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910749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3.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总结,网络构建 分析脉络 解读网络,一个体系: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一种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 两条主线:唯物论、认识论。 四对关系: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和意识、实践和认识。 四种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网络解读,知识整合 单元知识 归纳总结,一、全面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唯物论角度 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

2、规律,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2)从辩证法角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把握变化的客观实际;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一分为二地对待客观实际。,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关系,二、物质、运动和规律 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2.规律是普遍

3、的、客观的。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三、真理的特点和认识过程,立足实际调整政策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长效热点 时事追踪 持续关注,材料一 1958年1月,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和需要,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十一次会议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这标志着中国以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为核心的户口迁移制度的形成。这一制度在相当长时间内保证了农业生产和社会稳定。但近年来,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阻碍。这就需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农民取得城市户口以

4、后,与原城市居民一样,尽同等义务,享受同等权利。逐步取消城市各种消费补贴和城市特有的社会福利,同时逐步加大对农村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较大幅度地提高农村居民的福利水平。,问题一:运用唯物论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推动户籍制度改革的原因。,分析: (1)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从实际出发。1958年制定的户口制度、今天的户籍制度改革,都是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采取的正确措施。 (2)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1958年通过的条例在相当长时间内保证了农业生产和社会稳定,今天的户籍改革措施,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福利水平。,材料二 2016年8月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

5、民化若干财政政策的通知,明确建立健全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政策体系。对一些中小城镇来说,这个消息成为极大利好。专家指出,规划、土地、人口三者紧密联系,规划新区“画大饼”,规划人口盲目求大,直接的影响就是房地产过度开发,去库存艰难。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5月,全国县及县以上的新城新区数量3 500多个。中国人口的生育高峰已经过去,即便全面放开二胎,人口增速不会出现大幅上涨,城镇化的主要增 量来源于进城农村转移人口。考虑进城意愿、落户能力等多方面因素,预期到2020年城镇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占进城农村人口的1/3左右,“规划3 500多个新城新区,谁来住?人从哪里来?”,问题二:运用唯物

6、论知识,说明材料二相关信息给我们的启示。,分析: (1)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建立健全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政策体系,对一些中小城镇来说,这个消息成为极大利好。 (2)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各地应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合理规划城镇化进程。 (3)坚持从实际出发。各地应根据人口变化情况和趋势进行城市规划。,材料三 至2016年9月,已经有30个省份出台非户籍人口城市落户的方案。人口老龄化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的负面影响,其实是劳动力短缺。根据国际经验,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对策就是接受国际移民。在中国,同样的问题一般趋向于用“人口流动”来解决,其差别就在于能否落户。迄今为止

7、,世界上没有一个城市是全部由“高素质人口”构成的,因为某些工作岗位实际上并不需要所谓的高端素质。譬如,当人口老龄化趋向高峰时,老年服务业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但对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在文化程度、技术水平等方面并不需要追求高端。,问题三:运用认识论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过程所体现的哲理。,分析: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人口状况处于变化发展中,人们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过程也处在不断调整中。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随着社会生活状况的变化,人口政策也在不断调整,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由于人们的立场、方法、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

8、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这也是对新城规划产生分歧的重要原因。 (4)真理具有条件性、具体性。在国际上,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最有效的对策就是接受国际移民。但在中国,国情的不同,使得同样的问题一般趋向于用“人口流动”来解决。,漫画新解 转换思维 另辟蹊径,漫画1 深水捕鱼,【教师备用】,分析: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看,漫画深水捕鱼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文艺工作者要写出好的新闻,必须到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去搜集好的素材。,新解:1.物质决定意识,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新闻是对客观存在的生动的反映,它应该来自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这就需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人

9、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谁想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文化创造者,谁就应该自觉地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漫画2 人往往自己把自己打倒,分析:漫画中的垂钓者在涨潮时能够轻松地越过沟堑,从理论上讲在落潮的时候也就能蹦回去,但是他却没有越过去,原因是自己的胆怯心理作怪,这体现了意识对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新解:1.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

