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11 山坡羊 潼关怀古教学设计3 长春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924166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11 山坡羊 潼关怀古教学设计3 长春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11 山坡羊 潼关怀古教学设计3 长春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11 山坡羊 潼关怀古教学设计3 长春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11 山坡羊 潼关怀古教学设计3 长春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11 山坡羊 潼关怀古教学设计3 长春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 11 山坡羊 潼关怀古教学设计3 长春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 11 山坡羊 潼关怀古教学设计3 长春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在这里,召开私营企业家联谊会,借此机会,我代表成都市渝中工商局、渝中区私营企业协会,祝各位领导新年快乐、工作愉快、身体健康,祝各位企业家事业兴旺山坡羊潼关怀古1教学目标 1、推敲品味诗歌的语言,初步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2、反复吟咏诵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3、学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学会借景抒情感怀,提高写作能力。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于爱国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是很抽象的理解,所以讲解这首诗时,要尽量创造情境,让学生投入。配合语文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取朗读、品读等多种阅读方式,学生自我发现法和教师启发诱导相结合的方法,真正

2、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启发学学生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歌内涵。展示潼关地形图。3重点难点 1、通过多读多背,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语感和悟性,同时有效地积累诗词曲知识。2、了解文章创作背景,通过抓住诗歌关键字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山坡羊潼关怀古 诗歌导入,揭示课题生:观刈麦背诵。师:作者“私自愧”的原因?(提问)用原文回答。生:“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师:这首诗中我们能体会到,百姓生活在疾苦之中。在历史的长河中,秦始皇、汉武帝无疑都是英雄霸主,叱咤风云,他们在建立丰功伟绩的同时也给人民带来了苦难,有位诗人他在曲中给予了人们深切的人文关怀,今天我们来

3、学习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活动2【讲授】作者写作背景题材介绍教学过程 作者简介:张养浩元代著名散曲家。张养浩(12701329)59岁,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官至礼部尚书。以直言敢谏著称。弃官归隐后,因关中大旱,被召为陕西行台中丞,治旱救灾,积劳成疾而死。写作背景:这首小令是作者在陕西任上写的。潼关地势险要,秦汉以来许多王朝统治的中心。尽管统治者兴废无常,但人民遭受的苦难始终未变。他深刻指出,历史上任何朝代的替换,带给人民的都是苦难。曲曲是元代新兴的体裁。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戏曲,一种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说唱,包括套曲和小令。散套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小曲子为独立单

4、位。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自主学习】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音峦(lun)踌(chu)蹰(ch)阙(qu)兴(xng)2、题目分析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山坡羊”是。“潼关怀古”是3、自由读课文(使学生排除朗读疑难,为理解文意作铺垫。)4、齐读(要求读准字音。)5、整体感知、联合施教(1)、初步感知课文,理解文意,让学生自主品读和翻译课文,并随机抽查提问。翻译:华山的峰峦相连,如四面八方聚拢而来,黄河的波涛洪流如雄狮怒吼,震地撼天,凶险的潼关要道就在华山黄河之间。遥望古都长安城,思绪万千,心绪纷乱。经过秦汉遗址令人伤心万千,无数宫殿都化作了废墟和泥土。一朝兴起,百姓要受苦。一朝灭亡

5、,百姓还是受苦。张养浩赴陕西途中登临潼关古塞,怀古思今,写下了这一抒情名篇。前三句写登临潼关所见,由远至近,既是写景也是抒情,含蓄地表达了心中波澜起伏的情感。“聚”和“怒”写出了山河的动态与灵性,将山的雄伟与水的奔腾之势勾勒出来,有力地烘托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悲愤伤感之情。“望西都”四句点题怀古,面对昔日帝都的遗址,作者展开充分的想像,突出了历史的变迁。最后两句一语道破封建社会朝代兴亡的本质。从历史的变革中,从兴亡的对比里,作者把人民的悲惨命运揭示出来,既是历史的概括,也是现实的反映,深化了全曲的思想内容。这首散曲意蕴深邃,感情悲愤沉郁,雄浑苍茫的景色、真挚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使得

6、全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总体解构课文,排出疑难问题后,学生登台分析讲解课文,老师退居台下听课。事后再由师生协同总结,补充其不足之处。(意图: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和新课改的精神,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独立思考后个别提问:按写景、抒情、议论给这首曲划分成三个层次。?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结合后两句来理解)明确:学生在分析讲解过程中首先,抓住关键字:聚、怒、望、行、兴、亡;其次,分析意境,引领大家领悟课文情感;最后,深化主旨发表自己观点,总结文意。第一层(头三句):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第一句,写

7、重重叠叠的峰峦。“聚”: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怒”:一方面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另一方面把河水人格化,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黄河水是无生命的,“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第三句,写潼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奔流的险隘之处。也由此引发下文的感慨。第二层(四一七句):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第四、五句,写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感慨横生,激愤难

8、平的样子。第六、七句,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点出了无限伤感的原因。面对繁华过后的废墟所发出的“伤心”实乃悲凉:为秦汉旧朝统治者悲凉。“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百余里。”后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见史记?项羽本纪)故曰:“阿房一炬”。杜牧阿房宫赋:“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为百姓悲凉。秦汉的一宫一阙都凝聚了天下无数百姓的血和汗,秦王朝为彰显一个时代的辉煌,集国之全力塑起阿房、未央之建筑,民之苦不可言;然而辉煌过去,随即而来是朝代的变换,百姓在战争中苦不堪。第三层(末四句):兴,百姓

9、苦,亡,百姓苦。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是全曲之眼。“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正因为这两句使得这首曲的境界大大高出同题材的其它作品。这首曲可贵之处在于它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有对老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与关怀。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形成一体。(3)、总结并拓展深化积累反映百姓的苦难,关注、同情百姓是我国历代知识分子的自觉行为,是我国诗歌、散文的思想精华,是我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我们学过的诗歌、散文中还有哪些名句反映了这个

10、主题?(学生先搜集,再出示课件)附: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张俞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与学生一起品读、感悟、领会诗文之美,诗人之情,同时联系课文,总结全文。(明确:这首小令语言精练,形象鲜明且富有人民性,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作者借凭吊潼关古迹,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表现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也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不顾人民死活的统治者的愤慨。)活动3【测试】随堂检测、查缺补漏 (1)学生讨论诗歌的朗读基调,三个部分的语调、语速变化。明确:全诗表达了诗人沉痛、愤慨之情,感情强烈、率直。写景部分大处着笔,意境开阔,要读出雄浑气魄;抒情部分要表达“踌蹰”“伤心”情绪,语调沉郁,语速稍缓;议论部分是诗人怀古伤今,情感喷发,应读出悲愤难当的语气。(2)当堂背诵山坡羊潼关怀古。认真组织会员学习,及时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将新的法律和规章,传达到会员,协会编印了会员之家宣传资料共四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