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无题 教案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036828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无题 教案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无题 教案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无题 教案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无题 教案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无题 教案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无题 教案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无题 教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题李商隐【教材分析】根据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在诵读古代诗词时,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并结合学生学习现状,我确定了本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了解作者李商隐及其代表作品。(2)理解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诗中的两个“难”的含义以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和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的感情。

2、2、过程和方法:在朗读、自由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看课文,使学生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及含义。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古代女子在悲伤与痛苦的爱情之中仍然富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以及感受到作者李商隐的诗歌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具有朦胧婉曲之美。【教学重点】1、理解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诗中的两个“难”的含义以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和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的感情。2、熟练背诵全诗。【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诗中的两个“难”的含义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和今天人

3、们常用它来表达的感情。【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3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4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李商隐韩冬郎既席为诗相送因成二绝)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6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7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8向晚意不适,驱车登

4、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二作者简介及时代背景:1作者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因牛李党争,处于夹缝之中的李商隐终生仕途坎坷。为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其“无题”诗以爱情为题材,深情绵邈,历代传诵不衰,但诗旨隐晦曲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故元好问有“诗人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叹。其诗精于用典,色彩瑰丽,寄托遥深。2牛李党争与李商隐:牛李党争源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一次科举考试。时任宰相的李吉甫对应试举子牛僧孺、李宗闵进行打击,因为他们在试卷中严厉地批评了他。由此,李吉甫与牛僧孺、李宗闵等人结怨,这笔恩怨后来被李吉甫的儿子李德裕继承了下来

5、。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领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领袖的“李党”在数十年中互相攻讦,争斗不休,成为晚唐政治的一大矛盾。李商隐最初的府主令狐楚属于“牛党”,在他的帮助下,李商隐步入政坛。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令狐楚之子令狐绹协助李商隐中了进士。在令狐楚去世后,李商隐成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幕僚并受到其赏识,娶了他的女儿为妻。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被视为“李党”成员。这桩婚姻使他被牛党视为李党中人。令狐绹尤其厌恶他,认为他忘恩负义。令狐绹后官居高位,李商隐的仕途短暂而坎坷。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一些外派官员的幕下供职。事实上,无论是“牛党”还是“李党”得势,李商隐从来没有机会晋升。无题(相见时难别亦

6、难)是一首深情缅邈的爱情诗。由于李商隐生活的不幸,他所吟咏的爱情就显得格外复杂深沉,婉曲含蓄。本诗主要表现恋人离别时的忧伤痛苦,抒发了缠绵执着的相思之情,并表达了对美好愿望的追求。三赏析讨论: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1概括首联内容:惜别之苦。2比较揣摩两个“难”字有何不同?前者为“困难”,写出情人相见艰苦;后者为“痛苦”,写出离别之苦。3理解“东风无力百花惨”的意境。点明分离的季节(暮春)及环境(百花凋谢),用“东风无力”和“百花残”营造了离别的悲伤凄凉的意境,以暮春衰残景物映衬别离之情,倍增哀怨。融情于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1此为名句,理解“春蚕”

7、和“蜡炬”两个意象的表情作用。“春蚕”“蜡炬”两个象征意象,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表现相思之深和对爱情的忠贞,形象贴切,含意隽永。“方”和“始”强化了这种怀感。2概括颔联的内容。爱情忠贞。3“丝”与“思”谐音双关,深切而自然。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1从“晓镜”“云鬓”看,此联的“转”在内容上有何深化?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虚写。设想情人对自己的思念之苦。从“应”字可见。2“但愁云鬓改”怎样理解?“夜吟应觉月光寒”传达出情人怎样的心境?“但愁云鬓改”,早晨起来,因为思念的愁苦,连头发散乱也懒得去梳,形象表达了主人公的离愁之深。“夜吟应觉月光寒”传达出女主人公孤寂凄凉的心境。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

8、殷勤为探看。1理解典故。见课后注释。2表意作用。尾联用神话传说来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诗人的感情又回到主旋律上来,虚实变化,风情婉转。四这首诗的艺术特色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回环往复的抒情方法。四联各有侧重,每一联都是一个抒情角度。开头从相见时难写到离别,表现一对恋人刻骨铭心的相思,痛苦难堪的真情;颔联从自己一方表白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九死不悔;颈联由己及推人,表现恋人双方苦苦思念;尾联化用神话传说,写自己渴望相见的心愿。2比兴手法的运用与谐音双关手法的配合使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春蚕之丝和蜡炬之泪这两个象征性意象,来表现相思之苦和对爱情的坚贞,形象贴切,意境隽永。3婉曲柔密的风

9、格。全诗感情强烈,但没有外露的句子,而是用委婉绵柔的形式来吐露,或用残春季节的暗示,或用残春蜡炬表现,又用神话假托,呈现婉曲柔密的风格特点。4艺术风格。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五拓展延伸:赏析理论1悲剧定义:A恩格斯说:“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构成了悲剧的冲突”。B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悲剧是人的伟大的痛苦或者是伟大人物的死亡”。C别林斯基在智慧的痛苦中说:“悲剧是把人生最崇高和最富于诗意的因素集中起来反映在不幸的人生形式之中。”D悲剧是“把美的东西撕裂给人看”(鲁迅语)李商隐爱情诗是他的抒情诗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诗很典型地表现了封建时代士大夫们向往爱情,一面又对封

10、建礼法存着重重的顾虑。”(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弱者的强爱这种特殊的爱情形态深刻揭示了人间爱情悲剧的共性”(苏涵的一个弱者的爱情世界)。2无题诗在李商隐爱情诗中占据主要地位,多数充满期待与失望、痛苦与留恋、执着与仿徨交织一起的矛盾心情,这实际上与整个时代心理是息息相通的。3结论生活艰辛而又抱持美好理想的李商隐,在很难说是自为还是非自为的苦难中挣扎、沉浮,结果是什么,此时已经失去关注的意义;应受关注的,是在苦难中挣扎的人性美。所谓悲剧的美学意义,也就在此。让人感动、获得美的快感的,从来不是功利意义的所谓结局,而是过程。真正的快感,与痛有关;事实上,正是对痛苦的体验和认同,悲剧美才能净化人心。可是另一方面,不得不承认,我们也在偷偷关注结局,惟其如此,这种美才让人心碎,才更促人深思,也才使情感更为纯净。六、课堂小结播放徐小凤演唱的别亦难。爱情是美好的,虽然也会有不太圆满的结局,但歌颂爱情的诗都是美丽的。今天我们学了李商隐的这首无题,希望大家把诗人带给我们的美妙境界牢牢记住,如果喜欢他的诗风也可以去阅读我们在最开始提到的那几首诗。七、布置作业:1熟练背诵全诗并要求会默写。2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