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理普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905262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理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理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理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理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理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理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理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江西省新干县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理普)一、选择题(1-6单选,7-10多选,共40分)1. 下列关于传感器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熨斗能自动控制温度的原因是它装有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这种传感器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B光敏电阻随光照强度的增大其阻值逐渐升高C电子秤所使用的测力装置是力传感器,它是把力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D金属热电阻随温度的升高其阻值逐渐升高2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相对磁场运动,导体内一定产生感应电流

2、B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内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C闭合电路在磁场内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内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D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在电路中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3如图(甲)所示,一个边长为a、电阻为R的等边三角形线框,在外力作用下,以速度匀速穿过宽均为a的两个匀强磁场.这两个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相反线框运动方向与底边平行且与磁场边缘垂直取逆时针方向的电流为正.若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I与沿运动t之间的函数图像,图(乙)中正确的是( )A . B. C. 4如图中所示的导体棒的长度为L,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棒运动的速度均为v,则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B

3、Lv的是 ( )5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有交变电压U,副线圈接有光敏电阻R1(光敏电阻随光照强度增大而减小)、定值电阻R2则( )A. 仅增强光照时,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减小B. 仅向下滑动P时,R2两端的电压增大C. 仅向下滑动P时,R2消耗的功率减小D. 仅增大U时,R2消耗的功率减小6如图所示,通电直导线MN与矩形金属线框abcd位于同一平面内,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若导线中的电流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始终为零B. 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变小C. ab边感应电流的方向为baD. ab边受到的安培力方向向右7如图所示电路中,A1和A2是完全相同的灯泡,线圈L电

4、阻可以忽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合上开关S时,A2先亮,A1后亮,最后一样亮B. 合上开关S接通电路时,A1和A2始终一样亮C. 断开开关S时,A2立刻熄灭,A1逐渐熄灭D. 断开开关S时,A1和A2都逐渐熄灭8、如图,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水平面上,左端由导线相连,导体棒ab垂直静置于导轨上构成回路在外力F作用下,回路上方的条形磁铁(下端是N极)竖直向上做匀速运动在匀速运动某段时间内外力F做功WF,磁场力对导体棒做功W1,磁铁克服磁场力做功W2,重力对磁铁做功WG,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为Q,导体棒获得的动能为Ek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导体棒中的电流方向为ab BWl=W2CW2W1

5、=Q DWF+WG=Ek+Q9、螺线管右端的管口正对着一个闭合线圈M(如图),线圈平面与螺线管中轴线垂直,以下哪些情况能使M向右侧摆动()A闭合开关S瞬间B闭合S稳定后滑动变动器R的触片P左移时CS原来闭合,断开的瞬间D闭合S稳定后滑动变动器R的触片P右移时10.如图所示,在平行于水平地面的有理想边界的匀强磁场上方,有三个大小相同的,且用相同的金属材料制成的正方形线框,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A线框有一个缺口(不闭合),B、C线框都闭合但B线框导线的横截面积比C线框大现将三个线框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同时释放,下列关于它们落地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线框中,A线框最早落地B B线框在C线框之后

6、落地C B线框和C线框在A线框之后同时落地D B、C线框进入磁场时产生的感应电流相同三、填空题(每空3分,共18分)11(3分)两个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甲、乙所示,把它们通入相同的电阻中,则在1 s内两电阻消耗的电能之比WaWb_.12(9分)如图10所示,先后以速度v1和v2(4v1v2),匀速地把同一线圈从同一位置拉出有界匀强磁场的过程中,在先后两种情况下:(1)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之比I1I2_.(2)线圈中产生的热量之比Q1Q2_.(3)拉力做功的功率之比P1P2_.13(6分)在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电流表刻度盘上的零刻度线在正中间,当电池的正极接电流表的右接线柱、负极与电流表的

