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5.1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916751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上册 5.1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物的主要类群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生物圈中,动物是活动范围最广、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动物的生活对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及其生活环境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部分内容和前面“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内容共同为学习生物的分类、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物进化等内容做了必要的知识储备。2、复习重点、难点1.无脊椎动物的类群及特征2.脊椎动物的类群及特征3.不同动物类群与人类的关系二、复习目标1通过认识动物系统进化树,了解不同动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通过“对某些动物进行分类”等各种活动,认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常见种类和特征。 2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的对比学习,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体会生物的结构与

2、其功能相适应。3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进一步强化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三、学情分析及学法指导学生在复习了前面几个单元以后,已经有了大体的知识框架,特别是学习了生物圈中的人和植物的分类以后,对动物的分类比较好理解和掌握。这一节主要是指导学生继续学习生物分类的思想和方法,如何从哪些方面对动物进行分类的思维。根据学生的情况,我设计的复习方法主要是讲练结合。四、复习策略复习过程主要有复习、讲、练、结四个步骤:复习:学生自主复习知识要点,强化记忆,提升能力。讲:串讲知识要点,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练:精选精练,要求对每个知识点都力求重现一次,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结:善于总结,让

3、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具体复习策略:1、学生对照学案自主复习知识。2、教师检查学生学案完成情况,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能仅仅是让学生找的知识点,还要求学生记住知识。3、依靠导学案串讲知识要点,让学生掌握知识的运用。4、针对性的练习,一练一讲。五、复习过程(一)、动物的分类1、学生自主复习课本P47-49,完成下列题目: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脊椎动物;一类是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分为鱼类(如鲨鱼)、两栖类(青蛙)、爬行类(如蜥蜴)、鸟类(如鸡)、哺乳类(如蝙蝠)。(二)、无脊椎动物1、学生自主复习课本P49-55,完成下列题目:(1) 原生动物:如草

4、履虫、变形虫、眼虫,原生动物是最原始、最古老、结构最简单的动物。都为单细胞组成。 腔肠动物:如海葵、珊瑚虫、水螅、水母、海蛰等 扁形动物:如猪肉绦虫、涡虫、血吸虫 无脊椎动物 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 软体动物:如乌贼、鲍鱼、贝壳、螺、牡蛎等 节肢动物:昆虫纲蝗虫,多足纲-蜈蚣,甲壳纲虾蟹,蛛形纲-蛛蜘 棘皮动物:如海星、海胆、海参 (2)常见的环节动物及与人类的关系常见的环节动物有沙蚕,蚯蚓、水蛭,主要特点:身体分节,细长柔软,蠕动,靠肌肉收缩和刚毛进行运动,通过体表皮肤呼吸。蚯蚓与人类的关系:1、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2、促进物质循环;3、可作为药用。(3)常见的节肢动物及与人类的关

5、系主要特点:身体有许多体节,分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2、教师检查学生完成情况以及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以提问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检查,不能仅仅是让学生找的知识点,还要求学生当堂记住该知识点。可以和小组学习相结合,让小组长对组员进行抽查。3、教师对典型知识点进行强调,让学生认识到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学会知识的运用。例如环节动物中的蚯蚓对人的益处很多,可以着重讲解。(三)、脊椎动物1、学生自主复习课本P55-61,完成下列题目:动物类群适应环境形态特征呼吸器官运动方式体温生殖方式代表动物其他鱼类水中身体呈流线型、两侧大多有侧线、被覆鳞片鳃靠尾鳍

6、和躯干部产生前进的动力,靠腹鳍、背鳍、胸鳍保持平衡,游泳不恒定卵生鲫鱼、鲨鱼典型的水生脊椎动物两栖类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潮湿近水的陆地裸露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和皮肤辅助呼吸依靠四肢运动不恒定卵生,体外受精青蛙、蟾蜍、大鲵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类群,生殖过程离不开水爬行类陆地一般覆盖有鳞片或甲肺依靠四肢运动,爬行不恒定卵生,体内受精蜥蜴、壁虎、乌龟真正生活在陆地的生物鸟类适于空中飞翔身体大多呈流线型、被覆羽毛肺前肢变成翼,飞行恒温卵生,体内受精鹦鹉、鸡哺乳类各种环境一般有体毛肺依靠运动系统恒温胎生、哺乳象、白鳍豚、蝙蝠生物界最高等的类群2、教师检查学生完成情况以及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以提问的

