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考点1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与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岳麓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909932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考点1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与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考点1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与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考点1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与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考点1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与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考点1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与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考点1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与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考点1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与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岳麓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第十二单元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考点1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与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古希腊先哲强调理性1古希腊哲学研究方向的转变2苏格拉底对智者学派的批判3古代中外思想家主张的对比4苏格拉底美德的内涵5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6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背景7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的特点8达芬奇对实践与科学关系的认识9拉斐尔作品中人文主义的表现10文艺复兴的实质11文艺复兴的影响12综合13、14一、选择题1.(2016安徽芜湖检测

2、)古希腊先哲设想:有一批囚徒,自小待在一个地穴中,被锁链束缚不能转头,只能看前面洞壁上的影子,自然地认为影子是唯一真实的事物。如果有人拉他走出洞穴,他才处于真正的解放状态。这一设想旨在强调()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理性高于感觉C.“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D.“美德即知识”解析:B“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的是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的标准,没有能完整反映题干中的材料,故A项错误;材料前半部分说明了人的感觉有可能受到外界限制,材料的后半部分反映了摆脱限制之后,人的理性的价值,故B项正确;“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没有完整反映材料整体,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美德方面的信息,故D项错误。2.(2016湖南湘

3、西二模)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用单一的物质元素来解释世界本原,后来,苏格拉底等思想家则以思想作为解释世界本原的主要因素,并认为物质是占第二位的因素。这反映出()A.自然哲学是西方人文主义最初体现B.苏格拉底对世界的认识更加科学合理C.古希腊哲学研究从自然向社会转变D.客观真理是古希腊哲学家的共同追求解析:C“用单一的物质元素来解释世界本原”,没有体现人文主义,故A项错误;苏格拉底等思想家以思想作为解释世界本原的主要因素,说明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唯心主义的,不是科学的,故B项错误;哲学家们解释世界的本原从单一的物质元素到人的思想,说明其研究从自然走向人及社会,故C项正确;古希腊哲学家们共同追求客观真理,

4、材料未涉及,故D项错误。3.(2016山东聊城一模)苏格拉底毕其一生都在反对败坏道德的相对主义,他相信存在着不以每个人的观点为转移的绝对价值,这就是美德。这表明苏格拉底()A.推崇理性的力量 B.否定神的意志权威C.强调个人主观感受 D.反对智者诡辩行为解析:D依据题干中“败坏道德的相对主义”可知苏格拉底反对的是智者的诡辩行为。智者学派认为一切制度、法律、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约束力也是相对的,其兴废都应以人为尺度,忽视道德建设,故D项正确。A、B两项与材料无关,C项与“不以每个人的观点为转移”即“客观”不符,A、B、C三项均排除。4.(2017黑龙江大庆调研)古代东西方都曾展现出对人类自身认识

5、上的自觉,其中主张正确处理人和人的关系,以道德上的律己来调整社会矛盾的思想家是()A.孔子 苏格拉底 B.老子 普罗塔哥拉C.孟子 柏拉图 D.庄子 亚里士多德解析:A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推行“德治”,从而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苏格拉底主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也主张用道德律己调整社会矛盾,故A项正确;老子主张清静无为,顺其自然,没有强调道德律己,普罗塔哥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忽视道德,故B项错误;孟子主张仁政、性善论,但没有提及人应以道德律己,柏拉图主张按品德进行社会分工,不是用道德律己维护社会秩序,故C项错误;庄子继承老子的自然无为思想,没有

6、强调道德律己,亚里士多德也没有强调以道德律己来维护社会秩序,故D项错误。5.(2017贵州遵义摸底)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下来的苹果,你们闻闻它是什么味道?”闻过的学生都说是苹果的香味。学生柏拉图最后闻,说“我什么味道也没有闻到”。继而苏格拉底对柏拉图笑着说:“看来只有你是你自己”。苏格拉底把苹果传给学生看,学生们呆住了那是一只蜡做的假苹果。这个故事反映出()A.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B.人是万物的尺度C.美德的内涵是坚持独立思考D.理念是万物本原解析:C材料反映的是苏格拉底用一只蜡做的假苹果考验学生,受苏格拉底所说的“刚从果园里摘下来的”影响,除柏拉图以外的学生都认