10、条件相互转化。在涨潮时,垂钓者没有看到水面下就是万丈深渊,所以没有产生胆怯心理,轻松跨过沟堑;落潮时垂钓者产生胆怯心理,轻松的事情就变成困难的了。 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挫折和失败是摆在人生旅途上的一个个栅栏,有的人遇到它就往回走,或者只跨过几个矮小的栅栏就失去继续前行的勇气;也有人每跨过一道栅栏,信心就增加一分,能力就提高一步,所以越走越远。,漫画3 保护,分析:可以从规律的角度分析。充足的雨水是禾苗成长的条件,而漫画中的做法,却让禾苗无法享受到雨水的滋养,违背幼苗生长规律。 新解:1.联系具有多样性。大风容易吹倒禾苗,但是也需要雨露滋润,要

11、把握联系多样性,注重事物成长的条件。 2.矛盾就是对立统一。雨伞挡住大风的同时,也挡住了雨露。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需要人们的呵护和支持,在幼苗时期,应该加强保护,用雨伞遮蔽风雨是必要的。,漫画4 民意调查,分析:漫画反映了部分地区领导干部为了在民意调查中获得满意的结果,让人民群众说假话、空话,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 新解:1.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该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漫画中的政府工作人员没有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违背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没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2.从价值观的角度看,漫画中的政

12、府工作人员没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漫画中的政府工作人员违背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漫画5 坚持真理,分析:漫画中的领导说“公鸡能下蛋”,其身后的下属齐声喊,“我们亲眼见”。漫画告诉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不能从主观出发。,新解:1.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领导的观点是不是真理,需要实践来检验。 2.辩证的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

13、,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漫画6 门槛,分析:漫画中对门槛的解释与人们通常对门槛的理解是不同的,这是因为认识主体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认识,这体现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差异的影响;漫画对门槛的理解包含两种情况;过去便是门,过不去就成了槛,这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新解:1.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勇敢面对挑战。 2.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具有同一性,同一个事物,既是门,也是槛,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面对同一问题,人们的不同表现,体现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

14、差异。,引文类选择题解法,题型特点,引文类选择题一般以名人名言、成语、俗语、经典著作中的著名论断、网络上的流行语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为素材,要求学生分析其中蕴含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道理。此类试题主要包括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借助名言,选出对应的教材理论知识;第二种是依据教材理论知识,要求选出对应的名言名句;第三种是题目材料和选项均为引文,要求选择蕴含道理一致或不一致的选项。,典型例题,(2016河南中原名校联考)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北宋儒学家张载的名言。由于其言简意宏,一直被人们传颂不衰。下列观点符合“为天地立心”的是( )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

15、灭 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A. B. C. D.,思维地图:选C,技巧方法,解答这种类型的选择题关键在于将引文放在合适的语境中加以理解和把握。要用正常思维去解读,要把引文放到合适的语境或环境(首先考虑材料所提供的语境及说话人、命题人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如果材料中不明确就运用今天的一般思维和价值观念)中去理解,切忌用不合材料情景或不合常规思维的方式去解读材料。解答此类试题一般把握三步:第一步:要认真研读引文内容,弄清其原意,这是重点所在;如果读不懂引文的全意,可以抓住引文中关键词、关键句,从而准确读懂引文的中心意思或主旨。第二步:

16、对应教材,明确名句所体现的教材知识。第三步:链接题干与题肢,对应教材,结合做选择题的常规方法,选取答案。,技法训练,(2016江西师大附中三模)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可见( ) 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声称者的“行”带有自发唯物主义的倾向 声称者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脱节的 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A. B. C. D.,解析:A 本题考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材料中“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者,符合题意;而这些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表明这些人的行为带有自发唯物主义的倾向,符合题意;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表述错误;中“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的表述是错误的,唯心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