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章化学实验基础2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常见物质的制备课时作业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906155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章化学实验基础2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常见物质的制备课时作业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章化学实验基础2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常见物质的制备课时作业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章化学实验基础2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常见物质的制备课时作业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章化学实验基础2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常见物质的制备课时作业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章化学实验基础2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常见物质的制备课时作业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章化学实验基础2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常见物质的制备课时作业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章化学实验基础2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常见物质的制备课时作业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常见物质的制备 基础题组1(2017沈阳质检)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催化剂条件下通入H2B乙醇中含有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分液CFeCl3溶液中含有CuCl2杂质:加入过量铁粉,过滤DCO2中含有HCl杂质:通入饱和NaHCO3溶液,洗气解析:通入氢气过少无法除净乙烯,通入氢气过量会引入杂质氢气,A项错误;乙醇和乙酸钠都溶于水,不能分层,不能用分液法进行分离,B项错误;加入过量铁粉,发生反应:FeCu

2、2=Fe2Cu,2Fe3Fe=3Fe2,C项错误;碳酸氢钠与HCl反应放出CO2,而CO2不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D项正确。答案:D2(2017丹东一模)下列分离或提纯方法正确的是()选项待提纯物质杂质除杂试剂及主要操作方法A乙烷乙烯酸性KMnO4溶液、洗气BMgCl2溶液FeCl3MgO,过滤CHCl气体Cl2饱和食盐水,洗气D乙醇水生石灰,过滤解析:酸性KMnO4溶液能将乙烯氧化,但除去乙烯的同时会引入CO2,A项错误;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Cl3,加入MgO后,促进Fe3水解,Fe3转化为Fe(OH)3,过滤后可得MgCl2溶液,B项正确;HCl易溶于饱和食盐水,而Cl2不易溶于饱

3、和食盐水,故C项错误;除去乙醇中的水,加入生石灰,然后进行蒸馏,D项错误。答案:B3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B用图2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C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D用图4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解析:A项,Cl2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不能用NaOH溶液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B项,NH4Cl晶体受热易分解,故不能通过蒸干NH4Cl饱和溶液的方法制备NH4Cl晶体;C项,纯碱易溶于水,利用图示装置不能达到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目的;D项,碘在CCl4

4、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且CCl4与水不相溶,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故可用图中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答案:D4(2017洛阳联考)下列实验操作能实现符合题中要求的是()A能证明制取HBr的现象是烧杯中红色褪去B实验室可用此装置制取氨气C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D用KMnO4溶液滴定H2C2O4解析:浓硫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把Br氧化为Br2,溴蒸气也能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A项错误;碱石灰能吸收CO2和H2O,可用此装置制取NH3,B项正确;Na2O2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剧烈,此装置不能随意控制反应的进行,C项错误;石蕊试液由于颜色变化不明显,不易辨别

5、,在滴定过程中不宜做指示剂,D项错误。答案:B5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正确的是()A用萃取法分离汽油和水的混合液B用结晶法提纯NaCl和KNO3混合物中的KNO3C直接蒸馏酒精溶液得到无水乙醇D除去FeCl3溶液中少量的FeCl2,加入足量的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解析:汽油和水互不相溶,用分液的方法分离,A项错误;NaCl和KNO3混合物中提纯KNO3,可以采用蒸发浓缩,降温结晶的方式提纯KNO3,B项正确;蒸馏酒精时,水也挥发,所以得不到无水乙醇,C项错误;足量铁屑与Fe3反应,D项错误。答案:B6(2017保定测试)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物质杂质试剂提纯方法

6、AFeSiNaOH溶液溶解、过滤BCO2SO2饱和Na2CO3溶液洗气C溴苯溴水萃取DBaSO4BaCO3水溶解、过滤、洗涤解析:Si能溶于NaOH溶液,而Fe不溶,过滤得Fe,A项正确;CO2也能被Na2CO3溶液吸收:CO2Na2CO3H2O=2NaHCO3,B项错误;溴易溶于溴苯,C项错误;BaSO4、BaCO3均不溶于水,D项错误。答案:A7四氯化钛是生产金属钛及其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准备利用下图装置制备四氯化钛(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资料表明:室温下,四氯化钛为无色液体,熔点:25 ,沸点:136.4 。在空气中发烟生成二氧化钛固体。在650850 下,将氯气通过

