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920671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西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西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广西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广西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体,其体积比分子还小B很长的火车一定不可以看做质点C给正在参加吊环比赛的陈一冰打分时,裁判们可以把陈一冰看做质点D若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无影响,即可把物体看做质点2两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甲的加速度为,乙的加速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B甲做加速运动,乙做减速运动C甲物体某1s末的速

2、度总是该1s初速度的2倍D乙物体某1s末相对于前1s初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为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一定的物体,无论处于什么地理位置,重力都相同B任何形状规则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C人在地面受到重力的同时,也对地球产生引力D在太空中飞行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4一辆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初速度为,运动28m后速度增大到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段运动所用时间为4sB这段运动的加速度是0.5m/s2C自计时开始,2s末的速度为6.5m/sD自开始计时起,运动28m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为7m/s5如图所示是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又同时到达M点,下列

3、说法正确的是A从N到M的过程中,A的平均速率最大B三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C三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不相同D到达M点时A的瞬时速率最大6钢球A、B从同一高塔下落,当A自塔顶自由下落2 m时,B自塔顶下方6 m处自由下落,两钢球同时到达地面,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10 m/s2,则塔高为A24 m B16 m C12 m D8 m7 将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5s内物体的 A路程为20mB平均速度大小为5m/s,方向竖直向上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m/sD位移大小为25m,方向竖直向上8下列各图中,物体A均处于静止状态,关于A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4、正确的是AA A A B C D 9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4 s内与第2 s内的位移之差是12 m则可知 ()A第1 s内的位移为3 m B第2 s末的速度为8 m/s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 m/s2 D物体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为27 m/s10如图,折线是表示物体甲从A地向B地运动的xt图像,直线表示物体乙从B地向A地运动的xt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26 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B乙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大小为5 m/sC从计时开始至甲、乙相遇的过程中,乙的位移大小为40 mD在t8 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C11一物体以4ms的速度从斜面底端滑上光滑斜面,途经

5、A、B两点,已知它在A点时的速度是B点时的2倍,由B点再经0.5s物体就滑到斜面顶端C,速度恰好减至为零,A、B间相距0.75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1m/s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C斜面总长度为4mD物体从斜面底端运动到B点的时间为1s12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若图中OPQ的面积为s0,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s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时相遇,则B若时二者第一次相遇,则到这次相遇甲走了C若时二者相遇,则时二者还会再次相遇D若时二者相遇,则到二者再次相遇时乙共走了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2分)13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

6、,被测弹簧一端固定于A点,另一端B用细绳绕过定滑轮挂钩码,旁边竖直固定一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当挂两个钩码时,绳上一定点P对应刻度如图乙中ab虚线所示,再增加一个钩码后,P点对应刻度如图乙中cd虚线所示,已知每个钩码质量为50克,重力加速度g=9.8m/s2,则被测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挂三个钩码时弹簧的形变量为_cmdbcaBA14在研究某物体的运动规律时,打点计时器打下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 Hz,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打点未画出由刻度尺已读得以下数据: BC间距离、CD间距离、DE间距离、EF间距离、FG间距离。(1)由刻度尺读得AB间距离_cm(

7、2)打B点时物体的速度 _ (用x1、x2及相邻计数点周期T表示);(3)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_ m/s2;打A点时物体的速度_ m/s。(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三、计算题(共40分)15(8分)汽车在平直公路以10m/s的速度匀速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汽车此后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1)5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2)前5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16(14分)我国不少省市ETC联网已经启动运行,ETC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简称,汽车通过ETC通道的流程如图所示,在距收费站中心线前d12 m的距离内速度不能超过v24 m/s。某辆汽车以v112 m/s沿直线匀速朝收费站行驶,驾驶员在

