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七章静电场1电场的力的性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912563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七章静电场1电场的力的性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七章静电场1电场的力的性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七章静电场1电场的力的性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七章静电场1电场的力的性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七章静电场1电场的力的性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七章静电场1电场的力的性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七章静电场1电场的力的性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电场的力的性质一、选择题(15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6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电场强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E可知,某电场的场强E与q成反比,与F成正比B正、负试探电荷在电场中同一点受到的电场力方向相反,所以某一点场强方向与放入试探电荷的正负有关C电场中某一点的场强与放入该点的试探电荷的正负无关D电场中某一点不放试探电荷时,该点场强等于零解析:电场中某点场强的大小和方向由电场本身决定,与试探电荷的受力情况及电荷性质无关,故A、D错误,

2、C正确;电场强度的方向与正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相同,与负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相反,但场强方向与试探电荷的正负无关,B错误答案:C2.某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A、B两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分别为EA和EB,电势分别为A和B,将q分别放在A、B两点时具有的电势能分别为EpA和EpB,则()AEAEB,AB,EpAEB,AB,EpAEpBCEAB,EpAEpBDEAEB,AB,EpAb,Ea Bab,Ea4Eb Daa,选项D正确答案:D4.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和B带有等量电荷,系在一个轻质绝缘弹簧两端,放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弹簧比原来缩短了x0,现将不带电的与A、

3、B完全相同的金属球C先与A球接触一下,再与B球接触一下,然后拿走,重新平衡后弹簧的压缩量变为()A.x0 B.x0C大于x0 D小于x0解析:因为原来弹簧处于压缩状态,A、B两球带的肯定是等量异种电荷将不带电的与A、B完全相同的金属球C先与A接触后,A的电荷量将分一半给C,当C再与B接触时,C、B的异种电荷先中和,然后B、C再平分剩余电荷,这样所带的电荷量将为原来的.此时如果仅根据库仑定律Fk,得出库仑力变为原来的,弹簧弹力也要减小为原来的才能平衡,因而弹簧压缩量将变为原来的,将错选为B.实际上,当弹簧压缩量减小后,长度变大,库仑力还将减小,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弹簧弹力应小于原来的才能平衡,因而

4、正确选项为D.答案:D5如图所示,A、B是两个带异号电荷的小球,其质量分别为m1和m2,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A用绝缘细线L1悬挂于O点,A、B间用绝缘细线L2相连整个装置处于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平衡时L1向左偏离竖直方向,L2向右偏离竖直方向,则可以判定()Am1m2 Bm1m2Cq1q2 Dq1q2E,即q1q2,而两球的质量无法比较其大小,故C正确,A、B、D错误答案:C6原来甲、乙、丙三物体都不带电,今使甲、乙两物体相互摩擦后,乙物体再与丙物体接触,最后,得知甲物体带正电1.61015C,丙物体带电81016C.则对于最后乙、丙两物体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物体一

5、定带有负电荷81016CB乙物体可能带有负电荷2.41015CC丙物体一定带有正电荷81016CD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81016C解析:由于甲、乙、丙原来都不带电,即都没有净电荷甲、乙摩擦导致甲失去电子1.61015C而带正电,乙物体得到电子而带1.61015C的负电荷;乙物体与不带电的丙物体接触,从而使一部分负电荷转移到丙物体上,故可知乙、丙两物体都带负电荷,由电荷守恒定律可知,乙最终所带负电荷为1.61015C81016C81016C.答案:AD7如图所示,点电荷4Q与Q分别固定在A、B两点,C、D两点将AB连线三等份现使一个带负电的试探电荷,从C点开始以某一初速度向右运动,不计试探电荷的

6、重力则关于该电荷在CD之间的运动,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A一直做减速运动,且加速度逐渐变小B做先减速后加速的运动C一直做加速运动,且加速度逐渐变小D做先加速后减速的运动解析:假设E点为AB连线上电场力为零的点,由计算分析可知E点应与D点重合若试探电荷在到达E点之前速度减为零,则试探电荷向右运动过程中速度一直减小而后向左加速运动,若试探电荷在到达E点时速度为零,则试探电荷在到达E点之前速度一直减小,且加速度逐渐变小,故A、B正确答案:AB8(2014广东卷)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的水平桌面上,固定着一个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P,带电荷量分别为q和2q的小球M和N,由绝缘细杆相连,静止在桌面上,P与M