7、形式对学生进行检查,不能仅仅是让学生找的知识点,还要求学生当堂记住该知识点。可以和小组学习相结合,让小组长对组员进行抽查。3、教师对典型知识点进行强调,让学生认识到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学会知识的运用。(1)通过对脊椎动物分类的比较,让学生明白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也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例如:鸟类的体形为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有发达的胸肌和胸骨,骨骼轻而薄,用肺和气囊进行双重呼吸等形态结构特点都适于鸟类飞行,也有利于鸟类的生活。(2)通过对脊椎动物分类的整体比较,可以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例如:爬行类的生殖过程离开了水的限制,比鱼类和两栖类的生殖过程高等,更

8、适应陆地生活环境,体会到生物的进化历程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3)通过整体的分类比较,让学生理解生物分类的思想方法。生物生存的环境不是分类的依据,生物的结构,功能等才是生物分类的依据。例如:白鳍豚能游泳,生活在水中,但它并不是鱼类,其形态结构,生活习性都是哺乳类动物。六、复习检测1、人们根据生物的_形态_、 结构 和_生活习性_的差异,把它们分为动物、植物、_真菌、_细菌_和_病毒_等几大类。根据动物体内有无_脊椎骨_,将动物分为无脊椎_动物和脊椎动物两个主要类群。2、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_头_、 胸 、 腹 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和一个口器,胸部有 3

9、 对足,大多数都有 翅 能够飞行。3、下列珍稀动物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爬行动物是 ( B )A、白暨豚 B、扬子鳄 C、大鲵 D、大熊猫4、下表是某同学对7种动物做出的简单分类,他的分类依据是 ( B )类别动物名称1家鸽、青蛙、牛、鱼2蝗虫、蚯蚓、蜘蛛A水生还是陆生 B有无脊柱 C体温是否恒定 D胎生还是卵生5、“米猪肉”是指( D )A含米粒的猪肉 B含猪肉绦虫卵的猪肉C含猪肉绦虫成虫的猪肉 D含猪肉绦虫幼虫的猪肉6、下列试图说明蚯蚓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其中可能对生产活动造成危害的是( D )A能改良土壤并能提高土壤的肥力 B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和食品C可利用它处理有机废物(如垃圾) D过量

10、的蚯蚓会吞食植物的根系7、下列动物中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D )A蛔虫 B蛲虫 C涡虫 D水蛭8、对两栖动物中的“两栖”含义的理解最正确的是 ( D )A幼体生活在水中B有时生活在水中,有时生活在陆地C主要生活在水中,也可以在陆地生活D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也可以生活在水中9、保护青蛙的意义在于 ( D )A青蛙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 B 青蛙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C青蛙体色具斑纹,适于观赏 D青蛙能大量捕食农业害虫10、下列哪些特点不能说明家鸽的外形与飞行生活相适应 ( D )A全身被覆羽毛 B前肢特化成翼,生有几排大型正羽 C体型呈流线型 D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尾、四肢11、下图中圆圈表

11、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D ) AM可以表示完全变态发育 BM可以表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N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DN可以表示结构层次具有系统CEAD12、请看下图,右侧是一座迷宫,请你从上部中央进入,沿着箭头所示方向前进,将左侧的五种动物送回家,并注意体验科学家的分类方法。B)13、(课外拓展)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请你设计实验探究气体进出蝗虫身体的“门户”及其所在部位。实验方案:取两只生长状况良好、大小相近的蝗虫和两只盛满水的试管。把一只蝗虫的 腹部 浸没在水里,把另一只蝗虫的 头 和 胸 完全浸没在水里而只露出 腹部 。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现象。预测结果:把 腹部 浸没在水中的蝗虫先死亡。实验结论: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是 气门 ,它们位于蝗虫身体的 腹部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