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904491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黑龙江省鹤岗市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题2分,共60分)1.著名企业家马云说:“企业运营到一定程度,读书读到一定程度,学的都是哲学。用与不用,怀疑与不怀疑,都要把握好哲学中所说的度”。材料告诉我们哲学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具体的方法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与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 哲学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指导 A B C D2. 倾听天命,敬畏自然一文指出,中国文化从孔子开始,问题的出发点就是

2、“天人之际”的问题,这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贯穿中国文化始终的问题。这说明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B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3. 下列观点与“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观点相一致的是A.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B.物是观念的集合C.气者,理之依也 D.存在就是被感知4. 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能凑成一个对子的是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牵一发而动全身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 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A B C D5.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使“世界重新燃起了对马克思的关注”,马克思

3、故居开始成为旅游热点,资本论在德国一度成为畅销书,莱比锡大学重新树立马克思雕像危机使许多人意识到“马克思还活着”。“马克思还活着”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A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B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是发展的科学C具有科学性与完整性的特点 D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永恒的真理6. 几十年来, 抗生素一直是一种神奇的药物。它从曾经致命的感染中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使复杂的手术不再困难。但由于人们对抗生素的错误认识,在医疗卫生领域和动物卫生领域的过度使用或误用, 导致种种耐抗生素治疗新细菌的出现。人们对抗生素的错误认识,是A唯意志主义的 B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C人脑主观自生的 D脱离客观存在的结果7.“

4、渐冻症”是一种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现象,研究人员发现,利用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制作前驱细胞,然后移植给渐冻症实验鼠,能将其寿命延长约10天。这一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治疗“渐冻症”。这表明人的意识反映了事物本质因而才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科学实验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创造条件利用规律A B C D8.引力波是一种时空涟漪,如同石头被丢进水里产生的波纹。100年前,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直到今年初,人类首次探测到引力波,打开了观测宇宙的全新窗口。这表明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5、人的认识是对客观对象的直接现实性改造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A.B.C.D.9.世纪末,两朵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不相符的乌云:黑体辐射和以太漂移,漂浮于当时的物理学“天空”中,催生了物理学在20 世纪初期的两场革命: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两者极大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暗物质和暗能量则被看作21 世纪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两朵乌云”,无法用现有理论解释,对它们的探索必将引发物理学和天文学新的革命。由此可见不同时期的物理学建立在不同真理的地基上 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反复、无限上升的过程实践给出的问题是推动理论深入发展的动力 理论上的预测总是脱离实践,不能成为真理A B C D10.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

6、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这一调整体现了: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真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没有实践的检验就不会有正确认识的产生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A. B. C. D.11. 2016年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着力加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各项措施系统集成。改革不是口号不是标语,改革贵在行动重在落实。下列说法与材料体现的哲理相一致的是A探索未知不如尊重已知 B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C放眼未来不如过

7、好现在 D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12. 2016年3月,智能机器人“阿尔法围棋”战胜韩国围棋名将,再次引起人们对智能机器人的高度关注,有人认为机器人高度智能化将会给人们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也有人担忧如果智能机器人被滥用会给人类带来潜在的危险。这表明A不同认识主体对同一事物可能有不同的认识B智能机器人能否发展取决于人们能否获得对其正确认识 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事物的认识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D认识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13.京津冀三地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各自优势明显,互补性强,合作开发潜力巨大,建成新的首都经济圈,协同发展,将带动潜力巨大的北方辽阔腹地发展。这说明A事物之间的联

8、系构成事物的发展 B搞好局部一定能推动整体的发展C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D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14. 实现到2020年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要采取产业精准扶贫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兜底脱贫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四个一批”措施,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根据材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致贫的原因多样,印证了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脱贫的手段各异,说明了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的矛盾不同脱贫的任务艰巨,要求坚持群众主体地位,激发内生动力脱贫的时间紧迫,必须超越历史条件,创新扶贫开发路径A B C D15.“难走的路是上坡路。处在发展关键节点的中国

9、,瞻前顾后、畏缩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只有迎难而上、勇攀高峰,才能柳暗花明、风光无限。”上述观点意在告诉我们面对前进中的困难,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量变引起质变,注重量的积累就能实现发展要果断抓住时机,实现中国的飞跃和发展 要发挥顽强拼搏精神对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A B C D16.“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被期待为下一轮中国经济的驱动力。但城镇化的建设不能急功近利,要注重结合各地实际稳步推进,要注重城镇化的产业支撑,防止出现农村的“二次空心化”现象,提高城镇化的质量。材料体现了促进事物发展要注重量的积累 应根据需要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事物经过辩

10、证的否定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A B C D17.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重点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调整经济结构使各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 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住重点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 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A B C D18.如果西方是苹果,中国是橘子的话,那么苹果是解释不了橘子的。当然,橘子可以学习苹果, 因为大家都是水果,但是必须明白,橘子学习苹果的目的不是自己变成苹果,而是把自己变成更好的橘子。

11、这启示我们A掌握系统优化法,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B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二者相互连结C在认识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19.2016年1月1日起,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开始实施,与过去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相比,新法仍以抓住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为主线,同时对企业排放标准、违规企业惩罚、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等很多具体的方面做出了调整。新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调整是促进新法产生旧法灭亡的发展过程 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的创新过程是对旧法彻底地批判的过程 是“扬弃”的过程A B C D20.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和新形势,提出必须牢

12、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到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思想变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无止境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 A B C D21. 爱因斯坦说:科学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大家熟悉的,科学直接地,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工具。第二种方式是教育性的,它作用于心灵。尽管草率看来,这种方式不大明显,但至少同第一种方式一样锐利。其中,“第二种方式”指的是科学技术A推

13、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B推动了人类思维的变革C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 D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22.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新趋势。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坚持了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调整上层建筑以推动经济基础的巩固表明社会意识的变革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A.B.C.D.23.“主要看气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等成为近期的一些网络流行语,每一个流行语的背后都有一个社会现象或一类新闻事件。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这说明了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是亦步亦趋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能动作用 任何社会意识的产生都由物质原因 A B C D24. 马克思说,人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下列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的发展状况决定于人们实践的目的人与社会的矛盾决定并改变社会的性质和面貌人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客观社会条件的制约ABCD25.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曾指出“要走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