8、距区域d前端某处开始刹车制动使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制动加速度大小为a1=4m/s2,到达d区前端速度刚好减到,并匀速通过d区,过了收费站中心线后马上以a2=2m/s2匀加速恢复至,然后匀速正常行驶。求: (1)驾驶员应在距匀速行驶区前端至少多远处开始制动;(2)因设置收费站而使汽车耽误的时间。17(18分)A、B两车在同一直线上向右匀速运动,B车在A车前,A车的速度大小为v18 m/s,B车的速度大小为v220 m/s,如图所示。当A、B两车相距时,B车因前方突发情况紧急刹车(已知刹车过程的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 m/s2,从此时开始计时,求:(1)A车追上B车之前,两

9、者相距的最大距离;(2)A车追上B车所用的时间;(3)从安全行驶的角度考虑,为避免两车相撞,在题设条件下,A车在B车刹车的同时也应刹车的最小加速度。高一上学期段考物理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DDCCADBDADADBCBCB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2分)13.(1)70 (2)2.1014. (1)1.40 (2) (3)0.30 0.13 三、计算题15.(8分)(1)对汽车,加速过程,有5s时, (2分)得 (2分)(2)前5s,有 (2分)得 (2分)16. (14分)(1)对汽车,减速过程,有 (2分)得 (1分)

10、(2)对汽车,减速过程 (1分) 匀速过程,有 (1分) 加速过程,有(1分) (2分)汽车通过的总位移: (2分)总时间:(1分)如无收费区,则汽车以通过相等位移的所需时间:(2分)汽车被耽误时间:(1分)17. (18分)(1)当A、B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此时有(2分)解得, (1分) 对A车,(2分)对B车,(2分)则最大间距:(1分)(2)B车刹车停止运动时间:(1分)B车位移(1分)此时A车位移(1分)而,可见A车并未追上B车,故B车停止后A车才追上(1分)A车追上B车的时间(1分)(3)A刹车减速至0时刚好追上B车时加速度最小,则有(3分)代入数据解得(2分)1. 【答案】D2

11、.【答案】D 3. 【答案】C4.【答案】C 【解析】由得这段运动所用时间为t=4s,代入得加速度为0.5 m/s2,A、B正确;自计时开始,2s末的速度为7m/s,C错误。运动28m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为7m/s,D正确5. 【答案】A 【解析】平均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从N到M的路程最大,故A的平均速率最大,A对B错。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三质点在相同时间的位移相同,故它们的平均速度相同,C错。根据该题所给的条件,不能比较在M点时的三个质点的瞬时速率大小关系,D错。6 【答案】D【解析】设钢球A下落的时为,塔高为,钢球B的运动时间为,由,得s,由 ,又,代入数据解得,D正确。7. 【答案】

12、 BD 【解析】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上升的时间为,从最高点开始2s内下落的高度,所以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位移大小:45-20=25m,方向竖直向上,故A错误D正确。速度改变量的大小:。故C错误。平均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故B正确。故选BD。8. 【答案】AD9. 【答案】AD【解析】根据得,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则第1 s内的位移,故A正确,C错误;第2 s末的速度,故B错误;物体在第5 s内的位移,则物体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10. 【答案】BC 【解析】根据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知在2s-6s内,甲的速度为零,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由于乙的图象是直线,直线的斜率不变,说

13、明乙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大小,故B正确;由图象可知,t=8s时甲乙相遇,此过程中乙的位移大小为,故C正确;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大小等于物体运动的速度,由图象可知:t=8s时,而乙的速度,二者速度大小不相等,故D错误。所以BC正确,AD错误。11. 【答案】BC 【解析】从A到B,有,而,从B到C,有解得:, ;从斜面底端到C点,有,解得;从斜面底端运动到B点的时间:12. 【答案】BD 【解析】由图线可知:, 可得。若时相遇,则: ,则 ,A错误;若时相遇,则到这次相遇甲走的距离, B正确。若时二者相遇,则到时间内,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时二者不会再次相遇,C错误;若t=t0时二者相遇,则,再经时间t二者再次相遇,则: ,解得即时刻两者再次相遇乙又运动的距离: ,又前t0时间内乙的位移x1: 则从开始到二者第二次相遇,乙共走了: ,D正确;故选B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2分)13.(1)70 (2)2.1014. (1)1.40 (2) (3)0.30 0.13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有求得A点速度为0.13m/s-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