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900909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生物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生物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生物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学习目标1. 了解有关培养基的基础知识2. 掌握无菌操作技术3. 了解纯化大肠杆菌的基础知识学习重点、难点了解有关培养基的基础知识;掌握无菌操作技术自主学习一基础知识1.培养基(1)培养基的种类包括 培养基和 培养基等。(2)培养基的化学成分一般都含有 、 、 、 四类营养成分,(3)在提供上述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 、 以及 等的要求。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

2、添加 ;培养霉菌时需要将培养基的PH调至 ;培养细菌时需要将培养基的PH调至 ;培养厌氧微生物时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思考】为什么各种营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有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2.无菌技术(1)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 。避免杂菌污染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容: (2)消毒是指 灭菌是指 【思考】消毒与灭菌的相同点与区别分别是什么?(3)实验室常用的消毒方法是 ,此外,人们也常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如用 、 等。常用的灭菌方法有 、 、,此外,实验室里还用 或 进行消毒。二实验操作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方法步骤: 倒平板(2)倒平板的过程 【

3、思考】 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左右,才能用来倒平板。你用什么方法来估计培养基的温度?为什么需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在倒平板的过程中,如果不小心瘵培养基溅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部位,这个平板还能用来培养微生物吗?为什么?2.纯化大肠杆菌(1)微生物接种的方法中最常用的是 和 。平板划线法是指 。稀释涂布平板法是指 。(2)平板划线的操作步骤如下: 【思考】为什么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吗?为什么?在灼烧接种环之后,为什么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在作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是赤什么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

4、开始划线?(3)系列稀释操作步骤: (4)涂布平板操作步骤: 4. 菌种的保存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需对菌种进行保藏。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我们可以采用 法;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 法。将菌种放在低温环境中保藏的目的是 ,但时间长了菌种还是要老化的,因此对临时保存的菌种 个月后需重新接种【疑难点拨】1生物的营养营养是指生物摄取、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营养物质是指维持机体生命活动,保证发育、生殖所需的外源物质。在人及动物,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维生素六类;在植物,营养物质包括矿质元素、水、二氧化碳等三类;在微生物,则有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及特殊营养物质五类。2培养基的

5、制作是否合格如果未接种的培养基在恒温箱中保温12天后无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的制备是成功的,否则需要重新制备。3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有什么目的?无菌技术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4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的培养基表面的湿度也比较高,将平板倒置,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5为什么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吗?为什么?操作的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每次划线前灼烧

6、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从而通过划线次数的增加,使每次划线时菌种的数目逐渐减少,以便得到菌落。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典例解析】例1关微生物营养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是碳源的物质不可能同时是氮源 B.凡碳源都提供能量C.除水以外的无机物只提供无机盐 D.无机氮源也能提供能量解析:不同的微生物,所需营养物质有较大差别,要针对微生物的具体情况分析。对于A、B选项,它的表达是不完整的。有的碳源只能是碳源,如二氧化碳;有的碳源可同时是氮源,如NH4HCO3

7、;有的碳源同时是能源,如葡萄糖;有的碳源同时是氮源,也是能源,如蛋白胨。对于C选项,除水以外的无机物种类繁多,功能也多样。如二氧化碳,可作为自养型微生物的碳源;NaHCO3,可作为自养型微生物的碳源和无机盐;而NaCl则只能提供无机盐。对于D选项,无机氮源提供能量的情况还是存在的,如NH3可为硝化细菌提供能量和氮源。答案:D例2下面对发酵工程中灭菌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防止杂菌污染 B.消灭杂菌C.培养基和发酵设备都必须灭菌 D.灭菌必须在接种前解析:灭菌是微生物发酵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A说的是灭菌的目的,因为发酵所用的菌种大多是单一的纯种,整个发酵过程不能混入其他微生物(杂菌),所以是正确的;B是错误的,因为灭菌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但实际操作中不可能只消灭杂菌,而是消灭全部微生物。C是正确的,因为与发酵有关的所有设备和物质都要灭菌;发酵所用的微生物是灭菌后专门接种的,灭菌必须在接种前,如果接种后再灭菌就会把所接菌种也杀死。答案:B例3右表是某微生物培养基成分,请据此回答:编号成分含量粉状硫10g(NH4)2SO40.4gK2H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