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教学设计-(2)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60935882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教学设计-(2)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教学设计-(2)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教学设计-(2)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教学设计-(2)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教学设计-(2)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教学设计-(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教学设计-(2)(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教材版本】人教版经济生活(必修1)第三单元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二框【设计理念】 本单元是从社会产品分配的角度对社会经济过程进行分析。由于收入分配上的不公平和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至关重要。教学中努力体现 “以人为本”的理念,重在促使学生理解、判断、甄别收入分配制度和收入分配现状的能力,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活动教学法,教师通过情境创设,鼓励学生在合作探究、角色扮演、思考、辩论中澄清认识,在社会实践中自主探索、领会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性等,学会独立分析,增强

2、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教材分析】1、知识分析 从内容上看,本框由两目构成,(1)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2)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从地位看:本单元是从社会产品分配的角度对社会经济过程进行分析,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则是与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密切相关的重要内容,因此在理论上是教学的重点。2、知识学习意义分析(1)通过本课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辨证的认识和对待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如公平、效率的矛盾的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问题。(2)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培养学生

3、关注社会、关心弱势人群的道德良知和责任意识。3、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说明(1)活动教学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2)合作探究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识记效率和公平的含义,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性以及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具体事例,说明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的意义。2、能力目标能辨证地认识和对待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并学会运用

4、矛盾分析法,善于在相互矛盾的复杂事物中进行分析选择,初步掌握解决社会经济矛盾、平衡利益关系的方法和技巧。能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确立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既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又能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 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性及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2教学难点 效率和公平的含义 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教学方法】活动教学法、案例法、情境教学法 、比较法、归纳法等【教学环境】学生可能获得的学习环境 :多媒体教室文本、图

5、片资料【教学思路】由学生课前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展示导入新课结合生活中案例和事实帮助学生认识效率和公平 指导学生课堂辩论澄清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问题展示社会生活中两极分化的现状,引导学生为改变现状出谋划策解决正确处理二者关系问题 结课探究运用【教学过程】环节1:展示成果 导入新课(活动设计 :研究性学习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农村的分配制度及经济状况之比较研究及评价量规附后)教师活动:1、课前布置研究性学习课题及任务: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农村分配制度及经济状况比较。从以下三个方向进行研究(1)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农村分配制度的变化;(2)改个开放前后我国农村经济变化;(3)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2、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展示

6、活动主题,要求及任务分工。2、请学生上台展示学习成果。(可以是文本,也可以是幻灯片等形式不限)学生活动:1、课前分三个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其中一个小组研究我国农村分配制度的变化,一个小组研究我国农村经济变化,另一小组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2、前两小组上台展示并解读本组的研究成果,每组时间为2分钟。 3、其他学生与教师一起进入情境。教师活动:1、对参与研究性学习的小组及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2、导入新课:在分配领域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本节课我们来共同探究这一问题。环节2:师生互动,学习新课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活动一:众说纷纭话公平教师活动:1、 通过多媒体展示教学案例:某

7、销售公司业绩原本不错,员工工资执行“高台阶,低差距”原则。个别销售能力强的人觉得自己多干不多拿吃了亏,跳槽另谋高就。经理为此改变分配方法,使员工的收入与销售业绩相挂钩,并且以合同方式规定提成比例。年终结算时经理见个别推销员提成收入过高,因而不予兑现。员工不答应,都想给钱走人,纷纷提出辞职,公司陷入混乱之中。 2、呈现探究题(1)该公司推销人员最初跳槽的原因是什么?(2)推销人员后来为什么纷纷提出辞职?(3)这一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联系课前同学展示的学习成果予以分析说明。学生活动:1、和教师一同阅读案例、理解案例。2、按要求进行自主探究,并发表见解。教师总结:在上述案例中,员工纷纷跳槽的原因

8、是公司内部分配不公,工作能力强业绩突出的员工认为自己的所得与付出不一致。推销人员后来纷纷提出辞职的原因是公司领导言而无信,从而对公司失去信任。可见收入分配公平与和是否诚信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从大的方面来讲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这就启示我们在分配领域一定要关注公平,企业要注重自己的信誉和形象。 归纳小结:由此可见1.一般意义的公平:人们心目的公平意味着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到的利益,即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它涉及经济、政治、法律等诸多领域。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所以是相对的,绝对公平是不存在的。2、经济生活中的公平:(1)主要指收入分配中的公平。即付出的劳动与自