7、相距L,P、M和N视为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与N的距离大于LBP、M和N在同一直线上C在P产生的电场中,M、N处的电势相同DM、N及细杆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解析:对小球M、N和杆组成的整体,由题意可知kk,得xN,则C错误;M、N及细杆静止于光滑绝缘桌面上,所以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D正确答案:BD9(2017海南七校联盟一联)如图所示,一圆心为O、半径为R的圆中有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AC和BD,电荷量均为Q的正、负点电荷放在圆周上,它们的位置关于AC对称,Q和O点的连线与OC间的夹角为60,两个点电荷的连线与AC的交点为P.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P点的电场强度大于O点的电场强度B

8、A点的电势低于O点的电势C点电荷q在O点与在C点所受的静电力相同D点电荷q在B点具有的电势能小于在D点具有的电势能解析:等量异种点电荷Q、Q周围电场线的分布如图所示,电场线疏密表示电场的强弱由图可知等量异种点电荷Q、Q连线中点P的电场强度大于O点电场强度,选项A正确;由于AC连线为等势线,故A点的电势等于C点的电势,选项B错误;由于O、C两点是等量异种点电荷Q、Q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关于中点P对称的两点,所以O、C两点电场强度相同,则点电荷q在O点与在C点所受静电力是相同的,选项C正确;由电场线方向可知B点电势高于D点电势,点电荷q在B点具有的电势能大于在D点具有的电势能,选项D错误答案:AC1

9、0(2017河北邢台质检)如图所示,A、B为一匀强电场中同一电场线上的两点,现在A、B所在直线上某一点固定一电荷Q,然后在A点由静止释放一点电荷q,结果点电荷q运动到B时的速度为零,若点电荷q只受电场力作用,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电荷Q与点电荷q一定是同种电荷B电荷Q一定在A点的左侧C点电荷q的电势能一定是先减小后增大DA、B两点电势一定相等解析:由题意分析知电荷Q应在点A、B的外侧,如果Q在A点左侧,点电荷q从A由静止释放运动到点B时速度为零,说明点电荷q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在A、B连线某一位置合场强为零,这时Q和q是同种电荷,同理分析,如果Q在B点的右侧,则Q和q一定是同种电荷,A

10、项正确,B项错误;由于只有电场力做功,因此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不变,且两种能相互转化,又知q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则其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项正确;由于点电荷q在A、B两点的动能均为零,因此点电荷在A、B两点的电势能相等,则A、B两点电势相等,D项正确答案:ACD二、非选择题11(2014福建理综)如图,真空中xOy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ABC三点构成等边三角形,边长L2.0 m若将电荷量均为q2.0106C的两点电荷分别固定在A、B点,已知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求:(1)两点电荷间的库仑力大小;(2)C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解析:(1)根据库仑定律,A、B两点间的库仑力大小为:Fk代

11、入数据得:F9.0103N(2)A、B点电荷在C点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均为:E1kA、B两点电荷形成的电场在C点的合场强大小为:E2E1cos 30代入数据得E7.8103 N/C方向沿y轴正方向答案:(1)9.0103N(2)7.8103 N/C方向沿y轴正方向12如图所示,将质量m0.1 kg、带电荷量为q1.0105C的圆环套在绝缘的固定圆柱形水平直杆上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环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0.8.当空间存在着斜向上的与杆夹角为53的匀强电场E时,环在电场力作用下以a4.4 m/s2的加速度沿杆运动,求电场强度E的大小(取sin 530.8,cos 530.6,g10 m/s2)解析:在垂直杆方向上,由平衡条件得:qE0sin mg,解得E01.25105 N/C当E1.25105 N/C时,杆对环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qEcos FNmaqEsin mgFN解得:E9.0105 N/C答案:1.0105 N/C或9.0105N/C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