7、左接线柱相碰时,指针向右偏转如图所示电路,原线圈A放在副线圈B中,在合上电键S的瞬间,电流表指针应向_偏转;将原线圈A从副线圈B中拔出时,电流表指针应向_偏转14(9分)均匀导线制成的单匝正方形闭合线框abcd,边长L=0.20m,电阻R=5.010-2。将其置于磁感应强度B=0.10T的有界水平匀强磁场上方h=5.0m处,如图所示。线框由静止自由下落,线框平面始终与磁场方向垂直,且cd边始终与磁场的水平边界平行。取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当cd边刚进入磁场时,(1)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2)线框所受安培力的大小;(3)线框的发热功率。15(10分)如图所示,发电站

8、通过升压变压器、输电导线和降压变压器把电能输送到用户(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都可视为理想变压器),若发电机的输出功率是100 kW,输出电压是250 V,升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5,求:(1)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和输电导线中的电流;(2)若输电导线中的电功率损失为输入功率的4%,求输电导线的总电阻和降压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16(11分)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矩形金属线圈,边长L1=040m、L2=025m,其匝数n=100匝,总电阻r=10,线圈的两个末端分别与两个彼此绝缘的铜环C、D(集流环)焊接在一起,并通过电刷和R=30的定值电阻相连接。线圈所在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

9、磁场,磁感应强度B=10T,在外力驱动下线圈绕竖直固定中心轴O1O2匀速转动,角速度=20rad/s。求:(1)电阻R两端电压的最大值;(2)从线圈通过中性面(即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的位置)开始计时,经过周期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3)在线圈转动一周的过程中,整个电路产生的焦耳热。17.(12分)如图所示,相距0.5 m足够长的两根光滑导轨与水平面成37角,导轨电阻忽略不计,下端连接阻值为2 的电阻R,导轨处在磁感应强度B2 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斜向上ab、cd为水平金属棒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它们的质量均为0.5 kg,电阻均为2 . ab棒与一绝缘水平细绳相连处于静止状态,现让

10、cd棒从静止开始下滑,直至与ab相连的细绳刚好被拉断,在此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为0.5 J,已知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 N求细绳被拉断时:(g10 m/s2,sin 370.6)(1)ab棒中的电流; (2)cd棒的速度;(3)cd棒下滑的距离高二物理(理普)答案1-5 B D B D B 6-10 D AD AD AB AC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18分)11、1212(1)14(2)14(3)11613:左(3分)右(3分)14.【答案】(1)0.20V (2)0.08N(3)0.8W15【答案】(1)6 250 V 16 A (2)15625 6 000 V【解析】(1)对升压变

11、压器,据公式,有U2U1250 V6 250 VI2A16 A(2)P损R线,P损004P1所以R线15625 因为UU2U3I2R线所以U3U2I2R线6 000 V16【答案】(1)15V;(2)25C;(3)157J。【解析】试题分析:(1)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Em= nBS,其中S= L1L2Em= nBS=nBL1L2=20V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最大值Im= =50A电阻R两端电压的最大值Um=ImR=15V(2)设从线圈平面通过中性面时开始,经过周期的时间Dt=此过程中线圈中的平均感应电动势E = n = n通过电阻R的平均电流,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3)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有效值I=

12、=A线圈转动一周的过程中,电流通过整个回路产生的焦耳热:Q热=I 2(R+r)T = 50pJ 157J考点:电磁感应;交流电的最大值与有效值;焦耳定律。17.解析:(1)ab棒受力平衡,得Tmcos 37mgsin 37BIL(2分)即I1 A. (2分)(2)cd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BLv,R电阻与ab并联,并联电阻为R,(2分)ab两端电压为UE,且UIr,(2分)得到v6 m/s. (2分)(3)总的发热量Q与R的发热量Q的比值为6,(2分)因此总的热量为Q6Q3 J,由能量守恒定律得mgsin 37sQmv2(2分)解得s4 m. (2分)答案:(1)1 A (2)6 m/s(3)4 m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