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3谏太宗十思疏 学案(4)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035835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3谏太宗十思疏 学案(4)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3谏太宗十思疏 学案(4)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3谏太宗十思疏 学案(4)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3谏太宗十思疏 学案(4)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3谏太宗十思疏 学案(4)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3谏太宗十思疏 学案(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3谏太宗十思疏 学案(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3谏太宗十思疏 学案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雍蔽(yng)疏浚(jn)黜恶(ch)身无长物(zhng)B崇峻(chng) 殷忧(yn) 塞源(s)百战不殆(di)C谬赏(mi) 垂拱(gng) 盖寡(gi)言简意赅(gi)D娱乐(y) 栖居(q) 契机(qi)咬文嚼字(jio)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自牧:自我约束。B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三驱:狩猎时网开一面以示有度。C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简能:选拔有才能的人。D鸣琴垂拱,不言而化垂拱:拜谒。3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将有所作则思

2、知止以安人B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C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D何必劳神苦思4下列各句中“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不念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B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C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D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二、阅读鉴赏(一)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8题。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

3、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固:动词,使牢固。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纵情:尽情。C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凡:所有的。D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深慎:特别谨慎。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诚能见可欲 暴秦之欲无厌B人君当神器之重 安步以当车C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D貌恭而不心服 甲兵不劳而天下服7下列句子与“以其无礼于晋”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A则思三驱以为度B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C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D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8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提出了全文要阐明的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B第一段用了两个比喻,先从正面喻证治国必积德,再从反面说明德不厚国不可长治久安。C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说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道理。D第二段指出了历代帝王不能善始善终的根本原因是忽视了人民的力量。(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原弊 (宋)欧阳修

5、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簿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古之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济。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一夫之力,督之必尽其所任;一日之用,节之必量其所入。一岁之耕,供公与民食,皆出其间而常有余。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备。今乃不然,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甚者,场功甫毕,簸糠麸而食秕稗,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

6、饿殍,此甚可叹也!国家罢兵,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未尝闻金鼓、识战阵也。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今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其骄如此,况肯冒辛苦以战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战,虽耗农民,为之可也。奈何有为兵之虚名,而其实骄惰无用之人也。古之凡民长大壮健者皆在南亩,农隙则教之以战。今乃大异,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厢兵。吏招人多者有赏,而民方穷时争投之。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曰:不收为兵,则恐为盗。噫!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其终身骄惰而窃食也

7、。古之长大壮健者任耕,而老弱者游惰;今之长大壮健者游惰,而老弱者留耕也。何相反之甚邪!然民尽力乎南亩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为僧、兵,则终身安佚而享丰腴,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有删改)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相与笑之曰:鄙鄙:卑鄙B场功甫毕 甫:刚刚C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 畜:通“蓄”D籍之以为厢兵 籍:登记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不重视农业所造成的恶果的一组是()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则南亩之

8、民不得不日减也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A BC D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本,当政者只知使用民力而不知爱惜民力是不可取的。B作者通过古今施政的对比,揭示了宋朝农民在利益被严重侵害下的悲惨遭遇。C作者认为,休战以来的士卒已经老迈,因此背军粮的任务只好雇请他人来做。D作者指出,高大健壮的不种田,年老体弱的却在田地劳作,有时吃的是猪狗食。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而今之为吏者不然,簿书听断而已矣。(2)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3)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其终身骄惰而窃食也。三、表达交流13在文中横线处填上

9、恰当的虚词,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云南省委宣传部新来的年轻人,39岁的伍皓,正在中国的边陲地区刮起影响全国的新闻改革风。通过“新闻执政”,伍皓力求尝试带动公开与透明,缓解民怨。伍皓的比喻是,一壶已经烧开的水,_还使劲儿捂着盖子,结果_是连壶底都被烧穿;_盖子一揭,_有可能会烫着自己的手,但沸腾的民意也就会变为蒸气慢慢消散,_他“宁愿被烫手,绝不愿意被烧穿”。_14仿照下面句子,另写一组句子,要求与上下文衔接连贯。“人”字最难写。一笔写出生的哭声,一笔写临终的笑容:前者表明面对生的艰辛,后者表明平生了无憾事。_,_:_,_。一笔写道德,一笔写才能:没有“德”这一撇,不成其人;没有“才”这一捺,难以

