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9高考物理一轮基础复习演练 专题10 万有引力定律(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916715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19高考物理一轮基础复习演练 专题10 万有引力定律(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东省2019高考物理一轮基础复习演练 专题10 万有引力定律(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东省2019高考物理一轮基础复习演练 专题10 万有引力定律(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广东省2019高考物理一轮基础复习演练 专题10 万有引力定律(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广东省2019高考物理一轮基础复习演练 专题10 万有引力定律(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2019高考物理一轮基础复习演练 专题10 万有引力定律(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2019高考物理一轮基础复习演练 专题10 万有引力定律(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万有引力定律李仕才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017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下列科学家中,用扭秤实验测出引力常量数值的是()A牛顿B爱因斯坦C卡文迪许 D伽利略2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所受万有引力F与轨道半径r的关系是()AF与r成正比BF与r成反比CF与r2成正比DF与r2成反比3(2015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在轨道上运行的多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A线速度不相等B轨道距离地面的高度相等C线速度一定大于第一宇宙速度D线速度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4把太阳系各行星的运动近似看做匀速圆周运动,比较各行星周期,则

2、离太阳越远的行星()A周期越小 B周期越长C周期都一样 D无法确定5(2011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某空间站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果在空间站中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测得的质量比地球上的小 B所测得的质量比地球上的大C无法测出物体的质量 D所测得的质量与地球上的相等6在地面上发射飞行器,如果发射速度大于7.9 km/s,而小于11.2 km/s,则它将()A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B围绕地球做椭圆运动C挣脱地球的束缚绕太阳运动 D挣脱太阳的束缚飞离太阳系7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一颗绕太阳运行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南大仙林星”如图所示,轨道上a、b、c、d四个位置中,该行星受太阳引力

3、最大的是 ()Aa BbCc Dd 8“嫦娥二号”卫星环月飞行的高度距离月球表面100 km,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比环月飞行高度为200 km的“嫦娥一号”更加详实若两颗卫星环月飞行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飞行轨道如图所示则()A“嫦娥二号”环月飞行的周期比“嫦娥一号”更小B“嫦娥二号”环月飞行的线速度比“嫦娥一号”更小C“嫦娥二号”环月飞行时角速度比“嫦娥一号”更小D“嫦娥二号”环月飞行时向心加速度比“嫦娥一号”更小9人造卫星以第一宇宙速度环绕地球运动关于这个卫星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的周期比以其他速度环绕地球运动的人造卫星都小B卫星必须在赤道平面内运动C卫星所受的万有引力

4、大于它环绕地球运动所需的向心力D卫星的运行周期必须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10(2015年1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物理学家是()A开普勒 B牛顿C爱因斯坦 D麦克斯韦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1(2015年1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一个物体在地球表面所受的万有引力为F,则该物体在距离地面高度为地球半径的2倍时,所受万有引力为()A.F B.F C.F D.F 12(2011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关于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是一对平衡力B伽利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C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可计算天体的质量

5、D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与物体间的距离成反比13由于通信和广播等方面的需要,许多国家发射了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些卫星的 ()A质量可以不同B轨道半径可以不同C轨道平面可以不同D速率可以不同14地球质量大约是月球质量的81倍,在登月飞船通过月、地之间的某一位置时,月球和地球对它的引力大小相等,该位置到月球中心和地球中心的距离之比为 ()A127 B19 C13 D91 15(2015年1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关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B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大C轨道半径越大,角速度越大D轨道半径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大16下列关于第一宇宙速度的说法中正

6、确的是()A第一宇宙速度又称为逃逸速度 B第一宇宙速度的数值是11.2 km/sC第一宇宙速度的数值是7.9 km/s D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小线速度17关于地球的同步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是一个定值B同步卫星相对地面静止,处于平衡状态C同步卫星运行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小于第二宇宙速度D同步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18两个相距为r的小物体,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保持质量不变,将它们间的距离增大到3r.那么它们之间万有引力的大小将变为()AF B3FC D19下列关于万有引力大小的计算式FG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两物

7、体之间的距离r0时,FB若两位同学质心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它们的尺寸,则这两位同学之间的万有引力的大小可用上式近似计算C公式中的G是一个没有单位的常量D两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小跟它们的质量、距离有关,跟它们的运动状态有关20(2015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在经典力学中,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B物体只有静止时才有惯性C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D速度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2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经典力学理论普遍适用,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粒子均适用B经典力学理论的成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C

8、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不随运动状态而改变D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否定了经典力学理论22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述式F,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公式中G为引力常量,它是由实验测得的,而不是人为规定的B当m1与m2一定时,随着r的增大,万有引力逐渐减小Cm1与m2受到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Dm1与m2受到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的,而与m1、m2是否相等无关23在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上,下列哪些仪器不能正常使用 ()A天平B弹簧秤 C摆钟D水银气压计学业达标实战演练 一、 单项选择题1C2【解析】选D.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F与r2成反比3B4【解析】选B.越远,轨道半径越大,则周期越长

9、5【解析】选C.空间站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空间站中所有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无法使用天平,所以测质量无法完成6【解析】选B.发射速度大于7.9 km/s,而小于11.2 km/s,飞行器围绕地球做椭圆运动7【解析】选A.“南大仙林星” 绕太阳运行时,该行星受太阳引力的大小为F,因为a点与太阳间距最小,则a点受到的太阳引力最大8【解析】选A.由T可知,A正确;由v可知B错误;由可知,C错误;由a可知,D错误9【解析】选A.以第一宇宙速度环绕地球运动,其轨道半径最小,周期最小,比地球自转周期小卫星所受的万有引力等于它环绕地球运动所需的向心力该卫星的轨道不一定就在赤道平面内10B二、单项选择题11

10、【解析】选D.物体在地球表面时,物体距地心的距离是地球半径R,所受的万有引力为F,该物体在距离地面高度为地球半径的2倍时,此时物体距离地心的距离为3R,由万有引力公式F可以求出此时的力应为F.12【解析】选C.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其大小与物体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可计算天体的质量13【解析】选A.由于同步卫星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故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大小是确定的,速度v也是确定的,同步卫星的质量可以不同要想使卫星与地球自转同步,轨道平面一定是赤道平面故只有选项A正确14【解析】选B.设登月飞船质量为m,由月球和地球对登月飞船的引力大小相等,可得GG,

11、因此,B正确15A16【解析】选C.第一宇宙速度又称为环绕速度,数值为7.9 km/s,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大线速度17【解析】选A.同步卫星定轨道、定周期、定速度,所以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是一个定值,A正确同步卫星在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加速度不为零,不可能处于平衡状态,故B错误第一宇宙速度又叫最大环绕速度,同步卫星的速度是3 km/s,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C错误由ar可知同步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大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D错误18【解析】选D.由万有引力定律可列出两个方程,比值后可以得出D选项为正确答案19【解析】选B.当两物体距离趋近零时,万有引力是存在的,但是该公式不适用,A错G是有单位的常量,C错两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小跟它们的质量、距离有关,跟它们的运动状态无关,D错20C三、多项选择题21【解析】选BC.经典力学理论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不随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22【解析】选ABD.公式中G为引力常量,它是由实验测得的,而不是人为规定的,当m1与m2一定时,随着r的增大,万有引力逐渐减小,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的23【解析】选ACD.卫星上的物体受到地球引力(即重力)作用,但是由于物体的重力完全用来提供向心力,因此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的状态,因此凡是制造原理与重力有关的仪器均不能正常使用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