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16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904105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16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16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16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16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16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1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河北省涞水县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1、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礼记大传:“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材料旨在说明()A分封制的必要性B宗法制的合理性C立嫡制的合法性D世袭制的重要性2丁山先生在宗法考源中说:“宗法之起,不始周公制礼,盖兴于宗庙制度,宗法者,辨先祖宗昭穆亲疏之法也。”而王国维先生指出:“殷以前无嫡庶之制”,“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2、 A宗法制在西周以前已经产生 B嫡长子继承制是判断宗法制的依据 C宗法制只存在于统治阶层中 D关于宗法制的起源目前存在着争议3(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指出:“随着经济商品化,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财产。富有的商人获得了大量的地产,贵族们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不再像过去那样向村社头领收取一定量的地租,而是直接派人向农民索取更多的地租。”中国古代出现类似现象的时候,政治上主要表现为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C.郡县制取代分封制D.宗法分封秩序被严重破坏4据春秋左传记载,春秋时期,国与国间种种来往,仍多少遵守着周公所定封建制度下的礼文来维系。此种礼文,在当时乃为霸业所屏(

3、凭)。这表明当时A.周礼具有国与国交往公法的性质B.周礼对诸侯国仍具有很强的约束力C.周礼已沦为各国玩弄权术的工具D.尊崇周礼是诸侯国称霸的决定因素5.春秋大事表记载了大量“弑君”、“黜君”事件,到了战国时期这种现象已较为罕见。材料反映战国时期A.诸侯国推行了郡县制度B.政治局面相对稳定C.中央集权有了较大发展D.社会矛盾逐渐缓和6.秦汉以来,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先后经历了州郡推荐的察举制,门阀士族控制的九品中正制,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这反映出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的总趋势是()A由重才学到重品德 B由不公平到公平C由重血缘到重才学 D由封闭到开放7.比较规范的三省六部制主要存在于唐朝前期。自

4、唐玄宗时起,一种名为“使职差遣”的制度被推广开来,如盐铁使、户部使、度支使取代户部财政权,监选使、监考使分割吏部人事权等。这一做法A缓解了皇帝与宰相的对立 B标志着官僚政治体制成熟C有助于中央行政效率的提高 D推动了地方行政权力的扩大8、 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 反映了古代对教育的重视 B. 选官制度的变化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C. 古代重视对基层官吏的提拔任用 D. 反映了统治者一直重视廉政建设 9.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

5、举制”的过程。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A“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B“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C“立嫡以长不以贤” D“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10.李克强总理强调 “政府有权也不可任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指明了历代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从秦汉起,中国政府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政府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解决“政府有权也不可任性”问题的独创性举措()A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 B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C打破了世家对官场的垄断 D推动丞相制度走向瓦解11997年,宋太宗分全国为十五路,转运使掌管一路的大权。1007年

6、后,宋真宗在此基础上陆续增设了经略安抚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宋真宗这样做是为了 A改变地方割据局面 B削相权以加强集权 C强化集体议事制度 D分事权以相互牵制12、中国古代实行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它包含两种专制模式,一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二是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下列选项包含有这两种专制模式的是A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B汉武帝“中外朝制度”;清朝设军机处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设置内阁制D明朝设置内阁制;清朝设军机处13、军机处其制无公署,大小无专官。直庐始设于乾清门外西偏,继迁于门内,与南书房邻,复于隆

7、宗门西供夜值者食宿。其大臣惟尚书、侍郎被宠眷尤异者,始得入,然必重以宰辅。”这表明军机处A.军机大臣位卑权重具有决策权 B.军机处取代了南书房C.军机处的设置使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D.军机大臣由皇帝亲信组成14.周礼中的“同姓不婚”被规定于唐律中,尽管唐以后的政府在司法实践中不干涉同姓为婚,但直到清代,“同姓不婚”在立法中却始终未能废止。诸如此类立法和司法实践脱离的理象在中国古代社会普遍存在这反映了( )A唐代以来法律的儒家化 B法制理念追求礼法结合C社会进步弱化宗法现念 D制度建构经常不拘常格15.许有壬云:“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虞集说:“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元史

