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5 戏剧、说明文(2 长亭送别)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919260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版)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5 戏剧、说明文(2 长亭送别)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浙江专版)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5 戏剧、说明文(2 长亭送别)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浙江专版)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5 戏剧、说明文(2 长亭送别)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浙江专版)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5 戏剧、说明文(2 长亭送别)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浙江专版)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5 戏剧、说明文(2 长亭送别)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专版)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5 戏剧、说明文(2 长亭送别)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版)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5 戏剧、说明文(2 长亭送别)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5:戏剧、说明文(2长亭送别)李仕才1成语积累(1)劳燕分飞:比喻人别离(多用于夫妻)。(错点提醒:此成语的对象多用于夫妻。)(2)举案齐眉:东汉梁鸿与妻子孟光非常相爱,每次吃饭,孟光都把端饭的盘子举得高高的,对梁鸿表示敬重。后人用来形容夫妻相敬。(错点提醒:此成语只用来形容夫妻之间的敬爱之情。)(3)蜗角虚名:微不足道的名声。(4)蝇头微利:微不足道的利益。(5)杯盘狼藉: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2通假字却告了相思回避同“_”,_答案恰才,刚刚3古今异义(1)却告了相思回避古义:_今义:让开,躲开。(2)奈时间怎不悲啼古义:_今义:物质运动中的一种存在方式,由过去、

2、现在、将来构成的连绵不断的系统。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有起点和终点的一段时间。时间里的某一点。(3)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古义:_今义:挣扎。(4)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古义:_今义:搀扶;扶助,护持。答案(1)停止,结束。(2)眼下,眼前。(3)争取,博取。(4)留意。4一词多义 (1)疏(2)与(3)共(4)系(5)将答案(1)形容词,稀疏/动词,疏远/动词,陈述(2)介词,同,和/介词,给/动词,给,嫁给/动词,结交,亲附(3)连词,和/同“供”,供应,提供(4)动词,拴/动词,挂,关联/动词,拘囚(5)动词,拿/介词,把/介词,拿,用,把/动词,扶持/动词,请/

3、连词,和/动词,拿/副词,将要5词类活用(1)北雁南飞:_(2)伯劳东去燕西飞:_(3)松了金钏;减了玉肌:_答案(1)名词作状语,向南(2)名词作状语,向东;向西(3)使动用法,使松;使消瘦6说出下列句式类型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_答案宾语前置句一、语言基础及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谂知(nin)筵席(yn)胸臆(y) 口占一绝(zhn)B白泠泠(ln) 相偎(wi)栖迟(q) 凄凄惶惶(q)C赓续(n) 玉醅(pi)揾做(wn) 挣揣(chui)D萧瑟(s) 憔悴(cu)顷刻(qn) 杯盘狼藉(j)答案B解析A项“谂”读shn。C项“揾”读wn,“揣”读chu

4、i。D项“顷”读q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筵席煎熬墓秋亲眷B蹙眉 携手 顷刻 厮守C狼藉 淋漓 解剖 讫今D罗帏 青鸾 暮蔼 胸臆答案B解析A项墓暮。C项讫迄。D项蔼霭。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词义最接近的一项是()A却告了相思回避B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C淡烟暮霭相遮蔽D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答案C解析A项古义:停止,结束。今义:让开,躲开。B项古义:争取,博取。今义:挣扎。D项古义:留意。今义:搀扶;扶助,护持。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北雁南飞B伯劳东去燕西飞C蜗角虚名,蝇头微利D年少呵轻远别答案C解析C项“微”即小,无活用现象。A项名词作

5、状语,向南。B项名词作状语,向东;向西。D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把看得很轻。5下列句子中,属于化用或改造古人诗词名句的一项是()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A BC D答案A解析“碧云天,黄花地”由范仲淹苏幕遮词“碧云天,黄叶地”化用而来。“伯劳东去燕西飞”语出乐府诗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后化为成语“劳燕分飞”,喻别离。“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出自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6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

6、是()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A排比对偶比喻比喻B排比 比喻 对偶 比喻C排比 拟人 引用 拟人D比喻 对偶 引用 拟人答案B解析句运用排比手法列举秋天的景色。句把酒和食物比喻成土、泥。句是典型的对偶手法。句把玉醅比喻成水。7在横线上补写出空缺的句子。 (1)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_?总是离人泪。(2)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_。(3)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_,_。(4)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_,_。答案(1)晓来谁染霜

7、林醉(2)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3)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4)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二、阅读理解训练8下列对长亭送别中【端正好】一段戏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A前四句,写秋天、秋地、秋风、秋雁,天碧、地黄、风紧、雁飞,有声有色,动静相间;既是写秋天的实景,又暗含着离人的伤感。B这首曲词的前四句,由范仲淹苏幕遮一词“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四句演化而来,同为离别渲染气氛。C最后是个设问句,先暗中点明离别的具体时间“晓”,然后借景抒情,一问一答,是离人的泪染红了遍野的霜林,读来催人泪下。D整首曲词,借对秋景的描写,构成萧瑟凄凉的氛围,与主人公的离愁别恨相融合,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答案B解析B项“同为离别渲染气氛”说法不当。范仲淹苏幕遮中的四句词由上而下、由小到大、由近及远,写出一派俊爽空灵的境界,并不是为离别渲染气氛。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