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第四部分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单元综合提升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910451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第四部分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单元综合提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第四部分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单元综合提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第四部分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单元综合提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第四部分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单元综合提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第四部分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单元综合提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第四部分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单元综合提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单元综合提升【复习点睛】本单元围绕哲学基本理论,要把握好如下内容:一个概念:即哲学的概念。两个作用:一是一般性哲学的作用,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一系列区别:哲学与世界观的区别、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唯物主义各个基本形态间的区别、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思维和存在的本原和同一性的区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成果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等。克服“拍脑袋”决策,杜绝“短命建筑”信息提取连线信息解读2016年9

2、月13日,京华时报撰文指出,翻阅近几年的新闻报道,一份建筑“死亡名单”跃然纸上。据统计,“十二五”期间,“短命建筑”每年导致的浪费就高达4 600亿元,与之相伴的是生产出全球最多的建筑垃圾。这背后折射出“一任书记一座城,一个市长一新区”的“规划换届”现象。究其原因,既有对城市发展规律的短视,重建设规模、轻整体协调,重经济发展、轻人文精神;也有规划设计与执行的“拍脑袋”决策,反映出长官意志之下的“政绩考量”和“利益追求”。领导干部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拍脑袋”决策,主要是由于错误的政绩观造成的,因此,要避免和减少决策失误造成损失,关键是要引导各级官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同时,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

3、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信息(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作为唯一的存在,割裂了主客观的关系。信息(2)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信息(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信息(4)规律是客观的,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信息(5)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价值观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注:请把左栏的“信息提取”与右栏的“信息解读”通过“连线”形式一一对应。1城市建设如何规划的问题,反映的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问题ABCD解析:解答本题,要正确区分思维和存在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及二者的辩

4、证关系这两个问题,属于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命题;与材料无关。答案:A2领导干部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拍脑袋”决策,主要是由于错误的政绩观造成的,因此,要避免和减少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关键是要引导各级官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这说明()A物质决定意识B思维促进存在的发展C思维阻碍存在的发展D错误的思维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解析:材料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A不符合题意。正确的思维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维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故B、C错误,D正确。答案:D名言引文类选择题的解题方法【题型特点】名言引文类选择题一般以名人名言、诗词歌赋、民间俗语等为背景,让学生分析其中蕴含的经济、政治、文

5、化、哲学道理。这类选择题一般有三种形式:第一,题干列举一段名人名言、诗词歌赋、民间俗语,让学生分析其中蕴含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道理;第二,题干列举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哲学道理,让学生分析题肢中哪些名人名言、诗词歌赋、民间俗语符合题干观点;第三,题干列举一段名人名言、诗词歌赋、民间俗语,四个题肢也是名人名言、诗词歌赋、民间俗语,让学生分析哪些题肢与题干中名人名言、诗词歌赋、民间俗语蕴含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道理相一致。【解题方法】解答名言引文类选择题,首先必须理解名人名言、诗词歌赋、民间俗语的含义,若对名人名言、诗词歌赋、民间俗语的意思都搞不清楚,分析其中蕴含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道理

6、则无从谈起,而一些古代、外国的名人名言本身晦涩难懂,则更增加了解答此类试题的难度,它要求学生具有比较高的语文鉴赏能力和运用经济、政治、文化、哲学道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仔细品读名言引文,准确、全面获取名言引文中的有效信息。要将泛读和精读有机结合起来,既要通读全文,把握名言引文的时代背景和语境,又要抓住关键词,把握名言引文的中心思想和主旨,这是解答名言引文类选择题的前提。(2)运用政治学科思维,对引文进行针对性分析。要根据设问要求,对引文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哲学方面的解读,找出名言引文体现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观点,这是解答名言引文类选择题的关键。(3)链接题干和题肢,选出正确答案。要

7、根据设问的要求,把题干和题肢放在一起统一进行考查,排除望文生义、断章取义和说法绝对化的题肢,选择符合题干要求的题肢。【例题】(2015海南卷)“逆水行舟,一篙不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A离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量变不会引起质变B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改变事物变化的必然趋势C没有渐进的量的积累,任何质变都不可能发生D任何事物的量变引起的质变都是前进上升运动解析: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解答本题要注意两点:一是正确把握引言的寓意,“逆水行舟,一篙不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强调的是做事情注重量的积累,从点滴做起;二是认识到质变可以是前进上升的,也可能是倒退的。因为没有渐进的量的积累,任何质变都不可能发生,C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忽视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客观性,A说法错误。事物变化的必然趋势是受客观规律支配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说法错误。事物的量变引起的质变有可能是前进的上升运动,也有可能是倒退的下降运动,D说法过于绝对。答案:C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