7、为是真苹果,只有柏拉图坚持独立思考,没有受苏格拉底的“误导”,拥有追求真理和智慧的美德,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排除。6.【易错题】 下表关于甲乙两人对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进行的比较,表述正确的是()论点论据甲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实质上是一致的他们都对人和人类社会进行研究,都提出了人的重要性乙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有相似的价值取向他们同为教育家,都注重对公民的美德教育A.二者的论点、论据都正确 B.二者的论点、论据都不正确C.甲的论点错误 D.乙的论点错误解析: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作用和价值,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人自己”,倡导“美德即知识”,

8、据此判断材料的描述,甲的论据和论点是正确的。而乙的论据中苏格拉底重视美德教育,而智者学派忽视道德,两者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故乙的论点、论据都不正确。综上分析,综观四个选项,D项符合题意。7.“随着世俗社会的兴起及城市的发展,西方人终于从迷梦中觉醒,失踪的古典文化终于战胜经院哲学与圣经,雅典终于战胜耶路撒冷。”该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A.强调人的价值,是人文精神的起源B.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特征C.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D.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政治构想解析:B由“失踪的古典文化”可以判断出,题干材料指的是文艺复兴,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运动是资本主义萌芽在文化领域的反映,故B项正确;题干既强

9、调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又体现重新发扬古雅典的人文民主精神,故C项错误;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政治构想,故D项错误。8.(2016湖南衡阳联考)但丁在神曲中让他的情人把他带进“天堂”;彼特拉克用诗句描述了理想情人的妩媚和他的感情;十日谈多半故事都以爱情、男女关系为主题。文艺复兴的这一共同点()A.充分反映出人文主义者放纵欲望B.是基督教宣扬禁欲主义的直接结果C.根源于当时的世风日下D.深受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直接影响解析:B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人文主义者主张追求现世幸福,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反对天主教会禁欲主义,提倡人性,追求个性解放。题干材料信息带有明显的人文主义色彩,故

10、B正确;该现象出现的根源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C错误;浪漫主义文学兴起于18世纪后半叶,与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文艺复兴巨匠所处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9.【新题速递】 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宣称:“科学如果不是从实践中产生出来并以一种清晰的实验结果来证明,便是毫无用处、充满荒谬的,因为实践乃是确定性之母。”这体现了达芬奇()A.肯定实践与实验的互证作用B.倡导个性解放C.认为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注重现世生活解析:A材料信息表明,科学必须从实践中产生并用实验进行验证,说明达芬奇肯定在科学产生过程中实践与实验的互证作用,故A项正确;文艺复兴时期个性解放是指将人性从封建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11、,材料没有涉及该内容,故B错误;C项与“实践乃是确定性之母”不符,故错误;文艺复兴时期注重现世生活,即反对禁欲,主张个人享受与追求财富,这与材料信息无关,故D错误。10.(2017山东菏泽期末)椅中圣母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拉斐尔圣母形象的顶峰。该画的人文主义特点主要表现在()A.画作规模宏大雄浑壮伟B.充满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C.从中可以体会到母亲的温情D.作品体现了圣母的神圣、庄严、神秘解析:C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一扫中世纪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拉斐尔笔下的圣母温柔美丽,眉宇间洋溢着母性的慈爱和幸福,不像以前的圣像那样庄严,不可亲近,故C项正确,B、D两项错误;A项表述与画作风格不