9、己的所得收入相一致,这种公平也是相对的。(2)收入公平不等于平均主义,否则只会导致奖懒罚勤。如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分配体制及导致的结果。(3)允许适度收入差距的存在。“度”是能够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4)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和谐和稳定。过度:那么怎样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呢?设计意图:从近到远,从具体到抽象,通过让学生探究案例,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公平的含义,特别是正确全面理解经济生活中的分配公平,反对把这一公平与平均主义划等号,它也是相对的,强调付出的劳动与收入相挂钩,认识公平的重要意义,树立公平意识。活动二:面对现状,出谋划策教师活动:

10、1.用多媒体呈现背景材料材料一:我国基尼系数变化年度1978199420032005200620072008基尼系数0.180.370.4560.4590.480.490.65注:基尼系数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低于0.2,表明收入高度平均;0.20.3之间比较平均;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悬殊。0.4是差距过大的警戒线。材料二: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转轨时期,工资分配领域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例如,1990年至2005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从53.4%降至41.4%;

11、同期企业所得占GDP的比例从21.9%增加到29.6%。2.多媒体出示探究题:(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2)请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几条合理化建议并简单陈述理由。学生活动:(1)阅读和理解材料所包含的信息。(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上述问题并发表见解。每组指定专人记录,专人发言。教师活动:(1)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合作探究和展示观点,注意提示学生探究方向要正确,注意调控课堂。(2)归纳、补充、整合学生观点,指出: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又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的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的比例有所下

12、降。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因为这一制度把劳动者的劳动付出与所得直接联系在一起,把按生产要素取得的收入合法化制度化,相对比较公平,可以为我国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第二,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工资,逐步建立最低工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以为这既有了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调动个劳动者积极性,也有利于合理调节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第三,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

13、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出现严重两极分化,实现分配公平。设计意图:教师呈现具体的事实,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感悟理解我国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迫切性,同时从主人翁的角度为解决这一问题出谋划策,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关注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同时认同国家为解决这一问题出台的重要举措。二、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活动一:感悟漫画中的经济学道理教师活动:1通过多媒体展示三个和尚没水吃漫画。2.呈现探究题:(1)漫画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和尚越来越多效率却越来越低。请你据此解释何谓效率吗?(2)你认为可以怎样提高其效率,

14、让三个和尚都有水喝?学生活动:观察漫画,依据教师要求,自主探究上述问题,发表见解。教师归纳学生观点,分析难点。从漫画中和尚越来越多效率却越来越低可以看出效率就是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也就是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收益。同时说明: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有重要影响。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那么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所以通过改变分配方式可以调动和尚挑水积极性,来改变吃水的现状。最后呈现资料,适度引申:资源人均占有量低,我们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大量资源的消耗,效率低下。这两组数据警示我们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节约资源

15、、提高效率,走集约型的路子。材料1: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水资源为1/4,森林资源为1/5 耕地资源为1/3 石油为/10,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为世界人均的1/2。材料2:一个单位GDP的能耗比较:日本1;意大利1.33;法国1.5;德国1.5;英国2.17,美国2.67;加拿大3.5;中国11.5。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呈现漫画创设情境,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思考探究,进而深刻理解效率的含义,高效与低效的区别,认识我国走集约型经济发展道路的紧迫性,树立效率意识。活动二:辩论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底是坚持效率优先还是公平优先(活动设计及评价量规附后)教师活动: 1、课前布置任务,辅导学生做好准备。2、课堂通过多媒体出示双方辩题:正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效率优先 ;反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公平优先学生活动:1、以组为单位,提前准备有关内容如:辩论会的基本程序、规则,辩手的主要职责及如何合作,有说服力的证据等。2、正反双方辩手进行辩论,主要涉及三个环节:陈述观点自由辩论总结陈词3、非辩手发表见解。4、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