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036777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9.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教案教学目标:一、比较分析诗文中“明妃”的形象。二、深入体味咏史怀古诗歌中旧材常写常新的深层规律。教学方法:讨论法、比较分析法教学重点:对“明妃出塞”类题材咏史怀古诗中昭君形象作比较研究,深入体味咏史怀古诗歌中旧材常写常新的深层原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余秋雨在人生风景中说:“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他告诉我们“咏史怀古”是我国传统文学中最重要的题材门类和抒情主题。我们也曾经学过不少咏史怀古诗,比如:杜牧的赤壁、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等,最近我们还在唐诗宋词选读中学过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今天我们就一起赏读诗圣杜甫所作的咏怀古

2、迹五首中的第三首,一起来探究咏史怀古中的一些规律和现象。二、诗歌研读。、同学诵读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请同学们直接从诗文提取一个词语来概述“明妃”的形象特点。“怨恨”并请谈谈“怨恨”在诗文中有何表现?(落实诗歌文本)(思考提示“明妃”人物形象的特点)明妃:绝代佳人,画图省识,远离汉宫,身死异国,环珮空归、思维拓展:比较分析昭君诗中昭君形象特点。在咏史怀古诗作中,“明妃出塞”题材的诗作俯拾皆是,其间的精彩之作,蔚然大观,实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下面我们列举几首昭君题材诗歌,请同学们按照适当标准对下列诗歌进行分类。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出自昭君墓碑文)但使边城静,娥眉敢

3、爱身。千秋青冢在,犹是汉宫春。(明)莫止昭君曲(边境民族团结友好使者的形象、女中豪杰)一回望月一回悲,望月月移人不移。何时得见汉朝使,为妾传书斩画师。崔国辅王昭君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唐)白居易王昭君(心怀怨恨、心念旧主的小女子形象形象)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欧阳修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林黛玉明妃(昭君形象只是背景衬托、汉元帝是焦点)这两首诗都取材“明妃出塞”故事,其中依然有美丽但含有怨

4、恨之情的昭君形象,但是此时昭君形象在这首诗里成了一个陪衬或者是布景。诗歌的焦点从明妃转移到汉元帝身上。第一首诗以“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来批评汉元帝的昏聩无能,结合北宋所处军队积弱、边境不安、朝廷以“岁币”方式求和,苟且偷安的时代背景,以借古讽今。第二首诗以“予夺权何畀画工”为核心来讥刺汉元帝不应该把生杀予夺的权力交付画工,以此来表达寄人篱下的林黛玉渴望自主命运的情感。为什么不同诗歌中的昭君形象会有这么大差异呢?下面我们再回到杜甫诗歌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来做进一步的研究。、杜甫咏怀古迹中昭君是一个充满怨恨的小女子形象,杜甫为什么要赋予昭君这样的艺术特点呢?同学们能否谈谈自己的看法。

5、王昭君的人生遭遇绝色佳人、怀貌不遇、远离汉宫、客死异乡、心念家乡杜甫的人生遭遇天才诗人、奔走呼号、怀才不遇、西南漂泊、有家难归诗人借助王昭君的形象特点,结合自己的人生遭遇和时代特点,为己所用来抒发人生怨愤之情,中心着于一个“怨”字。(借王昭君故事抒胸中块垒)明代王嗣奭在自己的杜臆中评论咏怀古迹五首时说“悲昭君以自悲也”,这恰恰道出了咏史怀古诗“借史咏怀、借古讽今”的抒情特色。四、课堂总结。宝钗亦说道:“做诗不论何题,只要善翻古人之意。若要随人脚踪走去,纵使字句精工,已落第二义,究竟算不得好诗。”节选自红楼梦六十四回由我们对上面几首诗歌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明妃出塞”虽是一个陈旧的题材,但是不同的诗人或根据自身遭遇、或根据所处时代的特点通过多角度、转焦点、反其义等方法从“明妃出塞”题材挖掘出新的诗意,写出新的优美诗篇。有句俗话说:第一个把美人比作花儿的是天才,第二个把美人比作花儿的是庸才,第三个把美人比作花儿的是蠢才。其实这句话也不尽然,就如徐志摩的“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一样展露了天才的事情,关键是你能不能进行艺术的再创作,你能不能翻出新意。俗话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