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豫西名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917151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豫西名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南省豫西名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南省豫西名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南省豫西名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南省豫西名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豫西名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豫西名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豫西名校20182019学年上期第一次联考高一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32题,每题1.5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 题目要求。)1.淮南子修务训载:“(禹)治平水土,定千八百国”。帝王世纪曰:“诸侯有不义 者,汤从而征之,诛其君,吊其民,天下咸悦”。从材料可以得出 A.夏商分封制度己完备 B.夏商分封原则是兄终弟及C.西周分封制有历史渊源 D.西周分封制是制度创新2.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绩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 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有地方分权体制”文中“西周的创制”是指 A.王位世

2、袭制 B.中央集权制C.军功爵制D.分封制3.(周)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 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曰:“周亡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幽王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B.幽王的行为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进而影响宗法制和分封制,动摇西周统治C.说明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D.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王权至上4.春秋左传中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无适:没有嫡子。钧:均等。)这段记载说明 A.宗法制下都是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 B.春秋时期只能靠占

3、卜来解决继承问题 C.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 D.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5.东周以前,“言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而在孟子一书中百姓一词共出现了十九次,而其中只有一次是指贵族,其他十八次均指平民布衣。这一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A.贵族逐渐平民化B.姓氏逐渐普及化C.宗法制逐渐瓦解D.社会逐渐平等化6.“传国玉玺”,简称传国蛮,就材于“和氏璧”。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 下列选项最符合题意的是 A.确立了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B.宣扬“君权神授”,巩固封建专制统治C.秦始皇

4、给政权披上了神秘的外衣D.自古以来玉器在中国被赋予特殊的含义7.秦邮律内容广及文书、驿制、邮驿等法令,明确规定文书传递时限、登记手续、入驿条件、生活待遇、邮驿机构的管理和奖惩办法等。该法令的制定主要是为了 A.完善秦朝法律制度的需要B.促进社会公用事业的发展C.建立完备的邮政通信网络D.保证国家政令的顺畅通达8.秦朝实行的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A.削弱了中央集权B.打破了世袭特权C.激化了社会矛盾D.推进了民主政治进程9.“秦统治者利用这些原则开始征服其他诸侯,建立第一个帝国。然后他们又用一贯无情的手段将严密的组织扩大到全国,不过,其结果正如我们将看到的,引起

5、了一个反作用, 使帝国在其创立者去世后没几年就被推翻。”(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材料中所 列举的“严密的组织”是指 A.宗法制度B.分封制度C.中央集权制度D.科举制度10.秦灭六国后,赢政自称“赖宗庙之灵”,进而又采用邹衍“五德之运的学说,利用天人感 应论,“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从所不胜,为水德”。这反映出 A.礼乐制度被进一步强化利用 B.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C.全体官僚都是皇帝的臣仆 D.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11.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B.有

6、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12.汉代官秩仅六百石的十三州刺史,可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代官仅七品的察院长,可察尚书省。隋、唐时期监察御史也称巡按使主要掌分察州县,还“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及知太府司农出纳”。可见古代中国A.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监察体系 B.监察官员位高权重C.形成了“以卑察尊,以小制大”的监察制度 D.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和选任13.汉高祖刘邦称帝后,尊旧礼,“五日一朝太公(刘邦父亲),如家人父子礼。”后来其父以 尊礼待刘邦,口中还念念有词,“帝,人主也,奈何以我乱天下法。”这里的“天下法”

7、是指 A.分封制B.宗法制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皇位世袭制1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似较汉代进步了,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以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解决这一制度问 题的措施有 A.实行节度使制度B.创立三省六部制C.任命文官做知州D.分割宰相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15.唐代的取士原则事实上兼顾着士人的平日才学与科场表现,有时主考官还派专人采访举子在社会上的才德声望,制成名录以供录取时参考。由此可见,唐代科举A.沿用九品中正制 B.录取限制较为苛刻C.考试程序趋向公正 D.存留察举制痕迹16.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是以一个否定另一个,螺

8、旋式的发展模式。如夏商西周 确立了封建大一统,那么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吞并就是对夏商西周体制的否定。形成了中 国古代历史的第一个正一反一合阶段。而隋唐、宋、元又构成了第三个正一反一合阶段。 元代的行省制相当于其中的“合”。据此理论可以得出行省制 A.是对秦以来郡县制的否定 B.主要着眼于加强中央集权C.巩固了元朝的统治、扩大了疆域 D.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17.朱元璋综合历朝的统治经验,创立新制度。废中书省,朝政由六部尚书分任,废枢密院, 军卫分五府都督分统,皇帝一人总揽大权,不容有第二人偷窃权柄。这表明 A.封建制度生机勃勃B.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C.明朝权力分配合理D.朱元璋雄才

