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1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920646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6.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1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1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1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1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1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1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1新人教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1,了解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2,了解周王室衰微的史实,3,识记诸侯争霸的人物, 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学习目标导航,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1. 农业: 2. 手工业: 3. 商业:,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 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有所发展,出现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周王衰落 纷争四起,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西周灭亡,周平王,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东周开始,东周,西周,镐京,洛邑,犬戎,河,水,渭,水,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材料一:西周强盛时王室的土地长达千里以上。

2、平王东迁后只剩下方圆六百里之地。地盘在一天天缩小。 西周强盛时王室有强大的军队,兵力达14万人以上。平王东迁后王室甚至不足1万了。 东周时期王室财政越来越拮据,经常向诸侯国“告饥”“求金”。 整理自北师大版历,1、周天子地位衰落,诸侯势力变得强大。,2、争夺土地、财产、人口和权力。,论从史出,材料一: 为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几个大的诸侯国之间,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 整理自北师大版历史教科书教师用书,诸侯争霸的原因,春秋烽火 诸侯争霸,读课文“春秋争霸”部分,完成下列问题,1.东周在什么时间由谁建立,都城定在哪里?,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史称东周。

3、,2.东周分为哪两个时期?各自的起始年代是多少?,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3.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哪些?,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你只有3分钟的时间,周天子地位衰落,诸侯不 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 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 得首领地位,成为“霸主”。,活动一:看图说史,争霸背景:,争霸目的:,春秋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活动二:看图说史,4. 晋文公 终成霸主,3.晋军 “退避三舍”,2. 楚成王的礼遇,1. 重耳流亡,当年晋国内乱,我曾流亡于各国19年,历尽艰难重新回国后,虽然我已62岁,但我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国家很快强大。城濮(p)之战

4、中我退避三舍,打败了中原争霸最主要的对手楚国,终成霸业。,我决心改革,富国强兵,终于一鸣惊人,成为霸主问鼎中原。,我当大王后,总是贪图享乐,天天吃喝玩乐,不理朝政。,大臣们常劝我,我也不听,甚至还下令:谁敢再劝,就砍谁的头!,后来有位大臣用“五彩鸟”的隐语劝我,我决定痛改前非。,1,2,3,4,哎,当年因为和吴国硬拼,结果吃了眼前亏,惨败,我只好前往吴国求和投降,并甘当人质,给吴王夫差当马夫,受尽羞辱,回国后,我立志报仇,为不忘亡国之耻,卧薪尝胆,并励精图治,终灭吴国,称霸一时。,越王勾践,活动三:小小辩论赛,孟子曾说过:“春秋无义战”,对这句话,你怎样看?,积极,消极,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和

5、痛苦。,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局部统一; 促进各民族间的民族融合。,趣味故事 历史智慧,晏子使楚,看图说史:请你生动地讲一个历史故事与大家分享。 畅所欲言: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田忌赛马,负荆请罪,分享感悟,心有灵犀,请说出本课中,与下列成语/典故相关的历史人物,1 .“三家分晋”的三家是( ) A.齐、楚、韩 B.赵、燕、魏 C.韩、赵、魏 D.楚、魏、秦 2.战国七雄中,地处最北和最南的分别是( ) A.齐和秦 B.燕和楚 C.韩和赵 D.赵和楚 3. 下列即属于春秋时期又存在于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 A.齐国 B.晋国 C.楚国 D.赵国,牛刀小

6、试,1. (2012东营)齐桓公、晋文公成为春秋时期霸主的相同因素有 ( ) 以“尊王攘夷”为口号 发展生产 整顿内政 注重军队建设 A B C D 2.(2012山东泰安)观察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你会发现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该诸侯国是( ) A晋 B齐 C楚 D秦,中考链接,3.(08临沂中考)“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 )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4.(09黄冈中考)论语中说“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人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 A夏朝 B商朝 C西

7、周 D春秋 5.(09太原中考)晋文公称霸,三家分晋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统一多民族国家,中考链接,一箭之仇,公元前685年,齐襄公死了,他的长子纠和次子小白回国奔丧,均想继位。途中,纠的谋士管仲射了小白一箭,从此结下深仇。小白即位后,号称齐桓公。鲍叔牙屡向桓公荐贤,说管仲乃是天下奇才,倘能重用,必兴齐国。齐桓公以社稷为重,捐弃前仇,重用管仲,从而使齐国成为春秋霸主。,老马识途,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齐桓公和丞相管仲讨伐孤竹国,被敌军骗到了沙漠地带。看看天晚,但见白茫茫一片平沙,黑黯黯千重惨雾,冷凄凄数群啼鬼,乱飒飒几阵

8、悲风。管仲说:“久闻北方有旱海,是极厉害之处, 就是此地,不可前行。”急教传令收军,带来火种,遇风即灭,吹之不燃。随行军士,各各敲金击鼓,一来以屏阴气,二来使各队闻声来集。管仲见山谷险恶,急教寻路出去,却东冲西撞,盘盘曲曲,全无出路。管仲说:“我知道老马识途,老马多从漠北而来,可择老马数头,观其所往而随之。”桓公依其言,取老马数匹,纵之先行,委委曲曲,遂出谷口。 后人有诗云: 蚁能知水马知途,异类能将危困扶。 堪笑浅夫多自用,谁能舍己听忠谟。,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以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退避三舍。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

9、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楚庄王于公元前614年继位。登位三年,不发号令,终日郊游围猎,沉迷于酒色,并下命:“有敢谏者,死无赦!”大夫伍举冒死进谏,喝得正痛快的楚庄王很不高兴。伍举请他猜谜语“有一只鸟停在宫殿内,三年不飞不鸣,这是什么鸟啊?”庄王答:“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于是,庄王罢淫乐,亲理朝政,并举伍举、苏从担任要职。这就是“一鸣惊人”的来历。后任用孙叔敖为令尹,讲求得失,稳定了政局,发展了生产,从而为楚国的争霸奠定了基础。,一鸣惊人,公元前606年,楚庄王想取周而代之,就借朝拜天子的名义,到周王室去问九鼎的大小轻重,结

10、果在周大臣王孙满那里碰了一个软钉子。王孙满说:“统治天下在乎德而不在乎鼎。”庄王很不服气地说:“你不要依仗九鼎,我楚国有的是铜,我们只要折断戈戟的刃尖,就足够做九鼎了。”王孙满说:“大王您别忘了,当初夏禹是因为有德,天下诸侯都拥戴他,各地才贡献铜材,启才能铸成九鼎以象万物。后来夏桀昏乱,鼎就转移给了商;商纣暴虐,鼎又转移给了周。如果天子有德,鼎虽小却重得难以转移;如果天子无德,鼎虽大却是轻而易动。周朝的国运还未完,鼎的轻重是不可以问的。”庄王无话可说。从此以后,人们就将企图夺取政权称为“问鼎”。,问鼎中原,围魏救赵,桂陵之战,围魏救赵发生在公前354年,魏国大将庞涓率军八万,包围赵国都城邯郸。第二年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命孙膑率军解邯郸之围,孙膑却率军进兵魏国。这是孙膑采取的避实击虚的方针,置魏军于被动地位。魏国内部空虚,都城大梁告急,庞涓赶忙从赵撤军,回师自救,当疲惫之师魏军行至桂陵时,被早已埋伏在此的齐军打得大败,生擒魏将庞涓,不久被放回 国,再度为将。孙膑妙计,花最少的力气获得最大的成功。围魏救赵之役从此成为经典的战例,千百年来不断被人们研究,借鉴和传颂。,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打败。,纸上谈兵,东方六国再也 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