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消息二则》(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916843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消息二则》(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8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消息二则》(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消息二则》(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消息二则》(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消息二则1了解新闻的六要素和新闻结构的五部分,理清文章内容、层次。2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情感鲜明的特点。(重点)3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难点)4感受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1 默读法;2.自主、合作探究法;3.讨论探究法。第1课时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社会的奇闻趣事呢?(学生回答广播、网络、电视、报刊以及他人的传话等,教师引出新闻)。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让我们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的信息。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

2、供人们品读与回味的。今天,让我们来共同研读两篇来自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佳作,让我们重温那段荡气回肠、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步骤二自学互研自我感悟1作者简介毛泽东,新中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2写作背景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坚持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百万雄师展开了浩浩荡荡的渡江行动。这篇消息真实地报道了我军渡江战况,宣告了解放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国民党反动政府已面临彻底崩溃的局面。3文体知识(1)新闻的定义: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新闻(消息)是简明

3、、迅速地报道国内、国际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体裁。(2)新闻的基本要求:内容真实准确;报道迅速及时;立场观点鲜明;语言简明扼要。(3)新闻结构的五部分: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两者是辅助部分。另外,用电讯发出的新闻通常还有个“电头”,用来交代通讯社的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4字词积累芜湖(w)溃退(ku)泄气(xi)歼灭(jin) 要塞(si) 督战(d)锐不可当(dng)业已:已经。溃退:被打垮而后退。要塞: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摧枯拉朽: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锐不可当:锋利无比,无法阻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无法抵挡

4、。5阅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1)找出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导语:课文开头第一句话。主体:课文其余部分。(2)默读课文,找出新闻的六要素。时间:1949年4月21日地点:芜湖、安庆之间人物:英勇的人民解放军起因: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经过: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结果: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步骤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一、分析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各部分的特点。标题:简明、醒目、概括性强。电头:交代了通讯社(报社)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表明消息来源可靠、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5、导语:概括了报道的全部内容,语言简洁、洗练。既给读者以完整鲜明的印象,又领起了下文。主体:详细介绍了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经过。二、主体部分报道人民解放军“英雄式”战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1准确性:“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其中“大约三十万人”准确而具体地介绍了渡江人数。“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时间、地点准确具体,表明我军进军顺利,胜利南渡。2简明生动:如“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语言简洁又不失生动。步骤四布置作业预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步骤五课后反思查漏补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_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_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