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专版)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专题复习五 文言文基础及阅读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910229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4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专版)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专题复习五 文言文基础及阅读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山西专版)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专题复习五 文言文基础及阅读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山西专版)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专题复习五 文言文基础及阅读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山西专版)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专题复习五 文言文基础及阅读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山西专版)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专题复习五 文言文基础及阅读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专版)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专题复习五 文言文基础及阅读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专版)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专题复习五 文言文基础及阅读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五 文言文基础及阅读,一、课内文言文基础 (一)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 2俄而雪骤( )( ) 3公欣然曰( ) 4白雪纷纷何所似( )( ) 5撒盐空中差可拟( )( ) 6陈太丘与友期行( ) 7太丘舍去(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不久,一会儿,急,高兴的样子,疑问代词,什么,像,大体,相比,约定,丢下(他)而离开,玩耍,舍弃,拉,牵拉,回头看,按时,同“悦”,愉快,生气,恼怒,每天,自我检查、反省,诚信,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学过的知识,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疑惑,修养身心,培养品德,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达到远大目标,增长才干,学有

2、所成,放纵懈怠,轻薄浮躁,消失,逝去,仅,只,连接、紧跟,跟从,一起,原来的,处境困迫,为难,这里指攻击,看,视,柴草,覆盖、遮盖,解除,卸下,拿起,凶狠注视的样子,径直,闭上眼睛,突然,杀死,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屁股,大腿,假装睡觉,狡猾,倒塌坠落,果然、果真,纵使,即使,四方,待,等到,讲述,(二)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尊君在不( ) 2不亦说乎( )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4其人舍然大喜( ),“不”同“否”,读fu,相当于“吗”,“说”同“悦”,愉快,“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舍”同“释”,解除、消除,意动用法,感到惭愧,名词作状语,按时,名词作状语

3、,每天,形容词用作名词,故,学过的知识;新,新的理解和体会,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名词作动词,吃,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形容词作动词,增长,名词作动词,攻击,名词作状语,盖上,名词作动词,上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似的,名词作动词,挖洞,名词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指子女,离开,到、往,约定,日期,舍弃,委屈、委托,有才德的人,泛指品德高尚的人,可以凭借,可能、许可,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无学识、无智谋的人,精力集中,安静、不嘈杂,轻薄,危险、不安全,多少,几何学的简称,(五)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不久,

4、雪下得更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2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3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真不是人哪!与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 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

5、在河边感叹道:“逝去的一切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8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10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1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扔光了,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12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看。,13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

6、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户)前面。 1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 1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 16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管宁割席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选自世说新语) 【注】席:坐具、坐垫。轩冕:轩,大马车;冕,大礼帽。,1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 又 尝 同 席 读 书 有 乘 轩 冕 过 门 者 宁

7、读 如 故 歆 废 书 出 观 又尝同席读书 有乘轩冕过门者 宁读如故 歆废书出观 2读完“管宁割席”的故事,你有什么心得体会?请写下来。 示例一:管宁不能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的朋友,只采取绝交的态度,实在过于片面。 示例二:管宁因朋友做事不符合自己为人的标准,便断然绝交,有点苛求于人,但是,华歆贪慕虚荣,也不能怪管宁割席断义。 示例三:应该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选择学习专注有修养的朋友,谨慎交友。,/,/,/,参考译文: 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块盒子,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像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子,又扔了它。曾经,他们同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穿着礼服的人坐

8、着有围棚的车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秉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晚,怎么,听说,好,B,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少年时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

9、光一样灿烂; 中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强烈; 晚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拿着火把照明。 6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无止境,什么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参考译文: 晋平公对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把烛灯点燃呢?” 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人戏弄国君的行为呢?” 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强烈;晚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拿着火把照明。点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路相比,哪个更好呢?” 晋平公说:“说得好啊!”,(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

10、题。 自护其短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吃,有人,剥掉,想要,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前山、后山,什么地方没有! 9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不要不懂装懂、强不知以为知,否则会闹出笑话。,参考译文: 有个北方人生来就不认识菱角,在南方做官,一次在酒席上吃菱角,他连同壳一起吃。有人说:“吃菱角要去壳。”他想掩盖自己的错误,就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同壳一起吃的事情(文中“者”这个字

11、翻译为“事情”)是想要用来清热。”问的人问:“北方也有菱角吗?”他回答说:“前山,后山,什么地方没有!” 菱角生在水中而说是土里产的,这是硬要把不知道弄成知道。,(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曾子杀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 “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彘(zh):猪。,到,往,同“汝”,你,同“返”,回来,开玩笑,D,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

12、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现在你欺骗了他,这就是在教他欺骗人。母亲欺骗儿子,儿子于是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13这则寓言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教育人要言必信、行必果。或:做人要言而有信。,参考译文: 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孩子跟随着她在她后面哭。他的母亲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想抓只猪准备杀了它。他的妻子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跟儿子开了个玩笑罢了。”曾子说:“你不可以与儿子开玩笑。儿子什么都不懂,他只学习父母的,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了他,这就是在教他欺骗人。母亲欺骗儿子,儿子于是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于是曾子就杀猪给孩子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