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厚德外国语学校(高中部)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917245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赣州厚德外国语学校(高中部)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西省赣州厚德外国语学校(高中部)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西省赣州厚德外国语学校(高中部)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西省赣州厚德外国语学校(高中部)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西省赣州厚德外国语学校(高中部)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赣州厚德外国语学校(高中部)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赣州厚德外国语学校(高中部)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赣州厚德外国语学校(高中部)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论语中,“仁”字出现六十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孔子赋予“仁”以不同的概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自我克制,可算作仁或者接近于仁;出于环境的需要,一个人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叫做 杀身以成仁。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仁的学说已经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仁的学说具有丰富的层次和内涵C体现了儒家思想广泛的群众基础D孔子主张优先解决人生实际问题2战国时期,荀子曾说过:“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这表明

2、荀子强调()A小农经济的水平低下B生产工具比较落后C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D生态环境遭到破坏3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流动十分频繁,如:孙武,齐人,后为吴将军:荀子赵国人,游学于齐,三任“稷下学宫”“祭酒”:商鞅,卫人,西入秦,行变法令,相秦十年;李斯,楚人,为秦廷尉,丞相。由此可见,当时的人才流动()A导致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B促进百家争鸣现象的出现C推动列国变法运动的开展D助推新旧社会转型的演进4孔子认为,所谓“儒”者,不会因为处境困苦贫贱而灰心丧志,不会因为富贵而得意忘形,不会连累长辈,不会使官员糊涂。因为有这样的美德,所以才叫做“儒”。儒家主张()A无为而治B以法治国C兼爱非攻D克已复礼5他坚决批判

3、复古思想,讥笑复古派为守株待兔的人,他的思想非常适合当时的新兴阶级当权者的需要,后被秦王嬴政所采纳。“他”是()A墨子B韩非子C孟子D庄子6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举行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昭告世人对和平的捍卫。战国时期,宣扬“非攻”,谴责战争给人民造成灾难的学派是()A儒家学派B道家学派C法家学派D墨家学派7西汉时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分析皇帝颁布“罪己诏”受哪一学说或主张的影响()A“大一统”的主张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C“天人感应”学说D“三纲五

4、常”学说8朱熹认为8岁进入小学阶段,他花费了很大精力编著小学阶段的教材,其中小学一书最为著名,该书以立教、明伦、修身、稽古为纲。这反映出朱熹()A倡导经世致用的实学B是理学的集大成者C推动儒家伦理普及化D关注儿童全面发展9南宋时期,儒学家陈亮主张“以利和义,不以义抑利”,反对朱熹空谈义理,强调以民为本,坚持改革政弊,考求历代国家的成败兴亡、典章制度的兴废,希望以此寻出振兴南宋,转弱为强的途径。这说明()A朱熹之理学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B儒学内部开始出现分歧C儒学具有经世致用之内涵D孟子学说备受宋儒推崇10明中叶以后,王守仁标榜“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这引发了士大夫对君主圣贤偶像的怀疑,

5、此后,有些士大夫们一反陈规旧说,指责论语、直斥六经,张扬个性。这()A强调了人的自我价值B是西学东渐的产物C表达了民主政治诉求D是理学思想的创新11从图一到图二,反映出()A程朱理学到陆王心学B儒学道统确立与突破C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D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12南宋朱熹主张“格物致知”,而格物就是“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明代王阳明主张“内心反省”,以“致良知”。他们的共同之处是都强调()A道德修养B君主专制C科学真理D经世致用13下面分别是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和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图。由此可知,黄宗羲认为()A应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度B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君臣关系C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D统

6、治者应重视对百姓的教化14黄宗羲认为“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一思想的核心是()A维护封建礼教B提倡经世致用C批判君主专制D主张君主立宪15明清之际,有一位思想家,他发出了“保人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呼唤。梁启超将这句话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顾炎武D董仲舒16祖冲之的数学著作,在唐宋时失传。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清代康熙以后便无人过问,直到近代才从日本翻印回来。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方式缺乏质的变化B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C历代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艰难17“方家以磁石磨针锋

7、,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这种用磁石摩擦钢针指南针的技术记载于()A韩非子B武经总要C梦溪笔谈D萍洲可谈18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A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没有价值B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C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D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19齐民要术中“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功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反道,劳而无获”反映的农学思想是()A因地制宜B多种经营C商品生产D重农抑商20“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两千多年来,二十四节气在安排和指

8、导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这体现了我国()A古代天文学的发展B古代科学的实用性特点C古代手工业的发展D古代宗教迷信色彩浓厚21“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故天下咸称蔡候纸。”文中的“蔡侯纸”出现于()A战国B汉朝C唐朝D宋朝22 (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二第二学期阶段测试三9)表2为不同文献对某一事物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事实是() 表2 记述 出处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北宋)朱或萍洲可谈 “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罗盘)而行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 (南宋)吴自

9、牧梦粱录 A指南针在航海中普及较快B指南针最早出现于宋代C宋代中国航海业高度发达D宋代指南针应用于海航23“在中国古代社会集权专制的氛围中,他狂放不受拘束的纯真个性风采,无疑有着巨大的魅力。当然,他诗歌豪放飘逸的风格、变幻莫测的想象、清水芙蓉的美,对后世的诗人也有很大的吸引力。”“他”是()A屈原B李白C杜甫D柳永24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反映了人们渴望世外桃源的理想和追求,而西游记则塑造了敢于反抗斗争的孙悟空形象。两者都()A描写了古代官场的腐朽与黑暗B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C反映了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D表明等级观念受到极大冲击25中国古典文学极具时代特征,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诗经艺术感染力很强,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B楚辞有时使用楚国方言,句式以四言为主,更适于表现丰富情感C杜甫的诗以臻于化境的严整格律、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D南宋的词增添了慷慨悲壮、低迷伤感的情绪,反映了时代的特征26某作品采用楚国方言,带有浓厚的南国情调和地方特色,句式灵活,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该作品是()A诗经B论语C孟子D离骚27有一部中国古典小说,以一对贵族男女青年之间的爱情悲剧为中心,描写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揭示了当时社会种种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及其日益衰亡的历史趋势。这部古典小说是()A水浒传B红楼梦C聊斋志异D儒林外史28“寒蝉凄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