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预制梁板表面混凝土质量qc资料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0979701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预制梁板表面混凝土质量qc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提高预制梁板表面混凝土质量qc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提高预制梁板表面混凝土质量qc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提高预制梁板表面混凝土质量qc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提高预制梁板表面混凝土质量qc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高预制梁板表面混凝土质量qc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预制梁板表面混凝土质量qc资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降低预制梁板表面气泡率QC小组成果汇报一、工程概况本项目研究的课题为K7+775牛耳膀1号小桥和K8+560牛耳膀2号小桥的预制箱梁,共预制13m简支箱梁28榀。其中边梁8榀,中梁20榀。中梁底宽80cm,顶宽124cm,高85cm;边梁底宽80cm,顶宽147cm,高85cm。在梁板的预制过程中,由于操作、原材、天气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箱梁拆模后腹板混凝土表面气泡较多,严重影响混凝土表观质量,为减少气泡孔数,提出该课题。二、QC小组概况小 组 名 称注册登记时间注册登记号活动时间小组类型降低预制梁板表面气泡率2015年12月01日TH-QC2015012015.12.01至2016.01.26

2、现场型组 长刘 劲序号姓名性别文化程度职务组内分工QC培训情况1刘劲男大学本科组长制定方案40学时2陈国民男大学本科副组长制定方案40学时3屈建平男大学本科组员实施方案34学时4杜 勇男大学本科组员实施方案34学时5夏灿林男大学本科组员实施方案34学时6周景峰男大学本科组员实施方案34学时7颜世厚男大学专科组员实施方案32学时8王 笑男大学专科组员资料收集28学时三、计划活动时间表序号项目2015.12.01-102015.12.11-312016.01.01-01.261现状调查2分析原因3制定对策4对策实施5效果检查6巩固措施7总结四、选题理由合同要求,业主城投公司发文要求提高预制梁板质量

3、,创造精品工程。选题理由施工现状,首批预制箱梁表面气泡较多,不符合项目部质量管控要求。社会大环境要求,随着经济发展和工艺进步,外观问题已经上升为质量问题。五、现状调查首批箱梁拆模后,项目部组织工程部、安质部、试验室、物资设备部对箱梁进行全面验收检查,发现腹板外露面混凝土表面气泡较多,具体统计如下:梁板表面气泡率分布现状调查情况表序号梁板编号检测面积检测点数1K8+560左0720cm*50cm202K8+560左0620cm*50cm183K8+560右0120cm*50cm234K8+560左0520cm*50cm225K8+560左0120cm*50cm17六、课题目标通过现状调查和分析,

4、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我们决定把“每0.1平方米气泡降至10个”作为本次活动的目标。七、原因分析小组通过现场调研,结合对预制梁板表面混凝土产生气泡有影响的各种因素,利用鱼刺图对原因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确定主因。环境机具材料模板质量问题气温偏低混凝土质量问题混凝土表面气泡多振捣棒不合理 脱模剂质量问题交底不到位振捣不规范工艺人原因分析鱼刺图主因确认表序号末端原因确认内容确认方法标准负责人完成日期1振捣棒配置不合理钢筋过密处振捣棒大小是否合适,振捣棒配备是否足够现场调研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的1.5倍陈国民周景峰2015.12.062塌落度不合理塌落度是否过大,难以将水分完全赶出去现场调研根

5、据设计要求,塌落度应满足140-180之间周景峰屈建平2015.12.063模板质量模板清理打磨是否到位现场调研模板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5 mm杜 勇夏灿林2015.12.064脱模剂质量使用的脱模剂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现场调研使用专门脱模剂,不得使用废机油杜 勇王 笑2015.12.065混凝土质量配合比是否符合要求,运送至现场的混凝土是否合格现场调研水灰比含量应控制在3%以内,砂子的空隙率宜小于40%杜 勇夏灿林2015.12.066操作方法不合理振捣作业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现场调研插点间距控制在30cm时间控制在1530s附着式振捣器控制在1.5min以内陈能力颜世厚2015.12.067交底不到