7、二氧化钛和炭粉的混合物可得到四氯化钛和一种有毒气体。回答下列问题:(1)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2)A处分液漏斗上方的胶皮管的作用是_。(3)实验中B装置中选用的试剂为_,该装置的作用是_。(4)写出D中物质制备的化学方程式_;写出四氯化钛在空气中发烟的化学方程式_。(5)E处球形冷凝管的作用是_,该装置冷却水应从_(填“c”或“d”)口通入。(6)仪器F中盛装的物质是_。(7)该实验设计略有缺陷,请指出其不足之处_。解析:(1)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可以在B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玻璃导管a的下端,关闭活塞b,微热A装置中的烧瓶,若导管a中的液面上升一定的高度,则气密性良好。(2)A处分液漏斗上方

8、的胶皮管的作用是平衡气压,有利于液体顺利滴下。(3)装置B中选用的试剂为饱和食盐水,其作用是洗去Cl2中的HCl气体,并用作安全瓶。(4)在D中制备TiCl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O22Cl22CTiCl42CO。四氯化钛在空气中发烟生成二氧化钛,化学方程式为TiCl42H2O=TiO24HCl。(5)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冷却水从c口通入。(6)F的作用是避免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反应装置,所盛装的物质是碱石灰。(7)该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为没有对CO进行尾气处理。答案:(1)在B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玻璃导管a的下端,关闭活塞b,微热A装置中的烧瓶,若导管a中的液面上升一定的高度,则气密性良好(

9、或在B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玻璃导管a的下端,F处连接导气管并将尾端放在水槽中,微热A装置中的烧瓶,水槽中导气管的尾端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倒吸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2)平衡气压,有利于液体顺利滴下(3)饱和食盐水洗去Cl2中的HCl气体,并用作安全瓶(或用作平衡气压的安全装置,或用作防堵塞的安全装置)(4)TiO22Cl22CTiCl42COTiCl42H2O=TiO24HCl(5)冷凝回流c(6)碱石灰(7)没有对CO进行尾气处理能力题组1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A仅用氨水即可鉴别NaCl、AlBr3、AgNO3三种溶液B用燃烧法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C用新制氯水鉴别碘的淀粉溶液、含石蕊

10、的烧碱溶液、硫酸铜溶液等三种蓝色溶液D用烧碱溶液鉴别地沟油、甘油和石油解析:向NaCl溶液中加入氨水,无任何现象;向AlBr3溶液中加入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氨水过量,沉淀也不能溶解;向AgNO3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当氨水过量时,沉淀溶解,变为澄清的银氨溶液,三种溶液中加入氨水的现象各不相同,可以鉴别,A可行;乙醇、苯都能燃烧,苯含碳量大,有浓烈的黑烟,二者现象不同,四氯化碳不能燃烧,因此能鉴别这三种物质,B可行;向含碘的淀粉溶液中加入氯水,发生反应:I25Cl26H2O=2HIO310HCl,溶液蓝色褪去,向含石蕊的烧碱溶液加入氯水,溶液蓝色会褪去,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氯水,不发

11、生反应,溶液颜色没变化,因此不能鉴别三种物质,C不可行;地沟油属于酯,在碱性溶液中水解产生可溶性物质,而甘油与NaOH溶液混溶,石油不能与NaOH发生反应,密度比水小,发生分层现象,油层在上层,三种物质现象各不相同,可以鉴别,D可行。答案:C2(2017银川模拟)某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制备气体(酒精灯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对应说法正确的是()解析:MnO2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Cl2,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用浓硫酸干燥,用NaOH溶液尾气吸收,A项正确;NO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B项错误;CO2中的HCl不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因为CO2也能被Na2CO3溶液吸收,C项错误;H

12、2的密度小于空气,收集应“短进长出”,D项错误。答案:A3(2017吉安检测)下图所示为固体混合物中分离出X的两种方案,请根据方案甲和方案乙指出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A方案甲适合分离碳酸钠和碳酸钾的混合物B方案甲中加入试剂KOH溶液可以分离出SiO2和Fe3O4混合物中的Fe3O4C方案乙中的残留物应具有的性质是受热易挥发D方案乙适合分离碳酸氢钾和碘的混合物解析:Na2CO3和K2CO3均含有CO,无法通过甲方案分离,A项错误;SiO22KOH=K2SiO3H2O,Fe3O4不溶于KOH溶液,过滤得Fe3O4和K2SiO3溶液,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可得H2SiO3沉淀,将H2SiO3加热得SiO2,B项正确;方案乙中的残留物可以具有受热易挥发的性质,X具有受热不分解、难挥发的性质,残留物也可以具有受热不挥发的性质,如NaC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