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计生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计划

上传人:bub****888 文档编号:60918197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77.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计生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卫生计生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卫生计生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卫生计生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卫生计生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计生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计生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计划(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卫生计生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计划一、2018年卫生计生工作措施及成效(一)强化综合管理,计生服务水平持续提升。1.主要考核指标明显优化。全县新生儿共出生18708人,出生率16.45,综合性别比110.42,一孩性别比107.01,二多孩性别比105.71,新婚率8.63,政策内二多孩出生早孕发现率34.94%,一孩孕情掌握率92.53%,二多孩孕情掌握率91.43%,政策外多孩占总出生比例为4.98%,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90.32%。2.服务管理改革不断深化。坚持便民服务,落实首接责任制,及时进行登记、审批简化办证流程,改进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本统计年度,共办理生育证5

2、21例,监测生育服务登记15117例,监测光荣证259例,办理及时率和准确率均为100%。共收到协查信息3834例,收到外乡街审核信息115例,核查及时率为100%。2018年9月份上报政策内出生14630人,办证14266人,上报政策内出生办证率为97.51%。3.性别比综合治理得到强化。强力落实“宣传教育、孕情监测,利益导向,完善制度、督查调度、纳入考核”的工作机制,性别比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加大“两非”案件查处力度,全县共办理“两非”案件33起,结案22起(大案8起、次要案3起、一般案件11起),33起案件中有刑事案件7起(刑拘3人)、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案件10起、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3、案件5起、一般案件11起,罚款18多万元。4.利益导向机制逐步完善。全县奖扶对象1658人,特扶对象135人,扩面对象3308人,手术并发症60人,双女户绝育3人,节育奖励全覆盖3396人,共兑现奖励金534.23万元。享受老年护理补贴22例,其中中度11例,轻度7例,重度4例,兑现8.04万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优待计生家庭33645人,兑现资金 123.93万元。5.流动人口管理有所加强。开展了流动人口信息化管理工作,落实“周调度、月监测、季考核”考评机制。大力推进流动人口区域协作,在宁波建立xx籍流动人口计生协,发展会员110人。强化平台考核监测力度,平台信息反馈率、及时率、规范率均达

4、100%。开展了留守儿童健康关爱工程活动。6.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落实工作责任,认真清理比对,将WIS上报的新婚、怀孕、出生、节育等信息与各类平台人口信息进行清理比对,彻底排查信息误差;入户核查纠错,将全部的误差名单分村打印,交镇、村卫生计生干部进村入户逐个核查。组织人员对卫生计生部门各类平台以及与公安、民政等相关部门间信息核对,确保卫计平台间、部门平台间信息准确一致,做到帐帐、帐机、帐实一致,提高了信息化应用水平和统计管理质量。(二)深化综合医改,卫生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一是深入推进医共体建设。认真落实“基层首诊、急慢分治、双向转诊、连续服务”的分级诊疗要求,明确县镇村三级医疗机构病人诊治范围

5、,严把住院指征,合理收治病人。严格病人转诊管理,建立了转诊信息系统,促进逐级转诊和双向转诊制度的落实。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调整了转诊报补政策,有效遏制县外无序转诊。牵头医院加大帮扶力度,投入资金达1000万元。积极探索县级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通过多管齐下,综合施策,我县医共体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县外住院病人开始下降,住院率持续增加势头得到遏制。二是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县镇村三级医务人员组成1+1+1固定团队,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共同为居民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在签约服务的同时,通过约定转诊方式,培养和引导居民养成“有序就医、履约转诊”的习惯,提高县域内就诊率。目前,家庭医生有偿签约率8.25%,

6、其中,重点人群有偿签约率32%。三是建立健全基层用人机制。制定了xx县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招聘和培养的实施意见,xx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县管乡用”机制的实施意见。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为乡镇卫生院补充了20名短缺的技术人才。四是开展“xx名医”和“最美村医”评选活动。制定了xx名医评选活动实施方案、最美村医评选活动实施方案,通过评选一批“xx名医”和“最美村医”,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聚集效应,有效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需求,把病人留在基层、留在县内。(三)完善政策措施,卫生民生工程扎实推进。一是实施健康脱贫兜底“351”及建档立卡贫困患者慢性病费用补充医疗保障“180”工程。截至目前,贫困人口“

7、180”补充医保补偿997人次(含追补148人次),补偿金额24.87万元(含追补4.68万元)。二是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018年全县参合人数950296人,参合率为98.15%。截至目前,政策范围内住院实际补偿比78.05%。已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三是落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目前大病保险补偿1886人次,基金支出1756.48万元,支付比例达71.09%。四是实施医疗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工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5人,培训地点分别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芜湖市中医院;儿科医师转岗暨骨干医师培训2人,培训地点在安徽省儿童医院;全科医师转岗培训14人,培训地点分别在淮北市人民医

8、院、淮北市中医院。五是抓好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人数912646人,规范化电子建档率89.37%;适龄儿童免费接种第一类疫苗257798剂次、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6.99%,建卡率10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分别是85.1%,85.01%,90.2%;65岁以上老年人规范管理人数98274人,规范管理率83.85 %;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人数99044人,规范管理率91.95%;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人数24374人,规范管理率93.64%;登记在册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率84.83%;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率10