9、大略18.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 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19.穿越剧步步惊心,女主人公若曦从现代穿越到了清朝的康熙年间,她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A.政府张榜公布科考结果B.皇帝与宰相商议国家大事C.军机大臣奉旨跪见皇上D.地方大员向朝廷密折奏事20.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1200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 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

10、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据此可知密折制 A.体现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B.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C.逐渐取代了军机处的职能D.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21.“城邦个体公民的福扯取决于城邦的兴衰,城邦的兴衰取决于道德的兴衰,道德的兴衰取决于城邦公民灵魂之善恶。”这一观点说明古希腊城邦 A.抑制了公民的个性发展B.重视公民素质的培养C.治国以人文主义为指导D.形成了多元政治格局22.西方近代的公民观念源于社会契约论国家是平等独立的个人的集合,公民权是受法律保障的个人权利。古代希腊的公民观念与之相比,不同之处是 A.参政议政的权利B.公共事务的意识C.公民的义务责任D.公民的身份特权23.雅典把

11、损害公民利益的人流放国外但不得动其财产。其中渗透出的基本原则与古罗马法律原则相符的是A.不告不理的原则B.民主集中的原则C.人人平等的原则D.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24.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初的雅典公民,要想提高自己的等级位次,其最直接的途径是A.提高军事才能B.迅速积累财产C.锻炼演讲水平D.培养参政意识25. 雅典有占人口一定比例的常住外来移民,为雅典人提供税收,但却没有政治权利,也没有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这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具有 狭隘性排他性不公正性阶级性A.B.C. D.26.列宁指出“在民主共和国中参加选举的是全体,但仍然是奴隶主的全体,奴隶是除外的”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

12、平等民主制B.除奴隶外其余雅典居民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D.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专政27. 公元前445年,罗马保民官坎努利斯提议平民有权当选执政官,因贵族的执意抵制,改 设贵族、平民均可当选的军政官,行使执政官职权。贵族随即提出增设检察官,只从贵族中推选。该历史现象说明了 A.罗马对外征服过程中的矛盾突出B.罗马公民的权利受到法律保护C.平民与贵族斗争的尖锐复杂性D.万民法的出现是历史选择的产物28.恩格斯指出:“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的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生产、 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概括起来,设法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

13、一般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便成了法律。”从材料可以得出 A.习惯法出现的原因 B.罗马帝国法律体系形成C.十二铜表法出现的原因D.万民法的形成29.十二铜表法规定:如果某人挨着他人的土地筑短墙,他不得越界;他如果建围墙,则必须留出空地一尺;如果是建住所,则留出两尺;如果是挖坑道或沟,则留出的尺度应 与挖掘的深度同。该规定 A.旨在维护平民利益B.有助于稳固罗马帝国的统治C.利于调节社会矛盾D.体现了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30.“在传统中国,政治关系以及其他一切社会关系主要是由宗法因素决定的,而在传统欧洲政治关系以及其他一切社会关系主要是由契约规定的。”能够得出与此观点史论一致的是 A.

14、古雅典的民主政治B.古罗马的法律原则C.古希腊的人文主义D.孟子的政治学说31.古希腊民主政治与古罗马法律是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精华。下列有关古希腊民主制和古罗马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雅典所有男子都享有参政议政的权利B.雅典妇女也可以参加公民大会C.古罗马奴隶享有与自由民一样的法律保障D.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32.为了统治疆域辽阔的帝国,罗马帝国的统治者采取的措施和中国历代皇帝采取的措施相比,最有特色的是 A.不断削弱地方权力 B.不断强化皇权C.重视法律的制定 D.重视思想控制二、材料解析题(共3题,共52分。)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秦

15、朝建立了从上至下的比较系统的监察机构,并将这个机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 接掌控之下。秦朝中央监察机构称为御史大夫寺,其最高首脑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尊,是副丞相,主要职责就是统率监察官员。御史大夫之下设副职御史丞、御史中丞各一人,统率众多的御史。御史一部分在中央负责日常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官员的监察,又称监御史、监察史,或简称郡监.这样,中央和地方官员,莫不在监察机构的监控之下。秦朝建立了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垂直的监察系统,这个系统直接向皇帝负责。单卫华、赖红卫、张相军中国廉政文化史 材料二 汉唐时期绩效考评有比较配套的机制汉代有“上计制度上计吏由郡守的僚佐担任,每三年计一次。汉代将全国分为十三州,也即十三个监察区中央设十三名刺史为监察官,各负责一州的监察事务。 汉唐时期还有一种临时性突击考评地方官吏的辅助手段,其主要形式是巡查。汉唐时期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