6、位是否已对作业人员进行交底,交底是否到位现场了解施工人员应100%交底作业,熟知工艺要求杜 勇屈建平2015.12.02其次按计划表逐条确认是否要因:确 认 一:振捣棒配置不合理。标 准: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的1.5倍。实际情况:在施工中振捣采用附着式振捣器为主,在钢筋过密的地方未采用型号较小的30棒辅助振捣,导致部分部位振捣效果不能满足要求。结 论:振捣棒配置不合理是主要原因。确认二:塌落度是否过大,难以将水分完全赶出去。标 准:根据设计要求,塌落度应满足140-180之间。实际情况:每车浇筑的混凝土料试验室都做了塌落度检测试验,对于达不到要求的混凝土料不得使用在箱梁上,确保混凝土塌

7、落度符合设计要求。结 论:塌落度不是主要原因。确认三:模板质量。标 准:模板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5 mm。实际情况:模板存放不规范,导致表面锈蚀,一次打磨效果有限。结 论:模板质量是主要原因。确认四:脱模剂质量。标 准:使用专门脱模剂,不得使用废机油。实际情况:使用合格的脱模剂,并在模板表面均匀涂刷。结 论:脱模剂质量不是主要原因。确认五:混凝土质量。标 准:水灰比含量应控制在3%以内,砂子的空隙率宜小于40%。实际情况:混凝土配合比经过多次试验检测合格,并报监理审批,水灰比、砂子空隙率等符合要求。混凝土到现场后开展相关检测,确保符合配合比要求。结 论:混凝土质量不是主要原因。确认六:操作方法不

8、合理。标 准:插点间距控制在30cm,时间控制在1530s,附着式振捣器控制在1.5min以内。实际情况:施工人员质量意识较差,振捣的随意性较大,有部分部位有漏振现象。结 论:操作方法不当是主要原因。确认七:交底不到位。标 准:施工人员应100%交底作业,熟知工艺要求。实际情况:已对施工人员进行了质量工艺和标准交底,确保其明确质量控制要点。结 论:交底不到位不是主要原因。八、制定对策序号主因采取措施目标负责人1振捣棒配置不合理采用附着式振捣器为主,振捣棒(50棒、30棒)为辅的方式联合完成。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的1.5倍陈能力2模板质量采用二次打磨消除模板表面坑洼不平整模板表面平整度允

9、许偏差5 mm杜 勇3操作方法不当现场监督施工人员振捣混凝土,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砼不再下沉,气泡不再发生,水泥浆开始上浮,表面较为平整,不得有漏振也不得有过振屈建平九、对策实施对策制定后,安排现场实施。实施一:增加振捣棒,由30棒、50棒配合附着式振捣器对混凝土料进行充分振捣。实施二:模板在初次打磨后,再涂上水泥浆重新进行打磨。消除坑洼和不平整部位。 实施三:振捣时注意振动器不能碰撞钢筋、波纹管和模板。插点为行列式均匀进行,两点间距为50cm以内,锚区和波纹管曲线变化部钢筋及波纹管较密集处,采用30棒和50棒作业,插点间距控制在30cm。另外,振捣上层砼时,棒要插入下层砼510cm以消除接触面砼

10、振捣不密实,当砼不再下沉,气泡不再发生,水泥浆开始上浮,表面较为平整时可停止振捣,所需时间控制在1530s,附着式振捣器控制在1.5min以内,同时不可过振,否则易发生石子下沉,灰浆上升现象。十、效果检查 效果检查表序号梁板编号检测面积检测点数1K8+560右0320cm*50cm92K8+560右0220cm*50cm83K7+775右0420cm*50cm84K7+775左0620cm*50cm75K7+775左0520cm*50cm6实施前:实施后:通过对策的实施,梁板单位面积的气泡率得到了有效控制,达到了预期目标。十一、巩固措施 1、把该项成果作为降低后期梁板表面气泡率的措施,并举一反三将其经验推广到全线混凝土施工工序;2、将梁板表面气泡控制率纳入梁板施工的验收项目;3、QC小组要加强对剩余梁板制作的监督工作,确保QC控制措施得到有效实施。十二、遗留问题及今后打算梁板制作牵涉到模板打磨拼装、混凝土配合比调试、现场振捣等多个环节,管理难度大。QC小组成员要继续加强对剩余梁板的质量控制,同时将這次活动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推广到其它混凝土施工工序上来,全面提升项目的质量水平。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