10、自立。参考答案1解析:A项,“长”应读作“chng”;C项,“拱”应读作“gng”;D项,“契”应读作“q”。答案:B2解析:D项,“垂拱”,是指垂衣拱手,这里比喻很轻易的天下就实现大治了。答案:D3解析:A项,“安”,使动用法,解释为“使安宁”。B项,“正”,使动用法,解释为“使端正”。 C项,“乐”,意动用法,解释为“以为乐”。D项,“劳”,使动用法,解释为“使劳”。答案:C4解析:A项中的“以”解释为“用”。其他三项的“以”均为连词,表目的,解释为“来”。答案:A5解析:B项的“纵”是“放纵”的意思,“纵情”解释为“放纵情欲”。答案:B6解析:A项,第一个“欲”解释为“想要的东西”,第二

11、个“欲”解释为“欲望”。B项,第一个“当”解释为“处于”,第二个“当”解释为“当做”。C项,第一个“积”解释为“积蓄、积累”,第二个“积”解释为“堆积、积聚”。D项,两个“服”都可解释为“服从、顺从”。答案:D7解析:例句是状语后置句,即“以其于晋无礼”,C项也是状语后置句,即“以严刑董之”“以威怒振之”。A项,省略句。B项,“岂乎”,表反问,是反问句。D项,“何也”,表疑问,是疑问句。答案:C8解析:C项中“说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道理”错误。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主要是为了说明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成的原因,也就是“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要守天下就得“恭俭下人”。答案:C9

12、解析:A项解释为“卑贱”。答案:A10解析:是现在士兵的现状,与题干的要求无关。答案:A11解析:C项,文中的意思是:禁兵拿粮食,不自己背着却雇人背着。指出了士兵的骄纵怠惰。答案:C12参考答案:(1)但是如今当官的不是这样,只是处理公文,办理政务罢了。(2)耕种的人不再被督责尽力耕种,消费者不再根据收入确定支出。(3)只知道他们一时不去做盗贼,却不知道他们一生都在骄横懒惰窃取衣食。参考译文:农业是天下的根本,因而是王政的由起。古代治理国家的人未尝敢疏忽,但是如今当官的不是这样,只是处理公文,办理政务罢了,听到有人说农业的事,就一起笑他说:卑贱。他们知道通过赋税移用农业物资是紧急的事情,不知道

13、把务农放在最前面,这是没有探究为政的本末。知道务农却不知道节用来爱护农民,这是没有尽到务农的方法。古代的当政者,上面和下面相互移用来互相补充。下面用力的人很勤劳,上面使用物资的人有节制。老百姓没有剩余的力量,国家不过分耗费。当政者爱护老百姓,老百姓供给当政者,使得上下都不困窘。一个男子的力量,督促他发挥出来;一天的费用,节约使用一定估量他的收入。一年的耕作供官府与老百姓食用,都出自其中并且常常有剩余。所以三年便能余下一年的物资。现在却不这样,耕种的人不再被督责尽力耕种,消费者不再根据收入确定支出。一年的耕作供给官府刚刚够,而老百姓的食物不超过几个月。甚至,粮食刚收完毕,准备吃糠麸秕稗,或者采集

14、橡树的果实、存储菜根来度过冬春。万一不幸遇到水旱灾害,那么很多人会被饿死,这种情况很是可悲可叹啊!国家停止用兵,已经三十三年了。曾经参战的士兵老的老,死的死,现在已经没有了,而后来来的士兵没有听到战鼓的声音,不识战阵。生活在天下无事的时候,而在衣食上很充足,那情势不能不骄纵怠惰。现在卫兵到宿舍,自己不拿被子却让别人拿着;禁兵拿粮食,不自己背着却雇人背着。他们像这样骄纵,怎么肯冒着辛苦来参加战斗呢?假使士兵能忍耐辛苦并且参加战斗,即使使农民受到损耗,这样做也是可以的。为什么有当士兵的虚名,但他实际上是骄纵怠惰无用的人。古代所有的身体高大壮健的人都在田间劳作,农闲的时候就教他们作战的方法。现在却很不一样,一遇到灾年,那么州郡的官吏就用尺子度量老百姓的身高并且测试那些健壮的人,招他们去做禁兵;稍差一点不到尺度而稍微怯弱的人,登记他们让他们做厢兵。招人多的官吏有奖赏,而老百姓正困窘就争着投奔他们。所以一遇到凶荒之年,那么留在田地上的只有老弱之人了。而官吏这时说:不收他们为兵,恐怕会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