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一 赤壁赋 课件(55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036872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PPTX 页数:55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一 赤壁赋 课件(55张)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一 赤壁赋 课件(55张)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一 赤壁赋 课件(55张)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一 赤壁赋 课件(55张)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一 赤壁赋 课件(55张)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一 赤壁赋 课件(55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一 赤壁赋 课件(55张)(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课 赤壁赋,第四单元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背诵全篇。 2.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重点体悟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3.理解赋的文体特点,赏析本文情、景、理交融的艺术特色。,【学习目标】,预读先学,多读厚积,品读研析,内容索引,预读先学,(7)蜉蝣( ) (8)枕藉( ) (9)横槊赋诗( ) (10)山川相缪( ) (11)酾酒临江( ),一、给下列加颜色的字注音 (1)壬戌( ) (2)窈窕( ) (3)桂棹( ) (4)嫠妇( ) (5)愀然( ) (6)江渚( ), 语言知识强化,rn,tio,zho,l,yu,ji,shu,lio,qio,zh,sh

2、,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 1.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凭虚御风:_ (2)遗世独立:_ (3)不绝如缕:_ (4)正襟危坐:_ (5)沧海一粟:_ (6)杯盘狼籍:_ (7)逝者如斯:_,凌空驾风而去。,遗弃人世,超然于物外而无牵无挂。,像细丝一般延绵不绝。,理好衣服,端正地坐着。,大海里的一颗米粒,形容非常渺小。,酒杯、盘碟杂乱地摆着,形容宴饮后桌上零乱的样子。,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2.写出下列加颜色词的古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_ 今义:我国民间使牛与牛相斗的一种习俗。西班牙斗牛是一种人跟牛相斗的娱乐活动。 (2)白露横江 古义:_ 今义:二

3、十四节气之一,在9月7、8或9日。,天上的斗宿和牛宿。斗,南斗。牛,牵牛。,白茫茫的水气。,(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_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 (4)歌窈窕之章 古义:_ 今义:(女子)文静而美好,(妆饰、仪容)美好,(宫室、山水)幽深。 (5)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_ 今义:美貌的女子。,旷远的样子。,出自诗经陈风月出的第一章。,借指内心思慕、向往的人。,3.解释下列加颜色词的意义,纵一苇之所如:_ 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_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_ 如期完成:_,(1)如,到去,好像,比得上,按照,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_ 举匏尊以相属:_ 属予作文以记之

4、:_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_ 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_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2)属,劝酒,劝酒,通“嘱”,嘱咐,隶属,亲属,类,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_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_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_ 时不利兮骓不逝:_,固一世之雄也:_ 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_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_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_,(3)固,本来,险固,使动用法,使稳固,顽固,(4)逝,流逝,通“誓”,发誓,去,消失,跑,4.掌握下列加颜色词语的活用类型,并写出其含义 (1)舞幽壑之潜蛟:_ (2)正襟危坐:_ (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_ (4)侣鱼虾而友麋鹿:_ (5)方其破荆州:_

5、(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 (7)下江陵,顺流而东也:_,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正,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伙伴;以为朋友,形容词用作动词,占领,名词用作动词,捕鱼砍柴,名词用作动词,攻占;向东进军,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_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_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_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_ 不知东方之既白:_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 苟非吾之所有:_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_,(1)之,5.写出下列加颜色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助词,的,助词,的,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代词或助词,无意义,助词,无意义,助词,不译,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_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_ 扣舷而歌之:_ 倚歌而和之:_ 纵一苇之所如:_ 凌万顷之茫然:_,(1)之,代词,这些景象,代词,这些景象,音节助词,代词,代“歌”,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定语后置的标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_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_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_ 倚歌而和之:_ 抱明月而长终:_ 扣舷而歌之:_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_ 耳得之而为声:_ 羽化而登仙:_ 侣鱼虾而友麋鹿:_,(2)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连词,表修饰,连词,表修饰

7、,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连词,表顺承,连词,表顺承,连词,表并列,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_ 月出于东山之上:_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_ 托遗响于悲风:_,(3)于,而不知其所止:_ 其声呜呜然:_ 何为其然也:_ 方其破荆州:_,(4)其,介词,在,介词,从,表被动,介词,在,代词,它,指“一苇”,小船,代词,那,代词,指箫声,代词,他,指曹孟德,6.写出下列句式类型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_ (2)凌万顷之茫然:_ (3)渺渺兮予怀:_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_ (5)而今安在哉:_ (6)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_ (7)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_ (8

8、)客有吹洞箫者:_ (9)而又何羡乎:_,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判断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7.翻译下列文中的句子 (1)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译文:_ _ (2)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译文:_ (3)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译文:_,有位吹洞箫的客人,按着歌的声调和节拍吹奏应和。那箫声呜呜咽咽,像怨恨又像思恋,像啜泣又像倾诉,余音婉转悠长,像细丝一般延绵不绝。,本是一位盖世英雄,然而如今在哪里呢?,(希望)同神仙结伴遨游,同月亮一起永远存在。,三、名言警句 1.课文名句

9、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2)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3)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4)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5)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2.课外名句作者名句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 (3)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晁错论, 文本常识积累,一、作者简介

10、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作为诗人,与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作为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与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作为书法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二、背景展示 宋代的黄州即今天的湖北黄冈,因为那儿有一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这座山崖也被称为赤壁。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他曾站立在江边的赤壁之上,眺望如画的江山,唱出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在七月十六日这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

11、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三、文学常识 1.壬戌:古代采用天干地支的纪年方法,把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作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代号之一。天干(10个)的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12个)的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60年一个循环,故有“六十甲子”的说法。 2.既望:农历望日之后的第二天,即农历十六日。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3.斗牛:天上的斗宿和牛宿。斗,南斗。牛,牵牛。,品读研析,有这样一位文人,他满腹经纶,却被一贬再贬;他备受忧患,却能从容淡定并深得其乐。因其卓绝的品行,无论是荒凉的黄州还是蛮俗草莽的儋州,都成了中国文化中耳熟能详的字眼和富有诗意的天堂。他就是苏轼。苏轼不幸,被贬到了赤壁;赤壁有幸,因有了苏轼,那一缕清风、一轮明月和浩渺江水,传唱了千年。,课堂导语, 通读整体感知,请分别用一个字概括作者情感的变化过程,并将其填入图示的圆圈内。,答案,答案 乐 悲 喜,1.第一段写作者开始游赤壁时的情景,此时景色如何?作者有哪些活动?作者的心情如何?,答案,答案 (1)景色:皓月当空,碧水万顷,月光朦胧,清风徐徐,景象澄澈,如梦境一般。 (2)活动: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 (3)心情:舒畅飘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