8、中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这表明元朝行省的独特之处是()A具有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和朝廷派出机构两重性 B是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C是地方最高军事机构 D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创新】16雅典的立法规定“凡不归派、不竞争而中立者,法律予以严厉惩罚,并去其公民选举权”。材料说明了A.立法具有随意性 B.公民享有的权利不完整C.公民意识在法律上得到肯定 D.法律不保护公民权利17顾准在希腊城邦制度中指出,雅典不仅维护了梭伦改革的原则,还向民主化方面继续跨出了一大步。这里的“原则”主要指()A打破世袭特权的垄断地位 B缓和贵族与平民之间矛盾C扩大民主政治范围和途径 D满足工商业者

9、和平民要求18.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里写道:(梭伦把)法律颁写在木板上,竖立在巴西勒斯柱廊里,所有人都发誓恪守它们,9名执政官还要在那块石头跟前起誓,如果他们僭越了某条法律,他们将献塑一座金像。这一记载说明梭伦为雅典执政官时()A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处处维护平民的利益C使雅典成为了民主国家 D奉行法律至上的原则19古代雅典曾经出现“无论贵贱、无论财富的多寡,在政治上,雅典公民一律平等的奴隶制社会中的最高民主阶段”。以下表述符合雅典“最高民主阶段”的是()A成立四百人会议 B公民参政有一定的物质保证C各级官职向全体公民开放 D陪审法庭成为最高权力机关20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

10、斯(古雅典将军)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男人就是城邦。”这一现象是雅典 A政治体制的产物 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 C频繁改革的结果 D公民自由受限的体现21亚里士多德说:“梭伦的政体在三个方面最具民主色彩,一是不允许以人身自由作担保的借贷,再就是任何人都有权保护被欺凌的人,第三则是可以向陪审法庭提出申诉。据说,因此群众有了力量。民众既然在表决方面是主人,也就是政体的主人。”材料认为“梭伦政体”的突出贡献是()A冲击了贵族相互保护的习俗 B强化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C发展了雅典公民的平等观念 D增强了剥削奴隶及异邦人的意识22.古代雅典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哲人和学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须到

11、公民大会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法律明确规定,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以严惩。这表明古代雅典()A强化公民的社会责任 B宣扬公民参政的平等原则C限制公民的民主自由 D暴露直接民主形式的弊端23.德国法学家耶林格曾指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这反映了罗马法()A是古代世界最早、最完备的法律体系B经历了公民法、万民法到自然法不断成熟的过程C在促进帝国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D蕴涵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的永恒价值24.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对婚姻的定义是“

12、男女之间的结合,是终身的结合,是人法和神法的结合”,这就改变了罗马法中原有的“允许离婚,且不需要什么特别理由和手续”的现状。这一变化说明()A罗马法注重保护妇女权益 B婚姻制度逐渐走向世俗化C私有财产受到罗马法保护 D基督教影响了罗马法的发展25.十二铜表法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这表明该法律()A意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含保护私有财产的思想C以调节经济纠纷为主要内容 D主要是维护平民的利益26.“在传统中国,政治关系以及其他一切社会关系主要是由宗法因素决定的,而在古代欧洲,政治关系以及其他一切社会关系主要是由契约规定的。”能够得出符合材料并与材料观点史论一致的是()A古雅典的民主政治 B古罗马的法律原则C中国古代科举制 D权利法案27. “(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A政治平等是商业平等的前提 B商业贸易中存在不平等的现象C海外殖民推动了平等观念形成 D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28罗马帝国全盛时期,假设一个贵族垂涎另一个贵族的财产,而后者碰巧在帝国家庭中失宠,此时前者就可作为控方揭发后者叛逆罪,如果被告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