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 基础实验4 常见金属的性质同步测试 沪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917144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 基础实验4 常见金属的性质同步测试 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 基础实验4 常见金属的性质同步测试 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 基础实验4 常见金属的性质同步测试 沪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 基础实验4 常见金属的性质同步测试 沪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 基础实验4 常见金属的性质同步测试 沪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 基础实验4 常见金属的性质同步测试 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 基础实验4 常见金属的性质同步测试 沪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基础实验4 常见金属的性质 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实验内容为探究铁、铜和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铁银铜B.观察到的现象为铁丝和银丝表面均有气泡产生C.三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D.观察到的现象为铁丝和银丝表面均附着一层紫红色固体,溶液颜色变浅2.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A.Mn+Cu(NO3)2=Mn(NO3)2+CuB.Fe+MnSO4=FeSO4+MnC.Mn+2HCl=MnCl2+H2D.Mg +MnSO4=

2、MgSO4+Mn3.下列有关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氧化铁B.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用盐酸与铁反应可得浅绿色的氯化亚铁溶液D.经常用水冲洗铁器表面,可以防止铁生锈4.(2017上海)属于金属的是( ) A.MgB.O2C.SD.P5.如图所示,在一烧杯中放有一根铁钉,使其一半在液面以上,一半在液面以下,然后置于空气中,则铁钉最容易生锈的部位是()A.a处B.b处C.c处D.无法判断6.下列物体中,都能被磁铁吸引的是() A.铁片、铜片B.铜片、铝片C.镍片、锌片D.铁片、镍片7.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主要是因为() A.钨的导电性好B.钨的熔点高

3、C.钨的硬度大D.钨的密度大8.金属腐蚀的快慢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下列条件下,铁钉的腐蚀速度最快的是() A.B.C.D.9.中华民族在世界冶金史上曾谱写过辉煌的篇章,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这种方法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从现代化学的观点理解,这句话的涵义是() A.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单质B.氧化铜在单质铁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铜C.铜绿(碱式碳酸铜)和铁的化合物反应生成铜D.单质铁从铜盐溶液中置换出铜10.将金属R放入稀硫酸中,没有气泡产生,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下列关于R的金属活动性判断不正确的是( ) A.RCuB.RFeC.ZnRD

4、.RAg二、填空题11.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1)医疗急救时需要氧气,是因为氧气能_(2)用墨汁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的原因是_ 12.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碳还原性性质验证,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1)证明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_,_ (2)CuO发生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3)酒精灯加上网罩的作用是_13.某化学探究小组为了验证铁、铜、镁、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将大小一样的铁片和镁片分别加入到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将铜片加入到硝酸汞溶液中,铜片上出现银白色物质;将金属片A加入到溶液B中根据实验判断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

5、现象是_;根据实验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要通过实验得出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那么,如果B是硫酸铜溶液,则金属A是_,如果A是铜,则溶液B是_ 14.铁锈蚀是一个世界级难题,每年约有的钢铁因锈蚀而报废。为探究铁制品锈蚀的原因并寻求防锈措施,某兴趣小组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影响铁制品锈蚀的外部因素主要有空气、水、酸性物质(包括一些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及温度等等。设计实验:现有洁净无锈的铁钉、试管、经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植物油、棉花和干燥剂氯化钙,组合成如图所示三套装置并放置一周。乙试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_。现象与结论:一周后,_试管(填试管编号)中铁钉锈蚀最严重,综合以上

6、三个实验可知,铁易与_等共同反应生成铁锈。反思与应用:自行车在使用过程中可采取哪些防锈措施(答一点):_。在有效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中,除防锈外,我们还可采用_(填序号)。A不使用金属B寻找金属的代用品C回收利用废旧金属D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15.金属钴(Co)与铁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1)钴可形成化合价为+2和+3的两种氧化物,其化学式分别是_、_。(2)已知CoCl2固体是蓝色的,CoCl26H2O固体和CoCl2溶液都是粉红色的。将滤纸放入CoCl2溶液中浸泡,取出晾干。将干燥的粉红色滤纸用酒精灯小心烘烤,滤纸由粉红色逐渐变成蓝色,烘烤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3)将金属钴投入稀硫酸中,发

7、生化学反应Co+H2SO4=CoSO4+H2。预测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 。 三、实验探究题16.某兴趣小组欲探究Fe、Cu、Ag、R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R为未知金属),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1所示,将金属丝同时插入烧杯中,乙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表面产生_ (2)反应一段时间后,把烧杯中铁丝替换为R继续实验,如图2所示,若甲中出现气泡,乙中无明显现象,则此时烧杯乙中的物质是_,可得出Fe、Cu、Ag、R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_ (3)根据整个实验观察得到的现象,可以推测甲烧杯中X溶液可能是_ 17.现有银、铜、铁三种金属,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银、铜、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三个实验:

8、I.将铁片浸入稀硫酸中;II.将银片浸入稀硫酸中;III.将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1)实验I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实验目的(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_。根据以上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 (3)将银、铜、铁中的两种金属分别放入_溶液中,即可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4)将铜片加热,铜片表面变黑。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证明此黑色物质是氧化铜。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剪下一片变黑的铜片,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溶液。铜片表面的黑色物质全部消失,露出红色的铜,溶液变

9、为_色。四、综合题18.铝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金属。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将铝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一段时间,会观察到铝片熔化变软,液态铝被一层薄膜包裹而不会滴下来。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的原因_。 (2)通过实验现象,说明氧化铝的熔点_(填“高于”或“低于”)铝。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A 9.【答案】D 10.【答案】B 二、填空题11.【答案】供给呼吸;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12.

10、【答案】试管内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还原;使酒精灯火焰更加集中,提高温度 13.【答案】镁片与盐酸反应比铁片与盐酸反应剧烈;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汞强;铁(Fe);氯化亚铁溶液 14.【答案】防止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到水中 ;甲 ;水和氧气 ;保持表面洁净干燥(或擦干后用油布擦拭;链条抹油;及时去除锈迹等);BCD 15.【答案】CoO;Co2O3;CoCl26H2O = CoCl2+ 6H2O;固体溶解,有无色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 三、实验探究题16.【答案】(1)铁表面出现红色固体、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2)FeSO4;FeRCuAg(3)硫酸 17.【答案】(1)FeH2SO4FeSO4H2(2)将铜片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取出,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FeCuAg(3)CuCl2或CuSO4、Cu(NO3)2等(4)稀硫酸(或稀盐酸);蓝 四、综合题18.【答案】(1)4Al+ 3O2=2Al2O3(2)高于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