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_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901464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_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_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_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_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_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_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_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本节课运用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组织教学过程。本节课之前已有良好的知识铺垫,学习过程中若是简单地由教师讲解重难点,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在课堂上也能清晰说出书本上的基本概念。看似简单快速高效的同时,学生在具体应用中却还是要连连犯错,其根本原因是学生并没有真正完成对知识的重新构建。正确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必须先对原有知识结构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在此基础还要发现认知上的缺陷与不足,并通过自主参与到活动中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形成新的正确

2、认识,建立新的知识结构。本节课的课堂组织,主要分为两种情况。基础知识部分强调生态系统结构有关知识的利用,通过简单的设问、图片的展示引出食物链、食物网、光合作用等相关知识,从而较好的解决能量转化的渠道、转化形式等问题。重难点部分,通过丰富有趣的素材提供学生充分的讨论空间,教师围绕寻找错误(学生讨论过程中产生的不同观点)展示错误(将讨论中的典型问题传递给全体学生进一步思考)解决错误(学生进一步讨论形成新的统一看法)的过程组织教学。二、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浙科版普通高中生物必修三第6章第3节。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结构的基础上,对生态系统功能的继续学习。食物链、食物网是能量流动的渠道,而能量流动和物

3、质循环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维持稳态的基础。这节课在整个生态系统的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生态系统中的核心概念。同时这节课还需要结合必修一新陈代谢的有关知识,学科综合性强。教材上讲述的内容较为简单,但在具体应用上需要对摄入量、同化量、传递效率的计算等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因此需要再精选一些内容充实教学素材。三、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学习当中,已经基本掌握了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物群落以及非生物环境,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为食物链、食物网。在生态金字塔的学习中,已经了解到其中的能量金字塔是不可能倒的,并能做简单的解释。所以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基本特点是较为了解的

4、。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应在充分利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加以突破,进一步理解能量流动的源头、渠道、具体形式;同化量与摄入量的关系;某一营养级同化量的具体去向;能量的传递效率。其中同化量与摄入量的关系、某一营养级同化量的具体去向、能量的传递效率用摄入量还是同化量计算这些问题相对都比较抽象,在具体应用中容易出错。在学生的认识当中落叶对作物是有帮助的,可以为其提供营养成分。但在部分学生的前概念当中,对营养成分的理解是模糊的,枯枝落叶为作物提供的是能量还是物质并不是很清楚。学生认知上的一些缺陷,需要教师创造机会暴露问题,才能在课堂上有效解决。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渠道、具

5、体形式;2.能概述摄入量与同化量两者的关系;3.能概述能量流动过程和基本特点。(二)能力目标1.能根据能量流动图,进行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2.通过写出食物链与食物网并结合能量的传递效率,进行相关问题的计算。(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桑基鱼塘、稻田养鱼等生态农业中充分利用能力例子的分析,认识到我国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五、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量流动的过程和基本特点教学难点:某一营养级同化量的去向;通过写出食物链与食物网并结合能量的传递效率,进行相关问题的计算。(二)解决

6、措施在教学上选择合适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多鼓励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学习。在深入学习能量流动的过程中,以青菜小美,青菜兔子狐狸为主线,开展每一营养级能量来源与去向的分析讨论,逐步总结出某一营养级同化量去向的共同点,进一步总结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全过程。再结合赛达伯格湖能量流动图补充补充说明未同化的部分。利用赛达伯格湖能量流动图中的具体数字计算能量传递效率,初步得出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再此基础上再次结合青菜兔子狐狸的例子,计算兔子到狐狸的传递效率,通过学生不同分析的讨论,明确不能用摄入量计算传递效率,而是利用同化量计算。在之后的问题讨论当中,始终坚持充分保障学生讨论时间。讨论时间以能暴露学生产生的问题,

7、并在讨论中解决问题为标准。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寻找出现的错误,并将典型错误加以引导供更多的学生深入分析。六、课型与课时安排本节课为新课教授,安排一课时,计45分钟七、教法与学法结合问题讨论学习为主八、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置情境引入新课【展示】图片假如你独自一人漂流到一座荒岛,你又很幸运,岛上留有一些一些玉米,同时还有以这些玉米为食的鸡。【设疑】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你会怎么做?备选策略1:先吃鸡,再吃玉米;备选策略2: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 蛋,最后吃鸡。思考与讨论较多的学生选择策略2: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引起学

8、生的兴趣,引导初步思考。希望学生产生不同的观点,但不深入讨论。以此引出课堂主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初步学习能量的基本转化过程【讲解】生态系统不仅有基本机构组成,还有其基本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设疑提示】生态系统的基本机构包括哪两个方面?生物如何从无机环境中活动?能量进入生产者之后又会进入哪里?传递过程是否会有能量损耗?各生物都要进行什么过程?【小结】能量流动包括基本的三个环节:输入、传递、散失。【展示】PPT展示具体某一生态示意图【设疑提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源头是什么?能量又是怎样流入生态系统的?【补充说明】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即为生产者固定的太能能【提问】能量流动的渠道是什么?能量如何

