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旅夜书怀 课件(15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895293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旅夜书怀 课件(15张)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旅夜书怀 课件(15张)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旅夜书怀 课件(15张)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旅夜书怀 课件(15张)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旅夜书怀 课件(15张)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旅夜书怀 课件(15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旅夜书怀 课件(15张)(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旅 夜 书 怀,杜 甫,关于格律诗: 律诗属于格律诗。因为格律诗是在古体诗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所以又称之为近体诗。所谓格律诗就是在形式上要遵守一定的“格”。就每首诗的句数而言,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为四句,共两联,分为第一联和第二联;律诗为八句,共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就每句的字数而言,分为五言和七言两种:五言即每句五个字;七言即每句七个字。就语言形式而言,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尾两联一般不作对仗要求;绝句的两联一般也不作对仗要求。就音韵而言,每首诗偶数句的末尾的字(即韵脚)必须押韵。起句(第一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起句不押韵的为正格,押韵的为偏格。,旅夜书怀的写作背

2、景: 杜甫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携家人自问州折回成都,入严武幕。本来,有这位好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于九月到达云安(今四川云阳)。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 这一年杜甫已满53岁,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不时发作。两年前,当安史之乱初平时,他曾有返回长安或洛阳的打算,但因地方军阀乘机作乱及其他原因未能如愿。这回因严武之死,他决心离开四川,转作潇湘之游,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漂泊何时了。这首诗集中地表现了他这种心情。,旅夜书

3、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的参考译文: 微风吹拂着岸上的小草,夜晚,岸边停着孤零零的小舟。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大江奔流,水面上月光涌动。我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罢退。飘然一身究竟像是什么?就像茫茫天地之间一只小小的沙鸥。,问答题:,答:这两个意象表现了诗人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1、分析首联中“细草”和“孤舟”两个意象的作用。,2、“危樯独夜舟” 的现代词序是怎样的?,答:夜独危樯舟,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内容和意

4、境是怎样的?,答:出句写天地之广大,对句以江流暗示岁月的流逝。天地虽大,诗人不过是其间的一只沙鸥而已,这境况又何等凄凉;更何况岁月不停流逝,此时诗人已到垂暮之年,还能有什么作为呢?可见,这两句虽是写景,却又寄托了诗人的身世凄凉之感。,旅夜书怀的赏析训练: 1、对旅夜书怀一诗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近景,这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B、颔联写远景:星空低垂,大江奔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写出诗人喜悦之情。 C、诗的后半是“书怀”。“官应老病休”,这是反话,他的休官,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因为被排挤。这里表现

5、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D、最后两句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2、对旅夜书怀一诗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感叹身世之作,前一层四句,写旅夜风景,寓情于景,诗眼在“独夜舟”上。一、二句境界冷寂,使他想到一叶小舟的孤单、渺小。三、四句写星空低垂,原野辽阔,月光之下江水汹涌奔流,又使他想到时光迅速流逝,自己将来的生活难以预料。 B、诗的后一层是自抒胸臆。“名”只为烘托,“官”是正意所在。五、六句都是反语,其正面意思是说,自己正是因为诗文好而有了名声,官倒并非年老多病而罢退。由于诗人不愿怨君,也不敢怨

6、君,只能这样含蓄地写出。 C、“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写景雄浑阔大,后来为人称道。这两句可称“开襟旷远”,显然是写出了欣喜之情。 D、这首诗语言深沉刚健,像千锤百炼熔铸而成,诗人借此抒发了理想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愤慨,以及漂泊无依的凄苦心情,正表现出沉郁的风格。,讨论题: 以往人们常把杜甫的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进行比较,明代胡应鳞认为杜甫的骨力超过李白,于龙友则认为“李是昼景,杜是夜景;李是行舟暂视,杜是停舟细观,未可概论”。那么你的看法呢?还有人将王维汉江临泛中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拿来与他们两人相比,你的看法又怎样呢?

7、请就这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答: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李白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都是千古流传的名句,各有特色,不能简单地以孰优孰劣来评判。杜诗用字凝练,注重推敲;李诗流转自然,不事雕饰。杜诗沉郁,给人更多的是力度感;李诗飘逸,给人更多的是动态感。杜诗此联与整首诗顿挫苍雄的风格一致;而李诗此联也与整首诗的明快清雄一致。应该说两人各有特色,各尽其妙。所以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王维的诗则又是一种截然不同的风格。由于他精通美术和音乐,又信仰佛教,所以他

8、的诗充满了朦胧含蓄之美,充满了娴静、恬淡之情,充满了诗情画意,清新秀美,让人遐思不尽。这与杜甫的沉郁苍雄、李白的飘逸豪放又不一样。 他们三人各显其美,在唐诗这个绚丽多彩的百花园中各以自己的独特风格争奇斗艳,焕发着自己独有的生命活力。,高考题展示:(2004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第16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 汉 杜 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答: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

9、意,也有喻意, “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寂寞;第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之“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 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第一种答案: 同意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说法。因为诗中提到“心犹壮”、“病欲苏”、“存老马”等,从中可看出诗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效力。,第二种答案: 同意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这种说法。诗中写到“思归客”、“腐儒”、“片云”、“落日”等,特别是结尾两句:难道我这 腐儒,连一匹老马也不如了吗?表达了诗人一生漂泊的沧桑之感和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扩展阅读: 阅读并赏析杜甫去蜀一诗: 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 如何关隘阻,转作潇湘游。 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 安危大臣在,何必泪长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