的表现手法及所与作者理想的关系;一、对联导入天问千声悲故国,江咽万语吊斯人.沉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二、读离骚1、听朗读正音2、自由朗读读顺3、接龙朗读,读清三、说离骚1、读后觉得离骚有什么特点,学生说一说。由此引入楚辞的介绍。2、本文选自楚辞。(投影)“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中国古典诗

2、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三、解离骚1、学生根据文章描绘屈原的外貌。离骚涉及屈原外貌的主要是第三、四节,学生描绘过程中重点解析此两节。学生释义,教师幻灯出示译文,并且出示屈原图片。大声朗读,读好。当场背诵。2学生说说所了解的屈原,教师补充。由此引入第一、二节的学习。学生翻译,教师幻灯出示译文。大声朗读,读好。当场背诵。明确“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寻道夫先路也”,诗人身披香草用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质,诗歌从第一句“帝高阳之苗裔兮”开始,诗人使用大量笔墨,从多方面描述自我的美好而崇高的人格。他自豪地说明他是楚王同姓之臣,既指出自己有高贵的身份,又表示自己对楚国

3、的兴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记叙自己降生在一个祥瑞的时辰(寅年寅月寅日被卦兆赐命以美好的名字,又强调自己禀赋卓异不凡。在此基础上,诗人进一步叙述自己及时修身,培养高尚的品德,锻炼出众的才干,迫切地希望献身君国,令楚国振兴,使楚王成为“三后”和“尧舜”一样的圣明君主。总之诗人自我的形象,代表着美好和正义的一方,作者相信他的理想和三张,能够把楚国引向康庄大道。四、品离骚1、诗经中我们学习了“比”的手法,这种比的手法在离骚中有了更广泛的使用。学生再次通读全文,找出文中的比喻。“比”的手法主要在第五、七节中出现,学生大声朗读这两节,释义,教师幻灯出示译文。大声朗读,读好。当场背诵。2、这些比喻表达了作者

4、怎样的政治理想?(或者说作者为什么要使用这些比喻?)学生结合屈原的生平说一说。明确“恐美人之迟暮”一句中“美人”喻指楚怀王“固众芳人之所在”一句中“众芳”喻指群贤,用“椒、桂、蕙、茝”四种植物喻群贤,用香草“荃”喻楚怀王等等,文中用“香草美人”表明对君王的忠诚,对古代君王举用群贤的敬佩以及表白自己的高洁情操,希望君王能够抛弃秽政,不要听信小人谗言,像古代贤明君主那样,以社稷为重,举用群贤,了解自己的忧国忧民的良苦用心。3、齐读全文,找出文中能体现屈原高贵品质的诗句,并摘抄,翻译。由此引入第九、十一节的学习。教师范读,学生释义。教师幻灯出示译文。大声朗读,读好。当场背诵。“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

5、之败绩”“指九天以为正兮,夫维灵修之故也”忠君报国,虽死不悔。“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坚持真理,永不言弃。这些感天动地的诗句,令我们感受到诗人高贵的品质,宁死不屈的精神。正如司马迁所赞:“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而从此,一种永世不曾泯灭的信念对真理的信仰和对理想的追求,一种千古不变的情愫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乡土的依恋,深探注入到中华文化中来,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光辉传统。节选部分,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五、知识整理1、重要词语(投影)苗裔(y):后代子孙孟

6、陬(zu):正月揆(ku)揣度扈(h)被、披辟芷(zh):香草名,即白芷汨(y):水急流貌搴(qin):攀、折阰(p):山坡、岭上骐骥(qj)骏马申椒(jio)申地产的椒蕙茝(chi)香草名昌被(p):穿衣而不系带的样子,比喻狂乱不羁惮(dn):害怕捷径:比喻政治上的邪道踵(zhng):脚后跟荃(qun):香草名,喻楚怀王謇謇(jin):忠贞的样子羌(qing)楚辞中所特有的语气词灵修: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通假字肇锡余以嘉名:锡通“赐”赐给来吾道夫先路也:道(do)通“导”向导指九天以为正兮:正通“证”同类活用名余曰正则兮。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字余田灵均。名词用作动词给人取表字特殊句式恐年岁

7、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全句译为,只怕年岁不等待我。2、你对离骚的语言有什么感受?明确汲取散文的笔法,行文灵活多变。句式以六言为主、加上对偶修辞,使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明。大量用“兮”字,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的调子回荡顿挫,婉转动人。3、出示离骚节选原文和译文原文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

8、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齌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译文我是古代帝王颛顼高阳的后代,我的伟大先父名叫熊伯庸。岁星在寅那年的孟春正月,恰是庚寅之日我从天降生。父亲端量我初降仪表,通过卜卦赐予我美名:给我本名叫做正则,给我表字叫做灵均。我既有许多内在的美质,又兼备外表的端丽姿容。身

9、披芳香的江离和白芷,编织秋天的兰花当佩缨。光阴似流水我怕追不上,岁月不等我令人心着慌;朝霞中拔取山岭的木兰,夕阳下采撷水洲的宿莽。日月飞驰一刻也不停,阳春金秋轮流来值星;想到草木的凋零陨落,我唯恐美人霜染两鬓。为何不趁壮年摈弃污秽,为何不改变原先的法度?快乘上骐骥勇敢地驰骋,让我来为你在前方引路。古代三王品德纯洁无瑕,众芳都荟萃于他们周围。花椒丛菌桂树杂糅相间,岂只把蕙草白芷来连缀。那尧舜是多么耿直光明,既遵循正道又走对了路。桀与纣是如此猖獗恣肆,那些小人只晓偷安享乐,国家的前途黑暗险隘。岂是我害怕自身遭祸殃,只恐国家败亡犹车毁坏。我为君王鞍前马后奔走,想让你追及前王的脚步;楚王你不体察我的衷情,反而听信谗言对我嗔怒。我本知忠言会招来祸患,想隐忍不语却难舍难割;遥指九天叫它给我作证,全都是为你君王的缘故。六、你怎么看待屈原的投江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