9、0%,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比率100%;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61.09%;报告发现的结核病患者管理率100%;健康教育完成规定的序时进度任务。六是强化妇幼健康工作。免费婚前健康检查项目2018年度目标任务16000人,截至目前,完成婚检人数15103人,完成率94.39%,婚检率89.74%,疾病检出人数1225人,疾病检出率9.12%,超序时进度完成目标任务。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2018年度目标任务11000人,截至目前,全县各定点医疗机构共上报补助农村孕产妇10073人,完成任务率91.57%,超序时进度完成目标任务。(四)坚持预防为主,疾病防控工作成效明显。一是加强传染病防

10、控工作。加强人感染H7N9流感防控和落实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全年共监测肠道腹泻病1732例。加强艾滋病防控工作,免费抗病毒治疗229人,救治特困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114人。加强结核病防控工作,登记管理肺结核病人449例,救治贫困结核病患者72例,处置学校结核病疫情3起。二是加强地方病防治工作。加强疟疾防治工作,巩固消除疟疾成果。开展了碘盐及碘缺乏病病情监测监测,对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进行地调查。三是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积极开展健康素养66条宣传,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巩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成果。完成首诊测血压98640人,恶性肿瘤报告2850例,心脑血管事件上报5216例,完成全年任务

11、的80.91%。开展了“万步有约”职业人群激励健走大赛,受到国家表彰。四是加强卫生应急和食品风险监测工作。加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保障能力。积极开展食品风险监测工作,共采样21类143份样品,完成市卫计委下达的目标任务。(五)坚持统筹推进,其他重点工作有所突破。1.卫生监督工作不断强化。一是严格行政审批。积极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提速建设,按照“协调相关、全程监督、限时办结”的原则,明确职责、完善程序,规范卫生计生行政审批行为,为广大服务对象提供高效便捷的优质服务。二是强化综合监督。加强医疗机构监督,严厉打击非法行医,立案查处79起。全面启动医疗机构及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工作

12、。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开展了“四小”行业专项整治,监督覆盖率达到了100%。加强生活饮用水和职业、放射卫生监督工作。认真做好学校及传染病卫生监督工作。2.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一是开展了第二十九个爱国卫生月活动。制定了xx县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实施方案(2016-2020),全县约3万人次参加了义务劳动,共清除卫生死角垃圾近5000吨。二是开展卫生单位创建工作。推荐4个行政村申报评选省级卫生村,1个机关单位申报评选省级卫生单位,4个机关单位申报评选市级卫生单位,10个行政村申报评选市级卫生村,已通过市级考评验收。三是开展省级卫生县城创建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加大宣传力度,全面完成主城区病媒

13、生物防制工作,并已申请省、市级病媒生物防制评估,待省爱卫办年底前调研暗访和考核验收。二、存在的问题从2018年省人口计生工作考核重点、考核内容,结合平时督查、检查、调度掌握的实际情况看,当前我县计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二难”:一是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难。我县流动人口较多,范围广,流动性强,落实宣传教育、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等工作难度大。二是群众满意程度提升难。满意度调查由于群众回答受到环境、情绪、时间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可控因素较多,提升满意度难度较大。卫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全县卫生资源分布不平衡,优质资源十分短缺,基层卫生基础条件相对较差,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

14、问题相当突出;二是深化医改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有待进一步加强,“三医联动”需要进一步推进;三是基层卫生和公共卫生工作存在薄弱环节,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有的政策措施停留在文件上,没有真正落地落实。三、2019年卫生计生工作计划2019年全县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市计生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落实好全面两孩政策,加强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控,着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扎实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努力提升出生人口素质和全县人民健康水平,建设人民满意

15、的卫生计生事业。(一)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一是强化宣传教育,转变群众生育观念,切实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二是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确保2019综合性别比控制在110以内。三是强化全员质量,提升信息化工作水平。四是全面实施两孩政策,实行生育登记制度,简化办事手续和流程,提高群众满意程度。五是强化基层网络,推进优质服务开展。六是强化民生建设,进一步完善利益导向机制。七是采取宣传、服务、利益导向、依法行政等多种措施,全面提高群众满意度。(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健全合理补偿机制,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人事薪酬制度,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大力改善医疗服务;

16、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创新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新模式,全面加强县域医共体建设;深化医疗保险管理制度改革,改革居民医保支付方式,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深化药品采购供应制度改革,完善药品质量安全监管,规范药品带量采购,调整药品医保支付参考价,强化药品监控监测;健全卫生计生综合监管体系,完善综合监管工作机制,加强全行业监管;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严格落实社会办医政策,推进中医药改革与发展,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三)着力抓好公共卫生工作。抓好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突出重点人群和重要项目,规范服务内容,发挥项目效益,认真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抓好卫生应急工作,及时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强疾控体系能力建设,做好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和疫情处置工作;落实国家免疫规划政策,保持较高的接种水平。规范一、二类疫苗的供应和管理,加强疫苗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的业务指导和检查,保障疫苗的安全供应和使用。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