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 11.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练习 (新版)粤教沪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909399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上册 11.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练习 (新版)粤教沪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 11.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练习 (新版)粤教沪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 11.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练习 (新版)粤教沪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 11.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练习 (新版)粤教沪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 11.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练习 (新版)粤教沪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上册 11.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练习 (新版)粤教沪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上册 11.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练习 (新版)粤教沪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同步练习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利用机械工作时,因为额外功是不可避免的,故总功总是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有用功,所有机械效率总是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 2、某机械的效率为60%,表示该机械做功时, 功在 功中占的比例为60%。3、工人借助如图所示的装置,在20s时间内将700N重的货物匀速提升了4m,已知他对绳子的拉力为500N该过程中,工人所用装置的机械效率为_,工人对绳子拉力的功率为 W。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4、如图所示,沿斜面把质量为12kg的一个物体匀速拉到最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是F=100N,斜面

2、长2m、高1m,则其机械效率是 %,物体所受摩擦力是 N(取g=10N/kg)5、如图所示,当工人师傅用400N的拉力向下拉绳时,可使重680N的重物匀速上升,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6、如图所示,手用F1的力直接将物体B匀速提升h,F1做功为300J;若借助滑轮组把B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滑轮组机械效率是30%,则F2做功为 J7、如图所示,将质量为80kg的木箱,用一个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从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斜面长10m、高3m,在此过程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则拉力做的功为 J,拉力所做的额外功为 J若换一个质量小一点的木箱,用力匀速拉到斜面顶端,此时斜面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增大

3、”、“不变”或“减小”)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8、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改进机械的性能可以使机械效率达到100% B做功多的机械,功率一定大C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 D做功快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9、下列有关起重机提升货物时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B同一起重机提起的货物越重,机械效率越高C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D同一起重机提起同一货物越快,机械效率越高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效率有时也会大于1 B做同样多的功,机械效率越高的机器做的额外功越少C机械效率越高的机器做的总功越多D机

4、械效率越高的机器做的有用功越多11、将一个定滑轮改为动滑轮使用,则它的机械效率在不计绳重和摩擦时( ) A.一定提高B.一定降低C.一定不变D.无法判断12、骑自行车上陡坡时,有经验的同学会沿“s”型路线骑行,这样做的目的是() A.缩短上坡过程中所走的路程 B.减少上坡过程中所做的功C.缩短上坡过程中所用的时间 D.减小上坡过程中所施加的力13、如图,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物体A和物体B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与提升B相比,提升A的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较大。若不计绳重与摩擦的影响,则提升A的过程()A额外功较小B额外功较大C总功较小D总功较大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5题图14、如图所示,用滑轮

5、组提升重物时,重4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了1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250N,则提升重物的过粒中()A做的总功是400J B拉力F的功率是25W C绳子自由端被拉下1m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15、在斜面上将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如图所示,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40N,斜面长2m、高1m。把重物直接提升h所做的功作有用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只受重力、拉力和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 B做的有用功是40JC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2.5% 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0N16、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在不计绳重及机械摩擦的

6、情况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F甲F乙 甲=乙 BF甲F乙 甲=乙CF甲F乙 甲乙 DF甲F乙 甲乙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第19题图17、不计摩擦和绳重,用图所示的甲.乙两个相同的滑轮组,提升不同数量的同种钩码,则它们的机械效率()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比较18、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8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1m,拉力F为50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A绳子子自由端被拉下3m B做的有用功是800JC拉力力的功率为80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19、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3s内将重为150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1.5m的过程中,所用的拉

7、力大小为375N,物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4倍。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动速度是0.5m/s B物体受到的拉力为750N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D拉力F的功率为375W三、探究与实验(每空1分,共21分)20、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1)实验中,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应竖直向上_拉动弹簧测力计 (2)根据实验数据求出第3次实验的机械效率是_ (3)从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_图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_图做的实验 (4)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

8、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 (5)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6)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和_有关 123钩码重G/N446钩码上升高度h/m0.10.10.1绳端拉力F/N1.81.42.4绳端移动距离s/m0.30.50.3机械效率74.1%57.1%21、在“探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时,某小组利用自重不同的两个动滑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测量,数据记录如下:实验序号钩码重/N动滑轮重/N拉力/N钩码上升的高度/m测力计移动的距离/m有用功/J总功/J机械效率/%40.52.30.20.40.80.9287.040.92.50.20.40.81.080.0

9、60.53.30.20.4(1)完成表格中第3次数据空白处的计算; (2)通过比较_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自重_(选填“有关”或“无关”); (3)小明认为“同一个机械,它的机械效率是一个定值”通过比较_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他的观点是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22、小刚小组探究了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后,联想斜面也是一种机械,那么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哪些因素有关呢?小刚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小萌猜想可能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于是他们将一块长木板的一端垫高,构成长度一定、高度可调的斜面,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木块沿

10、不同的斜面匀速向上运动,如图所示。下表是他们实验记录的有关数据。在第1、2、3次实验中,选用玻璃、木板、毛巾作为斜面表面的材料,是为了:_;在第2次实验中,拉力做的总功是_J,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分析第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当其它条件一定时,_;若通过分析第1、4、5次实验数据,得出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大。你认为存在的问题是:_;实验中还发现,斜面材料相同时,斜面倾角越小,越_(选填“省力”或“费力”)。四、证明与计算(每小问1分,其中作图2分,共17分)23、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为230 N的建材从地面匀速送到6 m高处,所用拉力为125 N,时间为2

11、0 s。求:(1)工人做的有用功;(2)工人做的总功;(3)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4)工人做功的功率。24、小华和他的兴趣小组利用如下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实验,人以600 N的力向下拉绕在滑轮组上的绳子的一端,10秒钟绳子下端移动了1.5 m,重物上升0.5 m,已知该滑轮组的效率为70(g取10 N/kg)。求:(1)画出小华兴趣小组所用滑轮组的绕线情况;(2)人的拉力做功的功率;(3)被吊起重物的质量。25、一个工人用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2000N的货物,所用拉力600N,绳子自由端4s内拉下4m,不考虑绳重和摩擦,求:(1)有用功和总功率; (2)机械效率; (3)若用此滑轮组提升3200N的货物,所需拉力为多少?这时的机械效率是多少?26、小悦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钟内将重力为600N的物体A 匀速提升了2m。已知绳子自由端所用的拉力为200N。(不计摩擦及绳重)FA(1)动滑轮的总重为多少? (2)小悦做了多少有用功?(3)小悦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4)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若用该滑轮组提升800N的物体,则拉力应为多少?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