9、散失?【提问】从以上过程看能量的转化形式是什么?有哪些不同的能量形式?提示:从能量源头、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散失形式三个方面思考【板书】光能化学能热能学生回答: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生产者被消费者利用或被分解者分解生物要呼吸作用学生回答:太阳能通过生产者光合作用流入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要进行呼吸作用不同的回答:太阳能 热能 化学能形成统一表述:光能化学能热能通过一系列紧密的师生问答互动,回顾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生产者与消费者分解之间的关系。以更具体的例子进一步讨论,从学生的不同回答当中选出较为严谨的表述。通过原有知识的回顾,稍作引导便可得出能量流动的渠道、转化形式深入思考 循序渐

10、进【引出话题讨论】小美为了减肥,今天的早餐只吃了一些青菜。1. 讨论青菜中能量的来源和去向。(注意结合新陈代谢的有关内容)引导学生得出青菜的能量流动来源与去向。2. 讨论当青菜被小美取食以后的去向。(例如:小美取食的蔬菜都被她消化吸收进入她体内了吗?)引导学生得出小美的能量流动来源与去向明确摄入量与同化量之间的关系: 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未同化)3.假设不是小美吃蔬菜,而是兔子吃蔬菜,那又有什么异同点呢?在学生能快速讲出兔子与小美的共同点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兔子还可能有什么不一样的过程。补充得出进一步思考兔子如果被狐狸吃掉,接下来能量怎么流动?【思考】大家能找出能量在每一营养级流动的共同

11、点吗?【板书】【提问】兔子的粪便包含在兔子的同化量里面吗?【引导提问】我们能不能从这个特例推广到一般,画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全过程图?【展示】逐步展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全过程图【展示】赛达伯格湖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思考】看图找出与之前总结的能量流动图的区别【思考】1.未利用指的是什么?明确未利用的部分指的是生物体中还没有被分解者利用、未被呼吸消耗、未被下一营养级利用还保留在生物体内的能量。【板书】补充某一营养级能量去向还应该包括未利用的部分【思考】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多少?流入植食动物和肉食动物体内的能量又是多少?3.如何计算能量的传递效率?【板书】【思考讨论】结合之前的例子兔子被狐狸捕获

12、后的能量流动过程中,如何计算从兔子到狐狸的能量传递效率?【板书】板书强调同化量才是输入营养级的能量【总结】能量流动特点(1)单向流动 从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 【思考】“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一诗句中为何落花可以更护花?待学生讨论后再提示是不是因为落花中的能量又传递到花当中去了?(2)逐级递减 传递效率一般约10% 【展示】能量金字塔【思考】为什么生态金字塔当中的数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形成倒金字塔,而能量金字塔却不行?学生讨论: 能量来自太阳能 通过被小美吃进去 进入小美体内 青菜进行呼吸作用 青菜被分解者分解了青菜被小美消化吸收了 有一部分被排

13、泄出去了 小美也要进行呼吸顺利将小美替换成兔子,有点学生还能考虑到兔子还可能被吃掉或者死掉后被分解者利用呼吸作用消耗 被下一营养级摄入 被分解者利用 进入粪便排出去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兔子的粪便可以看成是青菜没有被兔子利用的部分,而是青菜交给分解者利用的部分。学生:有未利用的部分学生讨论:未利用指的是粪便中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了讨论后个别回答: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学生讨论形成不同的答案:a1/a4或者a2/a5。学生代表进行分析讲解。学生讨论:落花被分解者分解了释放能量能量进入植物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微生物分解落叶产生的无机盐促进了花的生

14、长选出学生代表解释通过让学生反复多次对青菜、小美、兔子的能量流动进行讨论,熟练掌握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的去向。通过讨论暴露隐藏在学生中的错误认识,把某一营养级的粪便量看成是该营养级的同化量。通过学生发表不同看法进一步明确同化量与粪便量之间的关系通过讨论发现部分学生分析当中的错误并再纠正进一步明确粪便量属于上一营养级未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部分,但不等于未被利用,而是被分解者利用了。从而逐步形成对未利用的正确认识。通过学生不同观点的冲突讨论,进一步理解所谓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代表的是同化量而不是摄入量。寻找学生讨论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分析,选出后再供大家探讨。强调落叶护花的原因是物质的循环问题,而不是能量的循环,能量只能是单向流动,不可循环巩固提高,实战应用【练习】若每个营养级获取的能量全部用于增加体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则如果使D鱼体重增加1kg,需浮游植物约 。【讨论】结合生态系统中有关能量的知识讨论(1)谁能说明为什么猪肉比白菜贵?(2)食物链中的营养级能不能无限多? (3)为什么一山不容二虎?(4)谁能举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