12、符,排除。11.【经典题】 “中世纪基督教所谓的生活是为来生做准备的人类形象,已经不再适用。人们把目光放到了此生,把人推向科学和艺术关注的中心。作为先决条件,就是要普及以古希腊罗马为榜样的教育。”这一新思想的实质是()A.否定神的意志和权威 B.反对迷信强调自由C.宣传资产阶级的文化 D.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解析:C材料“人们把目光放到了此生”“以古希腊罗马为榜样”反映出这一新思想是近代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A项属于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故A项错误;B项属于启蒙运动主张,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实质是宣传资产阶级的文化,故C项正确;D项不属于“实质”,故D项错误。12.(2

13、016广东深圳二模)15世纪,西方学者、艺术家、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的数量比5001400年之间近千年写就的自传总和还要多。这主要因为()A.印刷术的传播促进了文化发展B.人文主义的价值观渐入人心C.地理大发现改变了人们的观念D.教会垄断文化的局面被打破解析:B印刷术传入欧洲能够推动西方文化的发展,但不能推动西方人流行写自传,故A项错误;15世纪是文艺复兴在欧洲深入开展的时期,欧洲人流行写自传体现了人对自我价值和个人人生经历的重视,体现了人文主义深入人心,故B项正确;15世纪是地理大发现的时代,能够推动人们追求财富、传播宗教等思想观念的变化,但不能推动人们写自传的改变,故

14、C项错误;15世纪是文艺复兴的时代,致力于将人们的思想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仍在继续,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17广东湛江摸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文化可称之为“德性文化”,所以,中国的“治道”特别注重道德教化。君、父、夫、兄与臣、子、妇、弟等都有特定义务。这种双向配合,便构成充满人伦情感的秩序。大多数宗教都漠视世俗的人伦关系,中华文化不能容忍这一点。因之,中国宗教在关乎世俗人伦方面,不像西方、中东宗教那样绝对。佛教的中国化教派,正是由于在尽孝、尽忠这伦理的两大端上有所修正,方获得国人理解。明末入华耶稣会士利玛窦等人,也只能允许中国教徒祭祖、祀孔,此

15、种折中方针被称为“利玛窦规矩”。冯天瑜、何晓明中华文化史材料二古希腊的智者中,有人提出类似原子论的宇宙观:每一种物质都可以切割成最小的粒子,不同粒子,各有不同性质。他们多把宇宙看成静止不变的,努力概括相似事物的“共相”,并把事物分类。每一类给一个“共名”来描述其“共相”。他们觉得具体事物是生灭有常的,“共相”倒是永存的。具体事物都有缺憾,达不到这类事物应有的理想水平,“共相”反倒可以代表这类事物。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毕达哥拉斯,他提出了三角定律,即勾方加上股方等于弦方。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同道们认为,世上那许多不可改变的“数”,就是宇宙的大奥秘。罗银胜新编顾准读希腊史笔记等(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德性文化”形成的原因,并说明这种文化对中国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指出智者思想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种特征对近代西方的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东西方文化?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中“道德教化”“君、父、夫、兄”“人伦情感”“祭祖、祀孔”等,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 福建省石狮市七年级数学上册 3.4 整式的加减 3.4.2 去括号与添括号、整式的加减导学案(无答案)(新版)华东师大版福建省石狮市七年级数学上册 3.4 整式的加减 3.4.2 去括号与添括号、整式的加减导学案(无答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课时跟踪检测(五)近代前期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课时跟踪检测(五)近代前期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新人教版
  • 浙江省温州市求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浙江省温州市求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 福建省石狮市七年级数学上册 2.12 科学计数法导学案(无答案)(新版)华东师大版福建省石狮市七年级数学上册 2.12 科学计数法导学案(无答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五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及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五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及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新人教版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五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12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限时训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五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12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限时训练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八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7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八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7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五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单元检测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五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单元检测
  • 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4章 全等三角形 14.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4课时 其他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作业 (新版)沪科版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4章 全等三角形 14.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4课时 其他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作业 (新版)沪科版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五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单元整合提升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五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单元整合提升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